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读懂了【心经】中的这两句话,就打开了通往佛学殿堂的大门

2024-01-01国风

佛教经典,俗称佛经,也叫【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通常,「 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经文;「律」是关于僧伽制度和戒律的规定,「论」则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

大多数学佛之人都是从研读佛教的这些经典开始的。但【大藏经】浩瀚如烟,而且有很多版本。就以最近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为例,字数就上亿了,就算仅仅是通读一遍恐怕也要花10年以上的时间。

因此,有选择的研读佛教经典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大多数初学者通常都以篇幅不是很长但又内涵丰富的经典开始学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最为通行的玄奘版,通篇仅有260个字,而且蕴含基础而深刻的佛理,是修佛初学者在研读经典方面的首 选。

而【心经】中有两句话非常重要,是打开佛学大门的钥匙。如果真正读懂这两句话,佛学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 一句: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蕴,指物质。

物质的存在是基于一定条件的,在佛学上叫做「缘起」,也就是缘聚则合,缘散则离。比如:

「身上穿的这件羊毛衫,毛线、设计图、针织机、针织操作者等等就是前提条件,就是「因缘」,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了羊毛衫。」

相反,如果少了某一样条件,则羊毛衫就不会存在。比如:没有设计图,也许只会得到一件「毛线」制品,但不会是这个款式的羊毛衫。如果没有毛线而是棉线,得到的就是布衫了。

再比如:

「一朵花,它的存在基于种子、阳光、雨露、土壤等等前提条件,少了一样都不能得到花的绽放。」

所以,羊毛衫或花朵的存在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由若干条件决定的,条件不同则结果不同。对于羊毛衫或花朵自己而言,完全就是「被动」的,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这就叫「无自性」。

如果自己能决定自己的的存在,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这就叫「自性」,它的存在不受任何外在限制的,它就是一切的主宰。比如:上帝。

因此,在佛教的世界观中,没有上帝、没有造物主,一切存在均无自性,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既然「有条件」时存在,那么「无条件」或条件变化时就变成另外的存在。这种「有条件」的存在就不是恒定的,是暂时的,是有「变数」的,佛学把这种有变数的存在叫做「空」。

「空」,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表示存在的「可变性」。变化是无时无刻的,正在说现在,它马上就成了过去。事物的状态就像时间一样,是留不住的,永远都在变化。比如一个人:

「前一秒和后一秒都是不同的,有细胞死亡,也有细胞重生。作为物质来说,其实在一瞬间之后已经不同了。」

因为「缘起」,所以「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色」与「空」其实说的就是一回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色」是现象,「空」是本质。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基于一定条件的「虚位以待」,实质是「不可确定的」。

「色不异空」,「色即是空」是在说「空」;「空不异色」,「空即是色」是在说「有」。空也就是有,有也就是空。不是离开空而另外有一个有,也不是把有搬到一边去,才现出一个空。这个空就是那个有,这个有也就是那个空。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是五蕴的后四蕴,是属于「心法」,非物质的。但仍然遵循「缘起性空」的规则。可以把「受想行识」这样来简化看待:

「受就是受纳,感觉,比如:看见一位老人摔倒在街上,得到了这个信息就是受,好比信息输入。」

「想就是对外界进行执取,进行分析,比如:老人是什么原因摔倒的,自己该不该去扶起来,该怎么去处理等等,分析考虑这个事情就是想,好比信息处理。」

「识就是识别、认知,对外界进行对比、认定,比如:根据自己的认知与以往经验,认为应该去把老人扶起来,好比判断决策、下命令。」

「行就是造作、行为,按决策执行,比如:首先去查看老人的情况,再把他扶起来或者直接打120救援,好比采取行动措施、执行命令。」

这里最 重要的是「识」,它有两段过程。在识别、分析时会调用现有的「心识」,在「心」中聚集的「以往经验」来进行判断,这个时候的「识」就是识别、对比。

在行动后,会形成新的「心识」,再次储存在「心」中,像种子一样埋下来,作为下次行动的参考依据。比如:

「扶起老人后被「讹诈」了,下次见到这种事情时,可能会采取不一样的方法。」

再比如:

「在没有查看老人伤势的情况下,直接扶起来造成了二次伤害,下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也会更仔细小心了。」

因此「心识」是所有认知、意识的汇集,「想」、「受」、「行」都要靠它指引。这就是人的认知、智慧的汇集地。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会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和方法,都是来源于不同的「识」。

「受想行识」与「色」一样,都是会变化的,比如:感受、想法、做法、认知都会随不同的条件或外缘而变化,其本质还是「空」。比如:

