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大学】的文章结构

2024-01-09国风

大学是难得的逻辑较为严谨的古文。朱夫子对大学的结构修改后,大学成为三纲领,八条目的框架,一经十转的安排。

十转是对第一章经所载三纲八目进一步的阐述。提出论点逐级解释,比较适合现代人的胃口。

第一章,一经讲了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结构而言,当然还有两部分重要性被低估的部分)。

十传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

第二章,阐述「明明德」的「明」;

第三章,阐明「新」;

第四章,阐述「止」及「至善」;

第五章,阐述「知」;

第六章,朱夫子补充的格物;

第七章,阐述「诚意」,包括「勿自欺」和「慎独」两个主要内容

第八章,阐述了修身在正其心的道理。

第九章,阐述了齐其家在修其身。

第十章,阐述了为什么治国在齐其家,治国在齐其家是什么

第十一章,阐述了平天下在治其国的内容。包括絜矩之道,众、土、国、财、用的关系;知人善任的道理;为国之本,利与义之辨。

但这个解释与我们所期盼的还是有所差距的。如果对三纲的解释尚还完善,对八目的解释就比较零散、不够系统。

八目中,大学解释了知,也是了诚意,其余条目并未正面解释,而改为八目之间因果关系的解释,修身在正心,齐家在修身,治国在齐家,平天下在治国。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则隐藏于其中。但并没有如诚意,知那么明确。

例如,第八章,讲修身在正其心。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正心和修身,好像讲了,又好像没讲。

这是为什么朱老夫子要补充内容的原因。总而言之,古人的文章跟我们写作的风格、习惯不一样,不应以现代人的习惯去理解,设身处地才可能理解更透彻;其二,我们离开战国(大概成书的时代)超过两千五百年,我们已经不可能了解当时具体时代情况;其三,遗失错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钻牛角尖也是无益的;其四,多读书互相印证,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