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老子要和光同尘、以德报怨;孔子为何提出要明辨是非、以直报怨?

2024-02-01国风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不能说孰是孰非,只能说自站位不同,言说的对象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说法,甚至相反。正如孟子说「性善论」,荀子说「性恶论」。

脱离他们的言说环境和对象而孤零零地理解,容易给我们带来迷惑。

老子的「善不善一样善待」,是「道法自然」的必然要求

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老子说的是圣人之治,而圣人之治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就要求圣人「能辅百姓之自然」,顺应百姓意愿,帮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技能与潜能,并使全体社会成员和谐相处。因此,个人或团体的自由意志必须服从于社会整体的秩序要求,整个社会的和谐高于个人之间的恩怨。

道家圣人没有个人的好恶取舍,他面对的是普天之下的百姓,他以辅助百姓的实现各自的意愿为自己的使命,世人所谓的「善与恶」「唯与诃」,在圣人看来,「相去何若」——不过就是各说各话的口舌之辩,只要不危及社会和他人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自然),都一样善待之。

既然没有善恶之别,那就意味着「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圣人之治之目的就是要天下人「无不为」,从而实现自化自富、自然和谐,跟百姓之间不应该存在利害冲突,所以无论在世人看来多么大的仇怨,圣人都一样以德报之。

道家的圣人没有是非观、善恶观吗?当然是有的,那就看能否以「百姓之心为心」,能否和光同尘于百姓,能否「法自然」而「辅百姓」。

所以,「圣人皆孩之」——做父母的怎么会跟自己的婴幼儿有怨恨呢?

很多人认为这是老子超越的境界,其实这是圣人为道的基本要求。所以老子说「报怨以德」。

况且,「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有德司介,无德司彻」,有德者按契约办事,无德者按彻法办事——契约是 双方平等 商定,彻法是权力者的 单方强制执行

孔子的「以直报怨」核心在于是非分明,对恶人恶行要坚决回击

孔子的谈话对象是弟子,这不同于老子的言说对象「圣人」,所以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有明显的「非官方场合」特点,谈话可以更轻松,更人性化。因此当弟子问「以德报怨,何如」时,子曰直接回答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原话很清楚:你要「以德报怨」,拿什么来回报怨恨呢?所以应该对等回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意思很清楚:都来「以德报怨」,那是对社会风气败坏的「乡愿」,那是「德之贼」——社会风气的败坏者。

我们如不加分析,一定会认为,孔子否定了老子的「以德报怨」主张。其实是混淆了他们的言说对象。

现在的儒家经典解读,多以与时俱进的善意来「纠偏」古人真义,以百度百科为例,它对「以直报怨」的解释说:

「‘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所以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孔子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反问:‘如果用恩德来回报怨恨,那么对自己有恩德的人应当如何报答呢?以同样的态度来回报怨恨和恩德,岂不是恩怨不分?所以孔子说‘以直报怨’,就是以正直之心来对待怨恨。’’

既然孔子说了「以同样的态度来回报怨恨和恩德」,那叫「恩怨不分」,那么,「以正直之心来对待怨恨」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真的是「以正直之心来对待怨恨」,跟老子的「以德报怨」又有什么差别呢?

孔子主张是非分明、明辨是非,最厌恶乡愿式的老好人,朱熹更批评老子说「乡原犹在人伦中」,老子连「人伦」也不顾及了。

从社会风气的角度而言,真的应该像孔子说的那样,不能惯着「乡愿式」的老好人,不然这个社会谁来路见不平一声吼?谁来制止不良言行和邪恶风气?

因此,「以直报怨」有利于维护道德对人生、对社会的正面引导,发挥其遏止错误行为或罪恶的作用。

「以德报怨」的最高关切与「以直报怨」的负面影响

「以直报怨」的正面意义刚才已经说过,现在讨论它的负面影响。

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祅」,有「正」必有「邪」,说「善」必有「祅」, 因为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甚至对错误、恩怨的看法也往往各不相同,当整个社会都来分辨「是非善恶」,而「以直报怨」的时候,「直」「善」就会被有「话语权」的人曲解和利用,因此会压制异端、激化矛盾,分门立派,累积新怨。

同时,道德原则确实能用来「自律」,也确实有利于社会和谐。然而,现实却是「律人」易而「自律」难,责人严而待己宽。批评他人者都会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高地」标榜自己而责人之过,这样的道德评判岂不是埋下了仇怨的种子?

而且,越是面临利害冲突,「以直报怨」就越会延续和加剧仇恨,日常生活如此,国际争端也不例外,历史上的历次「阶级斗争」「党同伐异」,文字狱等等,无一例外地加剧了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歧与冲突。

事实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当以暴易暴、冤冤相报,以直报怨成为常态,那么,不断重复的「历史周期率」就不可避免。侯景、党锢之祸、以色列等等,都是「以直报怨」的典型。

所以毛先生当年告诉黄炎培先生「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当官不是当官老爷,而是做人民公仆,公仆不会跟主人「以直报怨」的,不会生怨,哪里会有冤冤相报的历史周期律呢?(行笔至此,感慨万端)

「以德报怨」是需要资格的,因为它是大道衍生出来的必然原则

有人认为「以德报怨」也有弊端,那就是躲避矛盾,息事宁人,最终会养虎成患。

这是对老子思想主张的不理解所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并非孤零零的一句话,在这句话前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之后是「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就是说是有「无为之治」的圣人,是有「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的圣人,才有资格「报怨以德」,这是「为道」圣人的主动积极决策,而不是消极回避和妥协。

而一个落魄者就没有资格说「以德报怨」,他的生存都成问题,要说他有自信和力量对他人「以德报怨」,那多半是出于无奈。

所以,能够「以德报怨」的只能是大国首领、深孚众望的长者,以及高蹈远举的青年俊杰。

很多人将老子跟孔子比较说:老子代表「阴」「柔」,孔子代表「阳」「刚」,不妥。孔子始终要做一个强者,老子是自知其雄强,而要守住雌柔不恃强凌弱,所以才有「知其雄守其雌」之说,「柔弱」的前提是他自己必须是「雄强」。

所以「以德报怨」是大道哲学衍生出来的必然原则。当然世俗哲学上,普通人在有限的范圈内也可以「以德报怨」,也能化解不少不必要的恩怨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