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王阳明:别找了,你就是贵人!塑造成功之心法,凡夫也能够做圣贤

2024-08-19国风

王阳明心学不是仅仅局限在精神层面,其中也包括成功学的内容。王阳明肯定了精神力量对成功的积极作用,但心学包涵的成功学不是高不可攀的,对普通人同样具有实践性和指导性,这也是心学和我国其他学派不同的地方。别

别找了,你就是自己的贵人

很多人都想通过占卜或者人脉圈来找到自己的贵人,其实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做人只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就可以挖掘出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潜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无比辉煌!

王阳明认为,古人总是用占卜的方法来试图解决自己心中难以明断的疑惑,使得自己的心变得聪慧起来。研究【周易】当人遇到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自信也不足,因此才会想通过【周易】来向上天请教,解答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王阳明也曾经亲身经历,用占卜解答自己的疑难问题。在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时候,他奔赴在去往龙场的路上,发现自己的身后总是有人不远不近的跟随,王阳明断定这是宦官刘瑾为了报复自己而企图在去往龙场的路上加害自己,所以他日夜兼程,利用自己在军事上学到的知识,在钱塘江将这些锦衣卫的爪牙摆脱了。但是王阳明的心中却一片灰暗,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心灰意冷,于是他打算隐居山林之中,逃避现实世界的黑暗。

在一所寺院之中,大难不死的王阳明偶遇铁柱宫的道长。两人攀谈之中,王阳明将自己想要隐居山林的想法说了出来。道长听了之后说:「你隐居山林倒是没什么,但是你还有亲人啊,万一刘瑾因为找不到你而将罪名加到你父亲身上,然后将你父亲抓起来,给你安上一个叛国投敌的罪名,那时候你该怎么办?」王阳明听后身上不觉有冷汗出来,道士说得对,刘瑾绝对可以做的出来。道长见王阳明不说话,于是为他占卜一卦,结果占卜出来后是「明夷」两个字。

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呢?道士解卦说「明夷」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暂时遇到了艰难险阻,而导致郁郁不得志,但是不要那么悲观,如果可以将这些艰难险阻看作对自身的磨砺,那么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最终也会迎来光明的世界。经过了道士的劝解以及占卜的帮助,王阳明知道逃避终究不是办法,于是鼓足勇气,将隐居山林的念头抛开,将那些消极的想法也都摒弃,重新踏上了通往贵州龙场的路途。

到了贵州龙场,面对荒芜的山林,王阳明就像卦中所说,将这里看作通往圣贤之路上对自己的考验和心智的磨炼,终于在瘴疠和虎虫肆虐的龙场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迈出了通向圣贤之路最关键的一步,从而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心学,成为中国哲学历史上的圣人。

所谓的占卜,其实就像是王阳明领悟到的一样,那不过是为了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让自己的心重新获得自信和力量。其实,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一种信心和定力,那么就算是不用占卜也同样可以成功。

1525年2月,席书向皇帝上书推荐王阳明,尽管他将王阳明推崇到了极致,但是皇帝并没有起用王阳明。7月,应天巡抚吴延也向皇帝推荐王阳明,但是皇帝只是书面回答认真考虑,却久久都不行动。9月,已退休的司法部部长林俊知道了王阳明被多次举荐却不得志后,向皇帝建议让王阳明做秘书,但是朱厚熜身边的秘书太多了,而且都是道士,所以王阳明依然没有机会。10月,监察御史史熊爵爷向朝廷推荐了王阳明,结果被皇帝狠狠骂了一顿,就此结束。

如此多的人力荐王阳明,而王阳明却在浙江余姚守孝期间过得悠闲自在。他在这期间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讲学,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诋毁,他根本就无所谓,也从来不辩解,而是选择无动于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其实在这几年,打击他学说的事情此起彼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甚至于朝廷的两个御史向朱厚熜进言要禁止王阳明讲学,说他的心学让圣学也就是朱熹理学蒙尘。

陆澄听后立刻发起反击,声明王阳明才是真正的圣学。结果王阳明知道此事之后,给陆澄写信说,诽谤不是靠辩论才能去解决的,天下的学问也不止朱熹理学一门,如果见到有人抨击心学是歪门邪道,就站出来辩驳,那还不得把人活活累死啊?而且一门学问的好与坏哪里是通过辩驳才能分辨出来呢?只要你觉得哪门学问好,认真去学就可以了,何必管其他人如何说呢?

