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考古博物馆,位于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镇显王村村北,是由佛造像博物馆更名而成,是中国首座佛造像专题博物馆。邺城,位于河北邯郸临漳县,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称。
邺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2012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等邺城遗址考古文物,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三次佛教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出土文物2985件(块),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和唐代,北魏谭副造释迦像、北齐覆钵塔、彩绘立佛及隋唐时期佛造像等精美绝伦,艺术价值极高,非常珍贵,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造像的类型和题材提供了可靠的标本。
博物馆一楼大厅的正中央,是博物馆馆藏重器——北齐覆钵塔。残高100.1厘米,底座宽52、高21.7、厚47.2-54.2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覆钵塔,通体彩绘贴金。
石塔分为底座、塔身、覆钵和塔刹四部分,其中塔身四面开龛造像,分别雕造三佛一菩萨,根据北朝后期邺城地区三佛组合的铭文记录,很可能是释迦、弥勒和弥陀的三尊像,菩萨可能是观世音菩萨。塔顶为覆钵,底座正面浮雕双狮、力士和博山炉,两侧和背面分别雕造神王、比丘和伎乐。
北齐覆钵塔背后是「邺城遗址及周边佛教遗迹分布图」。以邺城出土的佛教遗迹、造像「展示佛教文明东渐时代之邺城,诠释中华古代文化传承之脉络」。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由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最初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与摩崖和石柱,从此流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大约在公元前后的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历经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得以广泛传播于全国各地。
伴随着佛教思想的发展和对佛教经典阐释的不同,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降及隋唐,判教立宗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先后形成了毗昙、成实、三论、地论、摄论、涅槃、净土、禅、律、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十三宗。宋代以后,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学和道家思想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体系。
大约在2世纪末,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4世纪后半叶佛教由中国传入高句丽和朝鲜半岛。6世纪中期,佛教经朝鲜传入日本,隋唐以后,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僧,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继传入日本,此后一直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当今佛教已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和文化标志之一。
汉晋十六国、佛教与邺城:邺城地处京冀鲁豫四省交界,扼华北平原南北交通之要道。史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筑城,始称为邺。东汉以后,成为古河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为曹魏(213-220年)、后赵(335-350年)、冉魏(350-352年)、前燕(357-370年)、东魏(534-550年)和北齐(550-577年)六朝国都,也是十六国以来中原北方地区佛教传播、发展的肇始之地。
佛教东传与邺城佛教初兴: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土,就在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礼仪观念不断磨合中缓慢发展。邺下佛教初兴于十六国时期,值此中原北方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之际,西域高僧佛祖图澄来到河北,以其德行及神仪之术为后赵石勒信服礼敬,尊称为大和尚,凡事必咨而后行。佛图澄借此劝诫石勒悯念苍生、多行仁政,中原士民受益良多,官宦士族及各族百姓由是奉佛者日众。
「大赵万岁光作浮图」瓦当
谭副造释迦像(北魏中后期)
谭副造释迦像(背面)
释道安及同门弟子传播佛道。释道安出生于今河北正定,本姓卫,十二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二十四至邺城,成为佛图澄的弟子。他博学多才,著录颇丰,门下弟子遍布天下,并创立僧团仪式、行规、礼忏等仪轨,成为中国早期佛教发展关键性人物。
