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民间传说:中国禁了1000年的山,从唐朝起下禁令:进入者,斩立决

2023-12-27国风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名山大川,它们中的一些也曾在历史书上留下独属于自身的璀璨篇章。在我国江西省,就有这样一座大山,它的名字叫做「铜钹山」,又名「铜塘山」。

虽然不及三山五岳那么出名,但铜钹山也被人称为「东南第一峰」。然而历史上的铜钹山却被称为「封禁山」,因为从唐朝开始对铜钹山的封禁足足持续了一千年,甚至禁令中提到:进入者,斩立决。

为什么要将铜钹山封禁千年之久呢?又是为何解开封禁呢?

「封禁山」的由来

关于铜钹山的名字由来,在历史上也曾有故事留下。 传说中有难民逃亡到这里,想要在山上盖房居住,在挖地基时,发现一枚铜钹,故此将此山命名为铜钹山。也有传说是挖到了一块铜塘,所以铜钹山也叫铜塘山。

铜钹山位于我国江西上饶,在古代由于王朝几经变换,上饶地名也随之改变,唐朝时期名为信州。山上地势奇骏,风景秀美,曾吸引无数文人骚客慕名前来。

但唐僖宗在位时,铜钹山却被永久封禁,究其起因竟然是源于一场农民起义。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之一,拥有近三百年的统治时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皇帝不可磨灭的功绩,但这 盛世却在「安史之乱」后彻底崩塌,开始走向下坡路

唐玄宗末年,唐朝的经济状况达到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但在繁华背景下却隐藏着灭国危机。玄宗被眼前的繁华迷惑,独宠杨贵妃,忽略土地兼并对百姓的危害,无心处理国事,导致朝堂分裂严重,藩王安禄山趁机起兵造反。

「安史之乱」戳破经济繁荣这个虚假的表象,唐玄宗终于紧张起来,因取消养兵制度,只能继续任用藩王与安禄山对战,而早有反心的部分藩王也抓住机会想推翻唐玄宗的统治。

但战争所需粮草银两众多,只能提高百姓赋税。自安史之乱起,唐朝内忧外患、战乱频发。整个国家都陷入混乱当中,各地区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起义。 铜钹山就曾是一伙农民起义军的据点,这些起义军就是史上著名的黄巢起义军。

公元878年,黄巢领导的起义军队伍向江南进发,这一队伍人员众多,途径各地都有追随者加入。

这年夏季天气炎热,信州知府便带着娇妻美妾来到铜钹山庄园避暑游玩,身边只带了一些亲卫。信州知府与唐朝末年大部分官员一样,贪图享乐、剥削百姓。

「你们去给本官选几个漂亮姑娘带来,本官要选妾。」 知府对身边的妻妾产生了厌烦,于是惦记上了铜钹山附近的姑娘,便派手下前去寻找。

手下跟着他作威作福惯了, 说着是要将人带来,实际上就是强抢。他们来到山下,看见有一位身着嫁衣的漂亮女子,大喜过望:如果把这姑娘带回去,知府一定会高兴,兄弟们的赏钱有着落了。

这姑娘姓叶,是山间猎户的女儿,今天终于要嫁给心上人,母亲为她上了妆梳好头发,本就容貌昳丽,现下更添几分颜色。父亲去了山上想再打些猎物剥了皮子给女儿做添妆,家里只留下兄长、母亲和叶姑娘三人。

都说「民不与官斗」,面对官兵的强抢,叶姑娘的兄长拼死阻止却被打伤倒地。知府的手下不顾叶姑娘的哭喊求救强行把人带走。

黄巢起义军这时已经来到信州,准备通过铜钹山这条路线前往福州,听到前方有人求救,停下脚步上前观察,发现是几个官兵欺负百姓,起义军大怒将叶姑娘救下并将官兵制服,仅有一两个仓皇而逃。

起义军问她住哪要把她送回家。而此时猎户回到家中却发现院子十分凌乱,妻子坐在家里哭泣,上前询问得知女儿被抢走大怒。让妻子、儿子在家中等待,他去把女儿找回来。外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是邻居们的喊声:「快躲起来啊,官兵又来了!大家快躲好!」

他拿起打猎用的刀就要上前跟他们拼命,想把女儿救回来,只听见:「爹爹快停下,是他们救了我」。

叶猎户连忙把黄莽等人请进屋感谢他们将女儿救回来,起义军问了平时知府的情况,得知他们残害百姓肆意妄为, 担心他们走后知府会派人来报复,便想将此事彻底解决再离开。

铜钹山山势奇骏,易守难攻,黄巢起义军便将此地作为据点,与村民一起建立防御工事提防官兵的反击。

众人在铜钹山等待许久官府也没有动静,起义军也不能在其久留,还要赶往下一个地点进行农民运动,便离开了,临走时嘱托猎户等人:不要离开铜钹山,如果遇到官兵迅速回到据点躲起来。

起义军担心他们走后官兵上山,只能寄希望于铜钹山的地势复杂、猎户对山林的熟悉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叶猎户一家将恩情记在心里,也安稳的过了一阵子。一天,猎户发现官兵抬着一块巨石放到铜钹山山顶,等人离开后上前一看, 是一块封禁石,石头上挂着的纸上写着:以此为界限,不允许山内一切活动,违抗命令进入山中的,一律斩首绝不留情。