从这封信中,我们看到王阳明宽广的心胸,以及他对于心学的自信。如今的他早已经不依靠什么占卜去开解自己了,对于世间发生的一切事情,他都可以做到淡然处之,而且他也不想让自己和学生们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公道自在人心,对错无须辩解。

找准角度才能端正态度

外界的环境我们永远都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好自己选择的方向,找准角度,完善自己,改变命运。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要经常有好的想法和行为,并努力去实践这些想法,不能让外界环境的好坏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只要找准人生中的目标和角度,并且端正心态,就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王阳明的学生王艮有一天出游回来,王阳明问他:「你出去游览都看到了什么呢?」王艮回答说:「我见到满大街都是圣人。」王阳明听后说:「你看满街的人都是圣人,那么满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某一天,王阳明的另一个学生董法出游回来之后,看到王阳明就说:「我今天见到了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王阳明于是问道:「你见到什么奇特的事情了?」董法回答道:「我看到满大街的人都是圣人。」王阳明回答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不过是最平常的事情罢了。」为什么王阳明要如何回答呢,原因就在于王艮为人处世棱角还在,而董法却是迷迷糊糊中有所领悟,所以王阳明才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故意反着回答而教导他们。同样的一句话,角度不同,态度也就不同。王艮看到满街都是圣人,却没有看到别人看他也是圣人;而董法觉得看到满街都是圣人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所以做人做事都要找准角度,端正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锻炼一个人的心智,才可以慢慢长大成熟。

1523年是大明朝进士考试的时间,很不幸出题的都是朱熹理学的门徒。他们出的考卷是这样的: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本来是泾渭分明的,可是现在却有人认为两者是殊途同归,这不是在贬低朱熹吗?此等小人的险恶用心跟宋朝的何澹、陈贾有什么区别?如今此人还在到处蛊惑人心,宣讲什么低级学说,咱们是不是应该将此人的书全部烧掉,然后将他的思想都扼杀了?很显然,考题中所谓「小人」不就是指王阳明吗?这哪里是考题,简直就是对王阳明赤裸裸的攻击。考场之中,王阳明的学生徐珊看到这个题目之后,心中想,我怎么可以不顾自己的良知而去迎合这错误的言论呢?于是乎放下笔,走出考场,选择主动落榜。

而王阳明的其他学生中欧阳德、魏良弼等人则与徐珊不同,他们用老师心学的思想去回答了这个问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二人居然高中进士。在王阳明的学生中,钱德洪算是优秀学生了,他也是用老师的心学回答了试卷,只是他落榜了。钱德洪见到老师后,表示非常恼怒如今朝廷的时事。可是王阳明听后却大为欢喜,他对学生们说:「圣学从此可以光明了!」钱德洪觉得老师肯定是被这件事情气糊涂了,便问:「老师,连考题都公然反对您的学说,您怎么倒说圣学从此光明了呢?」王阳明微笑着说:「你反过来想想,现在连进士的科考题目都要质问我的学说,那不就证明我的学说已经被天下的学子都知道了吗?