「快乐的感受,小时候因为一颗糖就会快乐,老师的表扬就会快乐,但长大后却不会如此了。」

感受也会根据不同条件而变化的,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被称之为「快乐」,其他也如此,想、行、识都如此。

这句话最 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一切存在都不是永恒的,都是无常变化的;一切心法「感受、想法、认知、行为」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答案。

顺着这个扩展下去,佛学的其他义理就很好理解了,比如:

「一切皆空,因果不空」:变化是永恒的,但都基于一定原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有两层意思:结果是注定的,有因必有果;但不是「无缘无故」就注定的,果随因变,因果律不是宿命论。

「凡是人的认知、见解、思想、行为」:心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必然有历史的、社会的、经济技术的、个人认知的局限,不是绝对的正确。对这些「心法」的执着就是「法我执」,因为想法、见解的不同而发生争执,这是嗔的源头。

「一切物质都不是永恒的,人的身体是物质,所以也不例外」: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果执于自己身体的实有,就是「人我执」,会为了维护这个「我」之身体而贪财、贪名、贪色、贪吃,是贪的源头。

不明白一切存在的本源,不明白心法、物质的「空性」,执于「人我」、「法我」就是无明,是痴的源头。

所谓「贪嗔痴」三毒,就是人生一切苦恼之根源,修佛的目的就是除去「贪嗔痴」,而【心经】的这句话就道明了「贪嗔痴」的由来,为根除「贪嗔痴」、破除无明打下基础。

第二句: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即:一切「有条件」的存在,一切无自性的存在,均是变幻无常的,其本质就是「空」的。「空」就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没有办法把这种变化无常描述出来,「空」也代表了不可说、不可见、不可描述,但并不是不存在。

「缘起」,任何事物的存在基于一定条件,同时它自身也是其他事物存在的条件。自己既是「前因」的果,又是「后果」的因。比如:

「花朵,是阳光、雨露、种子、土壤共同产生的「果」,但花朵是结种子的因,花瓣也是土壤肥料的因。」

任何一物都「身兼两职」,既是开始也是结尾,那谁是开始,谁又是结尾呢?没有开始,没有结尾,一切事物形成一个闭环。「一即一切」,一花一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没有个体也没有整体,当然「不生不灭」。

「花朵绽放并不是开始,因为在之前还有种子的发芽、生长;花朵的凋谢也不是结局,花朵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变为了其他的存在,比如:种子,土壤的一部分。」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意思就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的现象就是真相,脱离事物以外的定义、概念都不真实,都是有别的「二元对立」。

垢与净、增与减、高与低、美与丑、好与坏、长与短、对与错、快乐与烦恼......一切的「二元对立」都是人的认知,都是脱离现象之后的「抽象」概念,包括「生与死」。

事物的本质就在当下的存在中,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概念与分别,所以「诸法实相」,性相如一,本质与现象合为一体。

或者说从来都只有一个「一」在那里,就是当下的存在。因为人的到来,人心要认知这个「一」才产生了「二」。所以,「一」是真相,「二」是假相,也可以说「二」是「一」在人心中的投影,是人的认知而已。

绝不可把相与性分割开来「说」、「感受」、「想」、「识」,分割开来的、脱离当下存在的都不是真相了,而是人的认知。

【心经】的这两句话是打开佛学大门的钥匙,领悟之后对佛学的其他观点或义理有很大的帮助: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告诉我们世界的本源,一切存在都是无常变化的。不管是物质或精神的存在都不是自性的、永恒的,都是「有条件」的暂时存在。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告诉我们一切存在的本质就是现象本身,就在当下的现象中,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区别,只有「一」没有「二」。

所有概念与区别是从现象中「剥离」出来的人对当下现象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相对正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等问题都是因为人的出现才有的,而事物的本质从来没有这些,就是正在发生的现象而已。

第 一句表明了佛教的世界观,即:世界存在与发展的规则。

第二句表明了佛教的认识论,即:人对一切的认知都是脱离现象后的抽象概念,是相对的知识,都不是真相。而真相就是现象,不是知识,性相如一,真相与现象合为一体,不可分割。

如果把【心经】这这两句话悟透了,【金刚经】、【坛经】等经典就非常容易领悟了,比如【金刚经】中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坛经】中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些提纲挈领的句子可以相互印证,都是在谈佛学的世界观与认识论。对此有所领悟之后,有利于了解佛学的整体格局,无论是对其他经典的研读还是后续的修行都有很大的帮助。

衷心的感谢您的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