原来,是那逃跑回去的官兵告诉知府是黄巢起义军来了,于是知府带着人偷偷从另一条山路离开庄园,这才避开了与起义军的碰面。

知府知道起义军的勇猛,也知道平时官兵并不练武,只是百姓不敢对官兵动手罢了,但黄巢起义军可不管这些。 他清楚己方不是黄巢起义军的对手,便在起义军离开后采取这种方式,如此行事也不用正面对战,以防输了之后丢了面子丢了命。

百姓迫于生计,只能从铜钹山离开迁居至其他地方,叶猎户家也不例外。 自此,铜钹山正式被封禁,也在历史上有了「封禁山」的称号。

历史上的「千年之禁」

铜钹山的封禁没有因朝代变迁而解开,反而越封越久,历史上也有多处记载,最为严苛的时期要属明代。

明朝初年,朱元璋即位,此时民间各省人口比例严重失衡,又因改朝换代时发生太多战争,流民众多。为了恢复农业、经济发展,朱元璋采取移民政策,这一迁移活动大约持续了五十多年。

此时的铜钹山已经封禁几百年,长久没有人出现在这里,山上树木已十分茂盛,矿藏、奇珍物产丰富,加上闽浙赣三省官府秉承着互不打扰、互不侵占的原则,仅在外围对铜钹山进行监管。

这种监管方式当然拦不住对此地资源起了歹心的盗贼、山匪们,因为铜钹山一直处于封禁状态,通往山上的路早就被野草拦住,盗贼山匪稍稍躲藏,官府就找不到他们的人影了。

到了公元1449年,铜钹山上匪患已十分猖獗,甚至有人带头叛乱,官府下场以雷霆手段平息,但也受到创伤。对此,朝堂认为应对铜钹山加深封禁,将附近山区也纳入封禁范围。不给匪寇可乘之机,也维护了闽浙赣三省的安定。

明代对铜钹山的封禁持续到王朝灭亡也没有停止, 失去铜钹山地理优势的流民也毫无办法,想要开采其中资源、在此地居住也不被允许,只能跟随国策迁移到其他地方。

对铜钹山的封禁也使得闽浙赣三省维持一段时间的农业稳定,土匪的无地可藏也为三省边界的百姓带来了相对和平的居住环境。

而到了清代,封禁开始有所减弱,到了清朝末期,铜钹山千年封禁被解开。

铜钹山所处地界一直处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 是因为这个原因,铜钹山所归属的上饶地界,战乱频发。

清朝初年,地方上一直有着「反清复明」的组织,他们希望恢复汉族正统地位,恢复儒学兴盛。顺治年间,清世祖福临急需资源为军队提供补给,便将视线盯上了铜钹山区,于是派了当地官员前往山区测量。而后收到官员回复: 铜钹山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山路非常难走,树木高耸入云,极易在其中迷路,开采资源非常困难,想供给军队来不及而且浪费时间并不值得。

顺治皇帝也考虑到一旦解封铜钹山区,闽浙赣三省反清复明势力必会进入其中躲藏,再想消灭他们就更难了,于是下令表示铜钹山封禁照旧——进入者,斩立决。

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康熙年间才有所改善。 公元1673年,康熙决定将藩王权利和封地收归中央,吴三桂等人对此不满,于是起兵自立称帝。这场战乱就是史上的「三藩之乱」。

战争无论何时,苦的都是百姓,家园变成战场,百姓无处可去,只能变成流民,寻找新的居住地。

曾经上饶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清代时期的流民也较愿意迁移至此地,一个地方所需人口是有限的,但古代信息传递较为不便,上饶无法接纳流民,流民却不知道这个消息依然往此处移动,到了地方也只能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居住。

比起活着,斩立决那轻飘飘的一张纸起不到什么作用。「就算被抓到,我也多活了一阵,值了。而且我们这么多人,难道他们还能全杀了不成,官府也不想管我们,我们只想活下去」。这是偷偷上铜钹山上居住的流民的想法。

这些在山间居住的流民被叫做「棚民」,这时的清朝由于三藩之乱,将大部分府兵调往战场,因此 明面上虽然铜钹山还在封禁中,实际上却少有人看守,封禁一事名存实亡, 这也给了棚民活下去的希望。

随着战乱的结束,政治的安定,朝堂开始将重心放到安置流民上,希望也能恢复地方的治安, 希望铜钹山解封的折子再度呈至皇帝书案上。

朝堂大臣对此争论纷纷,持不同态度,部分官员不敢承担责任,担心铜钹山解封后再次出现土匪、起义军驻扎此地的现象,因此反对的言辞十分激烈。

地方上对棚民的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事就不为难棚民上铜钹山居住 ,这样的默契一直持续到同治年间。

解封缘由也是因为一伙起义军——太平军 ,这场起义结果最后仍是被镇压,上饶地方官员准备清理铜钹山上的余孽时,发现山上只有棚民居住,没有起义军上山的痕迹。将此事上报朝堂,并表述了棚民们想恢复正常生活,因为铜钹山被封禁他们很久才能出去一次,生活十分困难。

经过一番调查,铜钹山山上情况符合官员所说,经过多番商讨,清政府决定将铜钹山正式解封,恢复当地村镇建制。棚民们也终于可以在此定居,不用担心被赶下山或被斩立决了。

恢复平静的铜钹山

这场长达千年的封禁终于解除了,铜钹山也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生态环境已十分优秀。如今,铜钹山已经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和4A级风景名胜区,这千年的封禁对铜钹山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

铜钹山四季风景如画,且山中有着多种珍稀动植物存在,也开展了许多旅游项目,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去山中观赏风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上饶地区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也十分幸福,不会遭受历史上的那些战乱侵扰。

免责声明:以上文中所引用的资料均出自网络资料,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承诺将在第一时间对该问题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