他们觉得这样是在攻击我,殊不知这是在变相宣传我啊?如果我的学说真的错了,那么经过这么一宣传,肯定会有学生去找对的学说。而我的学说如果说是对的,那么必定会被那些有识之士认可。咱们现在真是该好好地庆祝一番啊!」钱德洪听了老师的解释之后,不由地对老师这种乐观态度感到钦佩,并感到自愧不如。仔细想一想,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听起来那么让人不能接受,换个角度想问题,一切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或许真的是因为这次科举考试的原因,王阳明的心学风靡了整个大明朝,就连朱厚熜身边那些道士秘书们也开始对王阳明心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时不时在皇帝面前提几句。而朱厚熜心中也感到迷惑,如果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为了修身养性,那么他那些学生大可以去深山老林之中修炼,怎么会成为科举的试题了呢?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心灵中的世界才是最为广阔的世界,只要将那些杂乱的思绪和念头收回来,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人生,去思考人生,我们就可以从外界的束缚之中超越出来,获得无穷的力量。

傲慢最终只能慢怠自己

傲慢会让一个人忘乎所以,傲慢会蒙蔽了人的双眼,让人失去对事物的理性判断,从而影响生活与事业,甚至于危及自己的生命。

王阳明认为,傲慢不是一件好事,它是人生的一种病态。傲慢带给人的后果就是子女不孝,臣子不忠,父母不善,朋友不诚。正是因为傲慢,尧的儿子与舜的弟弟都因此耽误了一生,大家都应该经常想想这个故事,让自己警惕起来。人刚刚降生的时候,心本来是纯净透明的,是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只是人们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已。如果人的心里都装着无私,都不将自己看得太重,那么就会远离傲慢。古时候很多人都将自己看得很轻,他们都成为了圣人。当人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自然就能懂得什么是谦卑,懂得谦卑自然就会对人充满善意。而傲慢则是导致人一切不良行为的最重要原因。

在南赣剿匪期间,王阳明遇到一个比较厉害的角色,那就是池仲容。说起池仲容,这个人颇有一些被逼上梁山的感觉。他和自己的老爹原本以打猎为生,本也是衣食无忧,生活得也算自在。但是当时的政府已经腐败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对猎户征收的赋税简直让他们无法承受。万般无奈之下,他与父亲只能到地主家当长工,租一些土地维持生计。然而天公不作美,那年因为遭遇灾荒而导致颗粒无收,结果狠心的地主就把他的父亲抓走,让他拿钱去赎人。不幸的事情还在后面,县衙又来收税,他们毫不讲理,没钱就把家中值钱的东西都抢走,然后还要让百姓出来帮忙拉车。

池仲容实在无法忍受了,当晚带着兄弟和乡亲进入县衙救出父母,占山为王,并开荒种地,打造兵器,自称「金龙霸王」。之后他开始联合其他占山为王的头领一起对抗大明朝的政府,几番下来打下了很多城池,并活捉过地方官以及指挥官。朝廷几番派兵来剿,但是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弄得苦不堪言。这些剿匪的官兵只要看到一面蜈蚣的大旗,就觉得束手无策。而池仲容对于官兵的四次围剿不但取得了胜利,还打了一次特别漂亮的追击战。

这次王阳明来了,这个「金龙霸王」池仲容并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而是主动进攻信丰城,尽管没有攻下,但是也让王阳明大吃一惊。池仲容以为王阳明就跟前几任南赣巡抚一样不堪一击,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一点也不在乎。但是他此次真的是低估了王阳明。王阳明到了南赣,便快速地消灭了詹师富、温火烧等人,他才有所警觉,开始认真对待王阳明。

王阳明继续南赣剿匪的大业,先后又将横水、左溪和桶冈收复。此时的池仲容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傲慢和轻敌,尽管手下的弟兄都来安慰他王阳明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但是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桶冈好似铜墙铁壁,而詹师富与官兵又多次交战,经验非常丰富,可是面对王阳明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打败,看来绝不可轻敌。手下的兄弟也表示王阳明在攻打詹师富的时候,用兵布阵很是神奇,不会是个省油的灯,还是要多加防范才好。也有人说王阳明不过一介书生,能有什么本事,如果我们不下山,他又拿我们如何。