北魏佛教与邺城。北魏定鼎河洛,中原北方地区佛法大盛,河北各地建寺立塔,译经注疏常见于史载。历代北魏皇室不仅在邺下大度僧尼,并先后建造宗正寺、安养寺和大觉寺等佛教寺院,北魏孝文帝更曾在邺城修建宫殿,并一度考虑迁都于此,使邺城在北魏一朝仍为河北佛法重镇。
北魏建国之初,对佛教知之甚少。天兴元年(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营建寺塔,剃度僧尼,此为北魏官方奉佛之始。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灭北京,统一中原北方,尽迁凉州僧尼及工匠至平城,北魏佛教由此大盛,五世纪中期开创的「云冈模式」对中原北方地区的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雄造观世音像(北魏永平三年510年)
刘伯阳造释迦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刘青虎造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帝后礼佛图
坐佛三尊像(北魏)
北魏晚期邺城造像艺术。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在都城南十四公里处伊河两岸之龙门山开凿了龙门石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造于公元500年前后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等。北魏晚期造像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典型特征是「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造型的出现。这是在孝文帝全面汉化政策的背景下,模仿南朝士大夫服饰及佛像造型而出现的新样式,继「云冈模式」后在中原北方地区广泛流传。
双龛状造像碑(北魏晚期)
立佛三尊像(北魏)
仵兴造释迦定光无量寿像(北魏永安二年·529年)
智宾造释迦像(北魏熙平二年·517年)
造像碑(北魏)
邓法念造观世音像(北魏武泰元年·528年)
观世音三尊像(北魏)
邓宣文造坐佛像(北魏正光二年·521年)
佛图澄。早在四世纪前叶的十六国后赵时期,西域高僧佛图澄就在河北一带弘扬佛法,并得到后赵皇室的极度尊崇,由是「中州胡晋略皆奉佛」,佛寺塔庙在各地纷纷兴建起来。佛图澄在河北弘法期间,常随弟子数以百计,前后门徒超过万人,所历州郡建寺八百九十三所,竺佛洞、须菩提等数十高僧,不远万里从天竺,康居追随闻法,海内名僧释道安、竺法雅也跨关渡河前来受教。
莲座(北齐)。
邺城佛学发展与传播。公元348年,佛图澄去世后,道安成为邺下事实上的佛教领袖。此时中原北方地区烽火连月,后赵内乱不已,冉魏、前燕先后占据邺都。为躲避战争和灾荒,道安率同门弟子在邺城周边四处迁移。公元365年,为避前燕掳掠,道安率众四百余人南迁,邺都僧众由是广布大江南北,他们整理经籍,确立戒规,广修寺舍,讲经说法,邺下佛学始得传承并弘扬广大。
背屏残块(北齐)
北魏石窟与金铜造像。北魏建都之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实施国家力量推行佛教的政策。公元五世纪中叶,沙门统(最高僧官)昙曜主持开凿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其中最为壮观的是摹仿北魏五个帝王的形象创建的护法窟,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帝王即为当世如来」的思想。云冈早期造像具有犍陀罗和印度笈多造像的特征,其样式对中原北方地区佛教造像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云冈模式」。
佛三尊像(北齐)
伴随佛教的发展与传播、佛教造像逐渐广泛流行。除了作为主尊安置在寺院、殿堂及石窟之中,为僧俗信众礼拜供养之外,古人还常常以金属或各类石、木铸造或镌刻佛像,为生者、亡亲或己身祈福,与写经、造寺、建塔等具有同等功德。
菩萨三尊像(北齐)
邺城周边佛教遗迹与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葬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邺城遗址范围内的临漳县涣山村、井龙村、邺镇村、马辛庄、河图村、义城村、上柳村、板屯村、东太平村及磁县南白道村等地就已陆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佛教造像,其中不乏一些小规模的集中发现,出土品以中小型的白石造像为主,也有少量金铜佛像,有不少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这些零散出土的佛教造像为我们探索邺城佛教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菩萨头像(北齐)
倚坐佛(北齐)
佛三尊像(北齐)
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郭区内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葬坑遗迹。埋葬坑位于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北地的河滩内,是一个专门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规则方形土坑,边长约3.3米、深1.5米左右。
发掘出土佛教造像编号共计2895件(块),另有造像碎片3000余块。经整理研究发现,出土造像绝大多数是白石质,少数为青石质,其中有题记的造像约300件,时代主要集中于东魏北齐时期,另有少量北魏和唐代造像。此次发现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菩萨躯干(北齐)
贴金佛头出土状况
(未完待续——东魏邺城佛教)
2023-10-04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