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佛教中的十大禅诗:一首比一首经典

2023-12-28国风

1. 【插秧诗】——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是由五代时期的契此和尚所作。诗中描绘了农夫在水田中插秧的情景,通过低头看到水中天空的倒影,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诗中的「心地清净方为道」强调了内心清净的重要性,而「退步原来是向前」则体现了佛教中的「退步是向前」的思想,即在修行中,有时候需要退步,才能更好地前进。

2. 【无题】——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诗中通过对菩提和明镜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强调了一切事物本来就是空的,没有固定的本质,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只要内心清净,就不会被外界的烦恼所干扰。

3. 【无题】——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首诗也是由唐代高僧神秀所作。诗中通过对菩提树和明镜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强调了身体和心灵的重要性,认为身体和心灵都是修行的基础,而「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需要不断地拂拭内心的尘埃,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

4. 【修行偈颂】——神秀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这首诗是由唐代高僧神秀所作。诗中通过对一切佛法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强调了一切佛法都是从内心产生的,而「将心外求,舍父逃走」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如果将心外求,就会失去内心的清净。

5. 【开悟诗】——慧能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

这首诗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诗中通过对心地和自性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强调了心地和自性的重要性,认为心地清净无私,自性聪慧,就能够达到修行的目的,而「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只要心地清净,就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6. 【六祖示法诗】——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这首诗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诗中通过对菩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强调了一切事物本来就是空的,没有固定的本质,而「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只要内心清净,就不会被外界的烦恼所干扰。

7. 【见真佛】——慧能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这首诗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诗中通过对若真修道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强调了修行者应该超越世间的烦恼和过错,而「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如果看到别人的过错,就说明自己的内心还不够清净。

8. 【赠僧】——李翱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首诗是由唐代文学家李翱所作。诗中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描绘了僧人在千株松树林下修炼的情景,而「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僧人的内心就像云在青天,水在瓶中一样,自然而清净。

9. 【赠质上人】——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这首诗是由唐代文学家杜荀鹤所作。诗中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描绘了僧人在山林中修行的情景,而「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僧人不谈论人间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超越了世间的烦恼。

10. 【悟道诗】——无名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是由唐代无名尼所作。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诗中的「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寻找春天的情景,而「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认为春天就在眼前,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够发现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