池仲容此时深知王阳明不可轻视,于是派人盯紧王阳明的行动,当他看到王阳明散布的招降书后,立刻联系其他山头的人并对他们说,绝不可以对这招降书动心,官府的招降不过是个圈套,如果相信了不过是自投罗网罢了。结果黄金巢和卢珂投降了,池仲容心中依然信心满满。但是当王阳明重用卢珂的时候,他心中有点发蒙了。而更坏的还在后面,因为向来都拒不接受招安的陈日能也被王阳明打败了。而且他发现王阳明对于拒不投降者只采取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池仲容对王阳明也玩起了计谋,那就是让自己的弟弟带着家属假装去投降,目的就是拖延时间。王阳明是何等聪明之人,一眼就看得明白,随即将计就计与池仲容周旋了起来。王阳明乃是军事奇才,他命令投降的人去搭建军帐,并参加战斗,随后又让他们带着好酒好肉回到山寨,故意说要让池仲容来商谈投降事宜,其实已经做好了所有进攻的准备,并最终一举打败了池仲容。就这样,池仲容因自己当初的傲慢轻敌而以惨败告终,结束了自己的土匪生涯。

如何养成强大的气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有魅力的人,他们做人做事恰到好处,其实这就是所说的魅力。魅力能让一个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亲和力,而魅力也是一种气场的表现,是一个人自内而外透露出来的自信心。

王阳明跟弟子们说:「孔子的气魄雄伟,因为只要是与帝王相关的学问和才能,他都加以研究、领会,这强大的气场皆是从心中得来。就比如一棵树,尽管有很多的枝枝叶叶,但是究其根本还是从根部培育起来,功夫到家了,自然就能如此了。现在的很多人学习孔子,但是都没有用心去学,只是匆忙地学习孔子的一些气场,如此去学习,并不会提高,只会颠倒。」

王阳明在流放之地贵州龙场,历尽艰险,克服了水土不服、瘴疠肆虐,虎熊以及毒虫出没,还有就是克服了一日三餐的困难,每日专心静坐,用心体会圣贤之心以及领悟圣贤们的各种心境,终于在一日夜晚在石棺静坐之时深刻明了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致良知」的学说。

到了1508年的时候,王阳明又在贵阳的文明书院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所谓「知」,指的就是道德意识以及思想意识;而「行」指的则是人的道德实践以及实际行动。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回事,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是真知。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从贵州龙场走出去之后,王阳明无论是做知县、剿匪,还是平定宁王叛乱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将致良知用在治理县城上,用在了剿匪和平乱之中。王阳明还在工作之余竭尽所能修建学院,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讲学,对圣贤之学不停地研究、领悟,最后用四句话对自己的心学思想作了概括和论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他还明确指出,人的心原本是晶莹纯洁的,并无善恶之分。但是只要人的意念产生,善恶也就随着来了。要想区分善恶,就要靠自己的良知。所谓格物,就是为善去恶。

1527年,王阳明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和王畿对这四句话产生了分歧。钱德洪觉得这对于圣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普通人却因为有习性在心中,所以难免就会被物欲所蒙蔽。当一个人有了一点这个念头之后,就要立刻反省,按照良知引导去做。而王畿却觉得人本善良,人心本就是纯净的,不会有什么意念出现。钱德洪听后反驳:「像你这样,就坏了师门教法。」两个人正为此争论不休,在天泉桥上遇到王阳明,于是两个人就一起请教老师。

王阳明听了两个人的话之后,对两个人说原本就有两本,人有两类,一类就是利根的,这类人聪明,领悟的能力非常强,只要稍加点拨就会明白;一类就是钝根的人,这类人反应比较慢,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对于利根的人,只要悟到最根本的就是融会贯通。但是一般人比较多,所以还要给他们讲为善去恶。

