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凌烟阁」是什么地方?为何古代有功勋的人,热衷于被画在上边?

2024-02-20国风

前言

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最古老的画种之一, 在唐代也得到了继续发展。

唐代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赋作品,有钱起的【图画功臣赋】、 崔损的【凌烟阁图功臣赋】和欧阳詹的【征君洪崖子图赋】。

人物画赋

至唐代,政治的统一,文化的昌盛,使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力量, 对绘画艺术和绘画美学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影响,儒家「鉴戒」思想在人物画的创作和鉴赏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事实上,唐代宫廷人物画正是这种观念实践的结果,钱起和崔损人的赋写的,也就是唐代宫廷为开国功臣绘像以表嘉奖的情况。

可见,绘功臣图像于高阁, 为的就是表彰他们的功绩, 在中国古代,这种表彰规格之高堪称之最,是要超过赏赐宝物、分封领地和钟鼎宣唱的。

非开国元勋或有极大功劳之辈不能得享,其实这种做法由来已久,汉代宫廷麒麟阁壁画、鲁灵光殿壁画,已开先河。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代宗广德元年, 都有绘画功臣图像于凌烟阁之事, 名曰「凌烟阁」,言其高也,后则为绘制功臣图像之所在的代名词。

接下来,两赋皆在描写画像的同时,以更大、更突出的篇幅回顾或赞美了功臣们的丰功伟绩,比较而言,钱赋对画像本身情况的描述在赋中所占分量要少于崔赋, 效果也要逊于崔赋:

貔武之臣,忽披云而鹗视;股肱之佐,乃捧日而山立。何惟肖而斯在,皆凛然而可挹。……

颜色赋

色彩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 , 作为绘画赋的一种,「颜色赋」在唐代出现了。

这类赋总的特点是:一方面,从绘画艺术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有关调色、用色的理论性的探讨;另一方面,又多从不同颜色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引申,阐发一些有关人伦、政治的观念和思想。

李程的【青出于蓝赋】、独孤授的【白受采赋】、陶拱的【五色比象赋】、张阶的【黄赋】是这类赋的代表。

李程是陇西人, 在唐德宗贞元十二年省试的时候, 以【日五色赋】名震科场,获状元及第,同年又以第一人登博学宏词科。

历任监察御史、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兵部郎中、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多处节度使等高官。

性疏懒,常日过八砖乃入署,时号「八砖学士」, 在东都留守任上时去世,谥号是缪, 而程艺学优深,滑稽善谑,精于词赋,与白居易、张仲素等共称「场中词赋之最」,其【青出于蓝赋】起首便曰:

「蓝蕴嘉色,青出其中。谅究本而不异,由人用而靡同。」

是既指出了蓝色和青色的关系, 又说明了二色作用的不同,全赋基本上也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铺陈。

言二色之关系,则青之于蓝,青乃「精粹」,是「久积」的「焕尔之英」,虽「含章而潜伏」,却「至精不得以内融」:

比夫朱研而益丹,剑淬而逾利。……当时所营,尽彼精英……

这是通过引申和议论,点明本赋的主旨, 是以「青胜于蓝而本于蓝」来比喻既不能甘于落后更不能功成而忘本的道理, 这与通常更多地强调「青胜于蓝」的观点有所不同,避免了失于偏颇的弊端,而趋于中庸。

独孤授,授一作绶,在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长于赋颂,【放驯象赋】曾为唐德宗所激赏。

其【白受采赋】一方面说「白者物之正色」, 并联系【论语·八佾】中「绘事后素」的典故, 云:

「美人之貌,素容可化尘锱;游子之衣,始以洁白为佳。」

皆是强调白色之于绘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赋的最后也是一段议论:

耀之以不惭之文,居之以勿执之体。可黄可黑,将兴墨子之悲;或素或青,未易殷王之礼。

画无论黄、黑、素、青,皆应成「不惭之文」; 衣不管白麻、采服、如雪、如濡,要之以「勿执之体」。

黔生白鹄不损其白,赤点青蝇未掩其青,颜色的丰富烂漫并不能辱没、掩盖事物本身,虽非纯正一色,只要不失其应守的规矩即可。

及此,作者便提出了「守道不苟」、执本持正的论点, 可谓水到渠成, 此一番引申和议盈仍有儒家色彩,却堪称高屋建瓴。

陶拱,唐德宗贞元间进士,其【五色比象赋】完全把色彩和绘画看成了维护统治秩序的必要工具。

颜色则青、赤、自、黑,技法分晕、迅, 所绘者有山、龙、华、虫,皆应符合「上古之礼」,又可为「当今之法服」。

于是贵贱,由「车服」可别,在作者眼里,色彩和绘画几乎除了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功能外,别无其他的存在意义,似这样彻头彻尾地把色彩和绘画排除在艺术以外,此赋堪称绝无仅有。

张阶的【黄赋】也是一篇伦理探讨成分很重的赋,作品从「五行」理论出发,认为黄为「色之大者」,其功用也为最大,这是因为黄为土色, 「土德载物」,土居「五行」之中央。

误笔画赋

画坛历来不乏奇闻逸事, 「误笔成画」即是其一,历史上最为有名的「误笔成画」的事例,当属曹不兴的「误笔成蝇」和王献之的「误笔成牛」。

曹不兴,乃三国吴国吴兴人,善画人物、龙虎及马,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称其为第一品之第二人,唐张彦家【历代名画记】称其为「八绝」之一。

王献之,乃西晋「书圣」王羲之之子, 既善书,亦善画。 【白孔六帖】三二【图画】记载了此二人,分别就落笔之误而改成画的逸事。

谢观的【误笔成蝇赋】和黄滔的【误笔牛赋】就是分别据曹不兴、王献之故事铺陈而成的两篇唐赋。

而谢观,字梦锡,寿春人,唐文宗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历官左神武兵曹参军、大理评事、黔中招讨判官、洛阳丞、魏博节度判官等职, 观好神仙之说,尤以律赋见称于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