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63 年未沾油盐的苦行僧:割肉救母,因「菩萨托梦」自费修庙

2024-08-16国风

风摇心动树,云起性生尘。若究今时事,迷失本真人。

此佛家偈语意指,风拂动时心似树摆,云生成时性若尘扬。

一旦见风起云涌,内心便波澜起伏,高低不定,任由外界左右心境。

倘若总是执着于弄清楚现实诸事,反倒会迷失原本的自我。

在太湖西岸的金龙山正觉寺,年逾八旬的释觉定老师公,切实做到了坚守初心,一心向佛。他衣着质朴,却时常擦拭明镜,于浮世声色中坚守本心。

正觉寺由「老师公」从一砖一瓦起始搭建,如今寺内香火旺盛,而觉定法师依旧过着朴素生活。

在过去的 63 年光阴里,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吃素,完全不沾油盐。

每日仅以自己栽种的蔬菜和少许米粥果腹,一件衲衣缝补后穿了 43 年。

从他身上,我们真切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体会到一个人真正静心修行所坚守的初心。

所谓「佛度有缘人」,如此坚定的修行之路,想必觉定法师与佛学之间,定然有着深厚的渊源。

释觉定原名陈多兴,1935 年出生于当地的安庆普通农家。

与一般家庭稍有不同的是,陈多兴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信士,每逢初一十五或重要节日,都会带着儿子去城内寺庙进香。

童年的记忆虽已模糊,但回想起来,陈多兴似乎仍能嗅到那伴着冷空气的燃香味道。

5 岁那年冬天,一位云游僧路过陈家门口,看到正在门外玩耍的陈多兴。

一眼定乾坤,云游僧当即对陈母说,这孩子目有神光,天生慧根,与佛有缘,应早日度入佛门。

佛教中的缘分可遇不可求,只是孩子尚幼,母亲一时不舍,当下未让独子离家,拒绝了云游僧的提议。

不过此后,母亲开始有意给儿子讲解一些佛学的深层知识,平日也常带儿子前往寺庙,为他介绍殿内神佛。

5 岁的幼童,尚不明白佛学的真谛奥妙,只觉得与众多佛像十分亲切。

在母亲的教导下,他跪在满是神佛的殿中,虔诚祈祷能平安度过此生。

年幼的陈多兴就此站在了佛教的大门外,只待时机真正遁入佛门。

长到 14 岁时,陈多兴对佛学的兴趣完全展露,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必须皈依佛门。

那时起,他决定以佛家标准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

不杀生,不吃荤,行善积德,还经常步行几十里到塔纳庵。

庵内师父见他一心向佛,便将所学倾囊相授。

陈多兴自幼家境贫寒,未曾读书,只能通过研读佛经慢慢学习读书写字。好在他天赋过人,又对经书爱不释手,常常一读便是一整天。

凭借热爱与坚持,陈多兴领悟到佛学中的诸多奥秘,对其中的故事也有不少自己的见解。

如此这般度过两年「学前班」,陈多兴的性格沉稳许多,对佛学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16 岁那年,陈多兴正式剃度出家,师父赐法号「释觉定」。

从此,他的一生都与信仰的佛紧密相连。

按理来说,剃度出家就应远离尘世纷扰,潜心修行,可当时的释觉定却是个例外:

他父亲身体一直欠佳,在他出家前就因病离世,只剩病弱的母亲独自生活。

养育之恩大于天,释觉定难以割舍这唯一的牵挂,征得师父同意后,他白天虔诚修行,晚上回家侍奉母亲。

他四处为母亲寻医问药,可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辗转多家医院仍不见好转。

眼见母亲生命垂危,释觉定无奈之下,想起我国「二十四孝」中的「割股疗亲」。

「割股疗亲」即儿女割下自身的肉来为父母治病,传说会有奇效。

释觉定毅然从自己胳膊上割下一块肉,虔诚煮给母亲吃,或许是上天也怜悯他的一片孝心,母亲喝了那碗汤,病竟奇迹般地好了。

只是看着儿子因疼痛难以伸展的双臂,母亲不禁痛哭流涕。

多年过去,觉定法师割肉的胳膊仍有一块很大的疤痕。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说陈多兴母亲的病是被陈多兴的「肉汤」治好的,似乎缺乏科学依据,但也许正是这份纯粹恳切的孝心,给予了母亲求生的渴望。

这个故事当时广为流传,不知不觉间,成就了一段佳话。

在释觉定看来,能延长与母亲相伴的时光,让母亲拥有更幸福安稳的晚年,已是大幸。

即便重新选择,他也绝不后悔。

多年后,母亲寿终正寝,释觉定彻底斩断与俗世的联系,从此开始云游。

无论身处何方,他都严守清规,苦心修行。

释觉定身着自己缝制的百衲衣,游历众多山河寺庙,每到一处,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人,堪称乐善好施、及时行善。

「乐善好施」即佛教里「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若乐于布施,日后必能得安乐。

百衲衣由一路上他人施舍的旧布条缝制而成,在释觉定看来,这件衲衣凝聚着众人的向善之心,穿在身上,也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为民祈福。

在游历途中,释觉定一边徒步前行,一边修行心灵,在各处佛山胜地汲取养分,对佛的领悟日益加深。

最终,释觉定选择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的金龙山落脚。

此地山形地理、风水变化颇具气势,令人见之忘俗,当时他决定隐居山中,进一步修习佛门教义。

金龙山原本有座寺庙,1979 年被夷为平地,释觉定一人难以修复,便先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屋,开垦几块田地自给自足。