从王阳明这一番话可以领悟到他的一番苦心,在龙场悟道,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之中体悟到人生真谛;在剿匪时,他将自己的致良知与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面对大山深处的土匪,他以少胜多,创造军事奇迹,不仅历练出自己淡泊宁静的心境,更将自己的心学广为传播。在南昌,原本他并没有平叛的责任,但是作为朝廷的官员,作为有良知的人,知道自己有责任拯救大明王朝,有责任与宁王抗衡。

在南昌,他自己组织民兵与宁王的王牌军作战,面对十万精兵,镇定自若,利用心计,利用时机,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宁王活捉,平息了这场叛乱。王阳明为什么会在军事上屡次建立奇功,为什么他总是能够以少胜多,其实这跟他从小的苦心学习分不开。他十五岁独自去边关考察;为了理解格物致知,一个人独自面对竹子七天七夜;为了学习养生,新婚之夜在铁柱宫与道士彻夜长谈;为了找到圣贤之路,辞职进入深山修行;为了建功立业,苦学兵法。这所有的一切都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与超强的自信,从而造就了他的军事奇迹与哲学理论。

负面情绪也可以化为积极行动

结交朋友,要做到互相谦让,这样彼此获得益处;如果相互攀比,就会彼此伤害。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也是一样,必须摆脱那些负面的情绪,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方可将事情做好。

王阳明上疏得罪宦官刘瑾,紧接着被廷杖四十,然后扔到了锦衣卫的大牢,这件事情可以说尽人皆知。那时候的王阳明体弱多病,且不会武功,更不会什么硬气功,刘瑾这四十廷杖打得这位官二代简直是丢了多半条性命。等到锦衣卫将他扔入大牢之后,他已经是气息奄奄。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悠悠然醒来,但是他看到的世界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世界了。

如今所在的世界暗无天日,臭气熏天,就跟地狱差不多,以前他在刑部任职期间也曾见识过,可是这锦衣卫的大牢要比刑部大牢的环境更差。稍微熟悉点历史的人都知道,锦衣卫的大牢被人们形容成诏狱,可想而知那里的环境是多么的差。很多人都知道这诏狱只要进去了,就很少有人能活着出来。

在幽暗潮湿的牢房之中,王阳明的心中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那个少年时代就埋藏在心中的圣人理想如今已经消失不见,他的心变得如同浑水一般,五味杂陈无法言说。四十廷杖带给王阳明的伤痛,加上心理压力,这位平常养尊处优的王大人此时在这人间最黑暗的锦衣卫大牢之中彻夜难眠,苦不堪言。其实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当一个人面临如此环境时,就算是大罗神仙心中也难免起变化,何况肉体凡胎。

一日在牢房中,他看到从牢房的一角倾泻而下的一束月光,在那束月光之下,他勉强站立起来,想起自己的前半生,禁不住潸然泪下。他想到自己一封上疏却落得个这样凄惨的下场,他想到自己曾经的那些理想,想到自己从小就立志做圣人,而今在这没有四季的牢房之中,光线惨淡,他该如何面对这人生中想都没想到过的境地呢?

或许人只有在面临生死的时候才会领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谛,王阳明面对凄惨的牢房生涯,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多长,他也不知道要在这个地方呆上多久,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思考自己的圣贤之路。他想到了【周易】,【周易】本是周文王在牢狱之中写的卦书,里边暗藏了人生的诸多玄机,如果可以读透此书,便可趋吉避凶。也有人说这本书乃是君子的修身宝典。王阳明也想参透其中的奥妙,便开始每日刻苦钻研。他读着、思考着,心中不觉得豁然开朗。

周文王能在狱中写下如此著作,而他苦苦追寻的那些圣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又该做些什么呢?王阳明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自己的志向,心中的沮丧,心中的悲切,以及那些心中的浑水变得清澈起来,他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将这些看作自己圣贤之路上的考验,开始在锦衣卫的大牢中为狱友讲学,鼓励他们战胜环境,保持君子的风范,时刻想着圣贤之书。

