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南京有个【爱莲居】

2024-02-18国风

——散庐主人四十初度随笔感怀

爱莲居全家福

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在四十岁生日前正式将自己的书斋号做一次变更,由拾墨斋改为散庐,终于,今天能如愿以偿了。其实这一想法正是源于萧平先生,萧师在四十岁以前的斋名叫朝华馆,中年以后,他把自己的画室改为了爱莲居,并撰【爱莲】一文用以明志。改的虽是斋名,变的则是心智,这是萧师对于自我成长和处世抉择的一种前瞻性认知。

爱莲居同门作品展上

于我而言,萧师便是世范,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因缘际会,得以能向萧师求教,每每交谈收获满满。一段段艺林往事,一个个书画典故,无一不是珍贵的考据。一些人,一些事离我们早已远去,书上没有记载,网上也难寻踪迹。唯有从萧师的口述中能找到些许「蛛丝马迹」,而我对这些「蛛丝马迹」又异常敏感和好奇。

萧师绘【爱莲居图】

我常对友人讲,能听萧师闲聊都是一种福气。他不经意间的一个观点,或是提到鲜有听闻的某一事件,都足以为一篇高质量的美术史论文贡献出重要的论据和论证。虽无照本宣科讲史论,但点点滴滴又无不是史论。关于这一点,我并非夸大虚言,识者自能识之,也无需我在此赘言。

萧师绘【爱莲居读画图】

其实,这样闲聊的机会也并不多,不是萧师不爱聊天,而是他并没有大块的时间能用来聊天。每天的会客与创作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一拨人来,一拨人往,有时客人来时还要排队预约。中午在苜蓿园大街会客结束,常常是一碗阳春面对付解决,没有午休,继续开赴紫金山工作室开始他下午的工作。

拜访萧师于南京苜蓿园大街工作室

相较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在紫金山的钟山画庐见夫子,那里的来客没有苜蓿园工作室的多,而且地方很大,便于施展。萧师很多大尺幅的作品和采访接待都是在那里完成的。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大半图书都在钟山画庐,来客稀少时,萧师会忙里偷闲看书,静下来的时光是非常难得的,这对于我们去向他求教无疑是万分珍贵的。

拜访萧师于紫金山钟山画庐

但是,由于我工作的原因,也不能常去求教。于是,每一次的拜访我都非常珍惜,尽量都是「有备而来」。即我想从萧师那里了解什么,萧师会对我提到什么,或是萧师在与人交谈时,某一个观点很独特,这些细节我都会关注并且记录下来。回来后,再根据他的某些观点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其实这个过程,自我感觉也是对老师的一种认识和再学习。鉴赏一门浩瀚精深,要想面面俱到取得速成,几无可能,若能从萧师处学得皮毛已是善莫大焉。

萧师与邹师母看望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学生

萧师为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有人说,萧师很威严,也有人说萧师很慈悲。实话实说,我认为两者他都有。为维护吕凤子先生,他在画展上公开「发飙」;对于当今书坛弊病,他一语道破书家不读书;为藏家看画,他直言不讳,毫不含糊。说萧师慈悲,我所见闻,试举两例。一是多年来他为扬州特教倾心倾力,二是笔者的切身经历。

萧师与他的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弟子朱骏

说起萧师与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情缘,还要从20年前说起。2004年,萧师应邀为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题写校名,期间有机会走近了聋、哑、盲童的生活。在那里,他看到了困难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萧师和邹师母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于是他们悄悄地从自己开始做起,2004年在学校设立了10万元萧平艺术奖,奖励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和辅导教师,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萧师与邹师母在【水绘园雅集】

再说我的经历,其实了解我的朋友都清楚,我出生于湖北一个县城工人家庭,参军入伍后来到南京,并没有任何艺术院校的经历,纯粹是因为自幼喜好而选择了林散之研究与收藏这样一个方向。在「追随」林老的过程中又不断结识了诸多师长,并向他们请教学习。但于美术史论和鉴赏而言,我又从未有过完整的研习,有的也是一知半解。对于我的欠缺与期待,我毫无保留地都告知萧师,某日斗胆第一次给萧师发了一段长长的微信,微信过后便是忐忑的等待。深夜十一点,终于盼来了萧师从杭州给我的回复,话语中满是鼓励与关怀。这段经历,至今令我心存感激,难以忘怀。

徐邦达先生在爱莲居

徐邦达先生与萧师之子萧戈

萧师曾说:「我年轻时爱与老者交朋友,年华渐老时便反过来与许多晚辈交往。以往是吸纳知识,现今是感受新潮与传授经验。」萧师是传统的,但他并非是守旧的,他喜欢新的尝试,更乐于和年轻人打交道。这正如他随他的先生们交游时一样,对晚辈的关爱和提携,正从他身上完美地传承了下来。

萧师在东南大学主持首届【梅庵雅集】

因此,我想【爱莲居】之所以能如此吸引我们,其本源还是在于我们的内心与夫子的追求都是完美契合的,而且这种契合是坚不可摧。最后,借夫子的这段话为我的拙文点个题吧!

「我40岁以前,斋名叫朝华馆,朝,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要求我自己在早期的学习中,认真刻苦,打好基础。有了基础,才能有大的发展。中年以后,恰逢改革开放,人们开始关注金钱,把富起来作为一个目标。社会上开始出现诚信缺失,品质下降。面对这种现状,我把自己的画室改为爱莲居,并请很多名人给我题字。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叫【爱莲】,把「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我的座右铭,意在告诫自己在名利场中,不要随波逐流。要像莲花那样,在清涟中间即使有了骄美的身姿,让人们羡慕不已,也不能狂妄自大,一定要保持纯洁的本质」。

萧师第一次为我题【散庐】

萧师第二次为我题【散庐】

谢谢大家的浏览!祝愿夫子健康长寿!恭祝师友龙年大吉!也祝自己四十周岁生日快乐!

大年初五拍的,有点装逼,请勿见笑

作者简介:

文辉:号散庐,自署拾墨斋主人,先后受业于桑作楷与萧平二位先生;现供职于江苏乙观文化传媒。长期致力于宣传倡导林散之书画收藏的「全林」观点,首次提出「大全林」与「小全林」收藏学说;在【书法导报】与【书法报】发表(九大「林散之现象」)等研究专题。主张突出林散之笔谈、信札、诗稿等手迹在林散之研究和林散之书画考证上的学术性、考据性与标准件参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