来到此处不久,释觉定做了一个梦,梦中观音菩萨告知,此地可修建寺庙。

醒来后,他便开始筹划此事。

他先用自己几十年来化缘所得的钱,请来工人打地基,自己则为工人们耕地作为交换。

接着开始了长达多年的艰苦劳作,独自修建寺庙:

他在距金龙山五里远的地方买了若干青砖,为节省工钱,他一天只吃一顿饭,独自一人不分昼夜地挑砖建庙。

他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一般,每天上山下山往返 10 多里路,一做就是 43 年。

修建初期,他一人承担所有工作,常常从清晨忙到黄昏,休息时间极少;

随着寺庙逐渐成形,附近民众被他的善举感召,有人主动前来帮忙;还有一些学徒慕名前来拜师,除帮忙修建外,还向释觉定请教佛法。

日积月累,金龙山的僧众日益增多,寺庙的修建速度也有所加快。

寺庙建成后,释觉定将其命名为「正觉寺」。

寺庙落成之日,觉定法师斋戒沐浴,召集全寺僧众为协助建寺的善男信女举行祈福仪式,人们纷纷赶来庆贺。

如今登上金龙山,会看到一座占地 3500 平方米的寺庙群,周边群山环绕、风景优美:

这是觉定法师 43 年来呕心沥血、不畏艰难,打造的一片净土。

若随意指着一棵树一片瓦询问来历,释觉定都能娓娓道来。

这座位于大山深处的寺庙,一石一木都浸润着他的体温,庙里每一处细节都由他亲自把关。

春去秋来,青山依旧,释觉定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诵经、休息的生活,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他白天辛勤劳作,晚上静坐诵经——

自从接受了菩萨的托梦,释觉定再未离开此地,真正将这里当作修行栖息之所。

虽然正觉寺的僧人不多,但在安徽境内也渐有名气。时常有慕名者前来拜访,并在寺庙中听佛修行。

除在寺内定期讲佛法,释觉定法师还会让资质较高的僧人们远行游学,精进修行。

释觉定从不杀生,每天打扫时看到地上有虫子,都会小心翼翼地扫起放入草丛;

夏天,他不点蚊香,更规定徒儿们不能拍打蚊子……此类事情数不胜数,因为他坚信:万物皆有灵性。

除潜心礼佛,他还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植瓜果蔬菜,不仅自己食用,也将剩余的送给附近山民。

每日斋饭,无油无盐,只是简单用清水煮一下。

他所吃的食物皆靠自己种植,既是为保证不沾荤腥,也是为节约生活成本。

为一心修行、不受外界干扰,他自年少起就坚持只吃白水蔬菜和米粥,至今已有 63 年未曾尝过油盐滋味。

即便在修建寺庙、体力消耗至极的时刻,他的一日三餐也往往只是一碗稀粥、数片青菜,毫无其他滋味可言。

除了日常的饮食安排,释觉定还时常会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糍粑分给游客享用。

这种未添加任何调味料的食物,对于普通人而言,着实难以接受,然而释觉定解释说,这能使人感受天然原生食物的韵味,能够让人领略最原始、最质朴的味道。

觉定从未改变初衷,生活极度简朴,不贪求、不嗔怒、不沉迷。

他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极为充实,足以让他忘却对物质的追求。

释觉定亲身践行苦修行,却始终怀有慈悲之心:

一双雨靴,一双球鞋,已然穿着超过 40 年,仍不舍得丢弃。

他曾筹集款项为五十里外的松波寺修缮山门,获得了众多信众的大力支持。

2017 年,当地连续遭遇暴雨,附近村民的多处房屋遭受损毁,觉定法师敞开寺门,不顾狂风骤雨,亲自前往村里劝说灾民搬到正觉寺暂时居住,并为大家提供了一应俱全的食宿条件。

多年以来,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或多或少地接收到觉定法师的善心,他们对这位苦行僧极为尊重,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师公」。

从在家时的「割肉喂母」到出家后的「身穿 40 多年的百衲衣」,「老师公」身上的每一件事在当地都广为流传、众人皆知,令人敬仰。

还有人盛赞法师功德无量,

「这便是佛家的妙处啊,自度度人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这种精神支撑着他历经风雨,也感化了无数的人。」

他说,其实这么多年,他早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人了,他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出家人应当做的,不求回报,慈悲为怀,终生行善!他表示会一直帮助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结。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觉定法师的事迹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惑——

为什么要过那样艰苦简约的生活?为什么要忍受割肉的痛楚?为什么亲力亲为修建寺庙四十多年?

然而正所谓君子知晓义理,小人注重利益。义,比利益更长久;仁,比权力更高尚。

2021 年 7 月 31 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金龙山正觉寺的老师公与世长辞,享年 87 岁。

如今正觉寺已然成为太湖县的标志性建筑,虽然规模仍然较小,但是老师公的众多弟子和信徒依旧坚守在这里。

他们和正觉寺一道,把最初的本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融入在苍松翠柏之间。

佛家常言,「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在人生的征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不单是物质上的充裕和成功,更是心灵深处的安宁与智慧。

期望我们都能够学习觉定法师坚守本心的品质,真正做到内心不被外界干扰,保持最初的坚毅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