到了1507年,王阳明终于迎来了出狱的日子,但是等待他的却并不是光明的未来,而是另一场生死考验,这场生死考验一点也不亚于锦衣卫的诏狱。一纸诏书,让王阳明瞬间被革去所有官职,贬谪到贵州龙场做驿丞,他的朋友听说之后个个脸色大变,非常沮丧地对王阳明说:「你去的龙场根本就是非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一去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王阳明听后安慰朋友们说:「锦衣卫的大牢都住过了,那山水遥远的贵州龙场算不得什么。况且既然国家在那个地方设立了驿站,就证明有人居住。别人能生活在那里,我为什么不能呢?锦衣卫大牢那样的地方我不也挺过来了吗?」然后反过来嘱咐朋友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要放弃读圣贤书,要将身心之学发扬光大。

朋友们听了王阳明的话都觉得十分惭愧,作为一个生死未卜的人,都不忘记身心之学,而他们这些在风平浪静之中稳稳妥妥生活的人,有什么理由沮丧呢。这就是一个特立独行,一个非同寻常的王阳明,他的大半生都在追寻如何成为圣人,他从未对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绝望过,就算是遇到什么不好的境况,他也会很快从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重新步入追寻梦想的路上。从科举失败到流放龙场,他的人生之路有着说不尽的曲折,可是他依然勇敢前行,从不放弃。

内心要有一种定力

有人问:「心沉迷于追逐外物之中,如何对付这种情况?」

王阳明说:「一个国家的君王修身正己,各个部门的官员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安定。人心统率眼、耳、鼻等五官,也要如此。现在眼睛要看东西,心就在美色上追逐不已;耳朵要听时,心便在追逐好听的声音。这样妄起分别,就好像君王要选拔官员,便自己去坐到吏部;要调遣军队,则自己去坐在兵部。这样凭自己的好恶去行事,不仅失却了自己的君王身份,各部门的官员也都不能恪守其职。」

古人认为,心具有思考能力,在各种器官中处于统帅地位,所以将它称为「心君」,而眼、耳、鼻、舌、身五官不会思考,与外物接触时容易被吸引而误入歧途。

所以,只有首先把心的位置摆正,确定心的绝对权威地位,我们才不会让外物扰乱自己的内心。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只有心正了,才能在面对许多外物的诱惑时保持内心镇定,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超然境界,这样就能从容自如地处理各种问题。

在繁华的大都市纽约,人潮汹涌,在纽约车站更是这样,中央车站问事处繁忙得很,旅客都争着询问自己的问题,因此,对于问事处的人来说,他们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可令人诧异的是,柜台后面的那位服务人员一点也不紧张。他身材瘦小,一副文文弱弱的样子,倒是显得有些自然轻松。

「夫人,你想要问什么?」他抬起头把目光锁定这位妇女,「你要去哪里呢?」这时有一位男子试图插个话。但这个问事员丝毫不理,还是继续和那位妇人的话题:「你要去哪里呢?夫人。」「春田。」「是位于俄亥俄州的春田吗?」「不,是马萨诸塞州的春田。」他根本不用看列车时刻表,直接说:「那趟车在10分钟之内,第15号站台出发。你根本不着急,不用跑,时间还来得及。」「是15号站台吗?」「是的,夫人。」

女旅客走开时,这位先生才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位男子身上。

有时有人请教这位服务人员:「面对这么多的人,你是怎么样做到保持冷静的呢?」他这样回答,「我并不是在和公众打交道,只是在单纯地处理一位旅客,处理完一位,再换下一位,在一天当中,我一次只能为一个旅客服务。

他的话说得多么精彩:「一次只为一位旅客服务。」这和「一次只做一件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次只做一件事,就会心无旁骛,就能把事情做好。做事最忌的就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到太多的事情上,那样就会疲于奔命,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做事的时候,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来,尽可能地清除掉一切产生压力或分散注意力的阻碍和想法,让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当前所做的事情之中。

