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八首一眼就惊艳的五言绝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2024-06-01国风

-1-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创作于其隐居终南山辋川别业期间。诗中展现了秋雨初霁后傍晚时分的旖旎风光和村民的淳朴风尚,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的喧笑和渔船穿荷的动态,和谐融合,如一幅秀丽山水画,又似一支恬静乐曲。诗中青松明月和石上清泉,象征诗人追求的高洁境界;而竹林中的歌声笑语和荷塘中的渔舟,则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

-2-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年)创作了【江雪】一诗。其山水诗以客观境界幽僻、主观心情寂寞著称,此诗亦然。仅二十字,诗人便勾勒出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大雪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垂钓。

诗中展现的是纯洁寂静的天地,以及渔翁清高孤傲的品格。实则,这是柳宗元对唐代社会的憎恨所生的幻想境界,比陶渊明【桃花源记】更显虚无缥缈。诗人用"千山""万径"等词营造广大背景,衬托"孤舟""独钓"的孤独感;又以"绝""灭"字将常态转为极静,使画面浮动活跃。末尾的"寒江雪"三字更是点睛之笔,既凝炼了图景,也塑造了渔翁的完整形象,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3-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秋歌】,取自【子夜四时歌】,沿用乐府旧题创作。诗中描绘征夫之妻秋夜思念边陲良人,渴盼战争早日结束,丈夫免于远征。字字渗透真挚情意,又不离时局,完美融入边塞诗风韵。

银月笼罩的京城表面平静,但捣衣声中蕴含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亦寄托对边关的深情。开篇四句被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从视觉、听觉到触觉,皆为"情"作铺垫,"总是玉关情"一语力抵千钧,将思念之情渲染至极致。末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既是诗人愿望,也是征妇心声,使主旨更加深刻。

-4-

【生年不满百】

汉·佚名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古诗十九首】之一【生年不满百】,为东汉时期作品,收入【昭明文选】。诗以松快旷达之语,嘲讽世间两类追求者:吝啬聚财者和仰慕成仙者。

诗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惜费"者的可笑:生年不足百,却怀千岁忧。诗人倡导"为乐当及时",不是放纵肉欲,而是文人雅士的积极健康享受,建立在热爱生活基础上,也表现了人生无路的痛苦。

诗歌艺术特点鲜明:开篇四句被誉为"奇情奇想,笔势峥嵘",一反一正,对比终生忧虑与放情游乐的态度。结尾以"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轻击慕仙者,又照应"为乐当及时"之意,旷达而巧妙。

-5-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遂携家东下,经嘉州至忠州。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诗前半描写"旅夜":江岸细草微风,独舟高桅停泊,寓寂寞之情;明星低垂,月随波涌,以乐景反衬凄怆心情。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常见,如【诗经·小雅·采薇】用春日美景反衬征士悲苦。

后半"书怀":有名声因文章而非政绩,既是反话又揭示失意根源;以沙鸥自况,借景抒情,深刻表现飘泊无依之感。王夫之评"情景互藏其宅",正是此诗特点。

全诗景情交融,意境雄浑。用景物对比,烘托出独立天地间的飘零形象,弥漫着深沉孤独感,写照诗人身世际遇。

-6-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孤愤】,常常泪洒衣襟,遂作【感遇十二首】,此诗为其中之一。

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却招致不悦,终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以比兴手法创作【感遇十二首】,表现坚贞品德,抒发遭排挤之忧。

诗以春兰秋桂为喻,"葳蕤"点出兰草迎春勃发,"皎洁"精炼描绘桂花清雅。前四句表达贤人志士需政治开明始能施展才华,流露对重新"遇时"的渴望。后四句借兰桂芳香暗示自己行芳志洁非为求名,"何求"二字斩截有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

-7-

【绝句】

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

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

不肯下西厢。

这首诗以松快旷达之语,嘲讽世间两类追求者:吝啬聚财者和仰慕成仙者。

诗以视觉和嗅觉描绘居处的清幽:一个"瘦"字巧妙联系竹的形象和诗的风格,定下清瘦意境;"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融合,暗示梅花夜香之浓郁悠长。竹、梅与诗、梦的,构成情景混融的高妙境界,字里行间隐现明月。

后两句中,诗人将"月"和盘托出。竹影梅香与月光和谐,却"不得下西厢",透露出月与人不能互通的遗憾或幽怨,或寄托有情人天各一方,或君臣阻隔,亦或只是诗人朦胧的感受。

-8-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大约作于758年后,是王维晚年亦官亦隐时期的作品。诗歌着眼于抒发对闲适情趣的向往。

诗人自述中年厌尘俗,信佛教,晚年定居终南山边陲。王维得辋川别墅后,完全被这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所陶醉。兴致来时,他独自欣赏终南山美景,在自然中获得无尽乐趣。

诗人行至溪水尽头,坐看云起,一切自然悠闲。"行到水穷处"体现"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则展现最自在的境界,还蕴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末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使诗人形象更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