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中秋明月照古今,诗词雅韵传千载

2024-09-19国风

喜欢的大家可以点点关注,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来欣赏今天的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秋,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仰望明月,挥毫泼墨,留下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词佳作。

  • 在这众多的中秋诗词中,有十首最为出彩,它们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展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诗词的世界,赏一轮明月挂千年,感柔情脉脉在心间。
  •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背景故事:苏轼在密州为官时,政治上不得志,与弟弟苏辙也分别多年。中秋之夜,他对月饮酒,思念亲人,遂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便以豪迈的气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对宇宙奥秘的思索之中。诗人把酒问天,既表达了对明月的向往和对天上宫阙的好奇,又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想象着天上的仙境,却又担心那里的寒冷与孤独,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与自己的影子相伴,虽有孤独之感,但也感受到了人间的美好。
  • 下阕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明月流转,照着那些无法入眠的人,这里既包括诗人自己,也暗示了天下无数思念亲人的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对明月发出疑问,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别的时候才圆呢?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以豁达的胸怀,认识到人生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人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一轮明月,感受彼此的思念之情。
  • 这首词以明月为线索,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又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其意境雄浑阔大,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流畅,是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望月怀远】——张九龄

  • 背景故事: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在中秋之夜,望月怀思,写下了这首诗。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篇意境雄浑阔大,诗人以海上明月升起为背景,点明了无论相隔多远,人们都能共赏这一轮明月的主题。「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里的「情人」可以理解为亲人、朋友或爱人,他们在漫长的夜晚中,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无法入眠。「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诗人熄灭蜡烛,因为月光太明亮了,披上衣服走出房间,又感受到了露水的清凉。这两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和对思念之人的深情。「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想把月光捧在手中送给远方的人,却无法做到,只好回到床上,希望在梦中与亲人相见。
  • 这首诗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优美,情感真挚动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十五夜望月】——王建

  • 背景故事:这首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思乡之情。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清冷画面,庭院中月光如霜,树上栖息着乌鸦,露水无声地打湿了桂花。这两句通过「地白」「树栖鸦」「冷露」「湿桂花」等意象,营造出寂静的氛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这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都在仰望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而诗人却不知道这秋思会落在谁家。这句诗以疑问的语气,将思念之情表达得含蓄而深沉,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团圆节日里的思乡怀人之情。
  • 整首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意境清幽,情感细腻。
  • 四、【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 背景故事:李白的【子夜吴歌】共四首,分别写春、夏、秋、冬四季,这首【秋歌】以长安的中秋月夜为背景,描写了思妇们对征夫的思念之情。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以长安的明月为背景,通过「万户捣衣声」这一典型场景,展现了千家万户的生活画面,同时也透露出思妇们对征夫的思念之情。捣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也更加衬托出思妇们内心的孤独和思念。「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不断地吹着,但始终吹不走思妇们对玉门关外征夫的思念之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思妇们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丈夫能够归来。
  • 这首诗通过描写思妇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李白对百姓疾苦的关注。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 背景故事: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于中秋之夜在湓亭望月,写下了这首诗。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诗人回忆起过去在繁华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中秋的情景,与现在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如今,诗人被贬到江州,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孤独地度过中秋。「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诗人望着西北方向,思念着故乡,但却不知道故乡在哪里。看着东南方向的月亮,不知已经圆了多少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能够理解诗人的心情,只有今夜的月光和往年一样清澈。
  • 这首诗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慨叹,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嫦娥】——李商隐

  • 背景故事: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李商隐在仕途失意、孤独寂寞的情况下所作。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诗的首句描绘了一个幽暗朦胧的场景,云母屏风上映着蜡烛的影子,暗示了诗人孤寂难遣的心情。次句通过「长河渐落晓星沉」暗示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人借嫦娥偷吃灵药后独守月宫的故事,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情绪,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嫦娥虽然获得了长生不老,但却永远孤独地生活在月宫中,这与诗人在现实中的孤独寂寞相呼应。
  • 这首诗以嫦娥的故事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寂寞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 七、【中秋月】——晏殊

  • 背景故事: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中秋之夜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诗中「十轮霜影转庭梧」描绘了中秋月色下庭院中梧桐树的影子随着时间流转,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伤感。「此夕羁人独向隅」突出了诗人作为羁旅之人在中秋的孤独。「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诗人认为嫦娥也会有怅恨之情,因为月宫中的玉蟾清冷,桂花孤独。这里将嫦娥和月宫中的清冷与自己的孤独伤感相呼应,表达了深深的乡愁。
  • 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细腻,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八、【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 背景故事:张孝祥在被罢官北归途中,经过洞庭湖,恰逢中秋,写下了这首词。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这首词开篇描绘了中秋时节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湖水清澈如镜,广阔无垠,诗人乘坐一叶扁舟在湖面上飘荡。「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明月的光辉洒在湖面上,银河与湖水的影子相互辉映,天地间一片澄澈。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月光和湖水的交融,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和豁达。「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悠然自得,心中的感受难以用言语表达。
  • 下阕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岭南为官的岁月,虽然孤独,但内心却像冰雪一样纯洁。「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诗人虽然头发稀疏,衣衫单薄,但却能稳稳地在广阔的洞庭湖上泛舟。「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诗人想象自己舀尽西江之水,用北斗星当酒杯,邀请天地万物为宾客,表现出豪迈气概和超逸情怀。「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诗人敲击着船舷独自长啸,忘记了时间,沉浸在这美妙的境界中。
  • 这首词以洞庭湖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超逸情怀,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纯净和豁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木兰花慢】——辛弃疾

  • 背景故事:辛弃疾在中秋之夜,对月遐思,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科学幻想的词。
  •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辛弃疾通过一连串的发问,探讨了月亮的运行轨迹、月相变化等问题,使词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诗人想象月亮经过海底,担心月亮上的宫殿被鲸鱼破坏,又对玉兔在水中的沉浮感到好奇。这些想象充满了奇幻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思考。
  • 这首词既展现了辛弃疾的豪迈气概和浪漫情怀,又体现了他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月夜】——杜甫

  • 背景故事: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叛军俘虏,困居长安。在中秋之夜,他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子和儿女,写下了这首诗。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从妻子的角度出发,想象妻子在鄜州独自赏月思念自己的情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妻子的孤独和凄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表达了对一家人团聚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与妻子一起倚在窗前,看着明月,让月光照干彼此的泪痕。
  • 这首诗通过描写妻子在中秋之夜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和儿女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对明月的赞美、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的热爱。这些情感,跨越千年的时光,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