所有的成功都需要专心和专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和真诚,正如庄子所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一个需要成功相伴的人,唯有做到「精诚」,用自己对工作的专心和专注,去打动成功的心。可见,如果你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内,一旦进入状态,就能获得一种内在境界。这时外界的各种事情和动静就干扰不到自己了,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内在稳定的心境所抓住,处于这个境界,外面的种种诱惑就不再能控制我们了。

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先观照自己的内在身体,让一个宁静放松的境界在心内扎根,当外在的身体与心灵相连后,我们的心态会变得非常轻松自如,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所以,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利用这个机会感觉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和状态,让自己专注于当下。这种方式可以把要做的事变成一件轻松的事,避免你的思想受到其他事的干扰。

当你的注意力深入在你身体内部后,你会很容易地保持一种定力,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保持不动如山的冷静状态。

郑板桥有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山上看似弱小的一簇竹子,之所以能不惧风吹雨打及飞沙走石的考验,就在于它的根深深地扎入岩石之中。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者之所以很少,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把握不住自己,心灵没有一种定力。

如果我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本来是想做这件事情的,但心思又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又不由自主地去做与目标无关的琐事了,总是在不由自主地放逸自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应该达到的目标上。这时不妨试试这个策略,做事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带着一种境界去工作,或许能够改变我们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改观。

凡夫也能够做圣贤

王阳明早年习儒,在禅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艰难困境中顿悟儒道之简易博大,「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因此而创心学一派。王阳明把心学浓缩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篇】)——从这个方面看来,良知便是一种先天的知识,良能便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它们都是人本来就有的「内在的道德性」,其本源都是人心。

人人习性不同如同其面,本性则相同相通人人平等,士农工商,良知无异,都可以成德成圣。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王阳明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诗中,第一首便点出了「良知」的精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面目,只是良知更莫疑。」

其意是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不比孔子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因为良知本是天生,不用学习和思考,自然而得,大家不多不少,只有「灵丹一粒」。那么,为什么孔子是大圣人,而大家只是凡人呢?因为孔子体悟了自己的良知,而大家还处于蒙混状态,将「灵丹」遗弃在物欲的垃圾堆中。

王阳明这一说法与佛家认为「凡圣不二」意思相同,「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佛性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不同之处只在一个悟字上。作为「先觉」者,其义务是帮助未悟者觉悟成圣,帮助的方法,并非将「良知」灌输给他人,而是引导他人发现自己的「良知」。

一天,了空禅师在外弘法,途经一条山路,被土匪打劫。了空禅师看着土匪们,扑簌簌地掉下了眼泪。

匪徒们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个胆小的和尚!」

了空禅师说:「我不是因为害怕才流泪,对于生死,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那你为什么流泪呢?」匪徒们好奇地问。

了空禅师说:「你们年轻力壮,非但不为社会贡献,却在此拦路劫财危害社会,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不仅遭人唾弃,国法难容,将来还要堕入耳鼻地狱,遭受苦难。我是为你们难过才流泪啊!」

匪徒们听了,感动之余,竟然抛下贪婪之心,皈依到了空禅师门下,从此变成了虔诚的修行人,心性与行为也与往日大不相同。

了空禅师引导匪徒发现自己的「良知」而让其向善,同理,孔子引导「鄙夫」的方法,不是将良知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对方,只是以没有丝毫偏见的平等心,引导对方反观自心,发现心中本有的「矿藏」。

王阳明说:「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古人还是今人,都根源于同一个良知,心之本体,本来就没什么分别。我们只要识得自己的良知,也就继承了古圣人的仁心。

良知如同一座智慧的宝库,一向被认为是有圣人在保管。我们后人拼命翻账簿,以期能破解开启宝库的密码。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与圣人共同享有着开启宝库的钥匙,我们还需要漫无目标地去寻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