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钱维军|崇明旧俗——丧事中的特殊做法

2023-12-18国风

钱维军 土生土长的崇明人,老家港西镇八字桥河。1984年离岛就读于上海,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投稿及咨询请联系本公众号。

崇明旧俗——丧事中的特殊做法

【周礼 •春官•大宗伯】记载: 「以丧礼哀死亡。 」丧礼,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后一件重要的仪式。 崇明人在丧事操办的过程中,必需经过移尸、点引路灯、报丧、沐浴、理发、修剪指甲、更衣、哭丧、烧床柴、戴孝、吊唁、入殓、出殡等繁杂的程序,而其中一些特殊的做法恐怕已少有人记起。

送终老

生老病死是必然规律,自然老死也是一件喜事。所以,在老人病重之后,崇明坊间的习俗是尽量尽快通知不在身边的子女,尤其是儿子或嫡长孙,必须到齐。病人弥留之际儿孙辈都守在床前,听取遗言,直到亲眼目睹亲人去世,俗称「送终」,这是非常圆满的事。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在老人临危之时,不在身边的子女都会放下所有的事物,即便是隔洋过海也要磕头孛跌地赶回家来。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所以「无人送终」成了民间骂人的话,意谓断子绝孙。

瘪帐子

农村蚊虫多,过去的床铺都挂有蚊帐以防蚊虫叮咬。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而帐子眼是数不清的,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所以,在人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要先瘪掉帐子,即把床门前的帐角奞(音同「消」)起来,连同门前的帐子竹头推到里床,为的是防止灵魂在帐子园里逗不出来。

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现今家家户户装上了纱门纱窗,床上已多年不见挂有蚊帐,「瘪帐子」的做法当然也就自行消亡了。

掼饭碗

当人故去之后,就不再食人间烟火了,所以就需要把其生前的饭碗砸掉,崇明人叫「除脱羹饭碗」,与烧会亲羹饭时,从座台过引到总台的「添羹饭碗」相对应。一方面是表示人已经故去,另一方面表示以后只能享用羹饭了。崇明话里有一句「除脱尔羹饭碗」的骂人习惯用语,这句话非常恶毒、刻薄的,其实是咒骂人死了。

杀活鸡

因意外事故或生病住院,凡是非在家里断气的,尸体从冷生地运回家来,为怕有野鬼相随,带回来灾祸,故在进宅前必须杀一只活鸡,放热血驱邪。据说是妖怪最忌讳畜血,一闻到血腥味,妖怪就会恶心得不敢沾边了。遇到半夜三更尸体运送回宅,一时急头找不到活鸡的特殊情况,则采用变通办法,从路口至前头屋门用染红蛋的洋红水泼洒在地上。

我父亲病危时,看向情况不妙,为防不测,预先上镇买了一只活鸡养在家里。后来,我父亲还是在家里断气的,活鸡没有派上用场,最终作为给女儿的八样还礼之一,让我阿姐带了回去。

搁毛凳

毛凳是旧时专门用于搁棺材的凳子,又称「搁棺材凳」。过去有钱人家搞显葬,存尸的棺材在前头屋搁一年或三年的都有,搁棺材的凳就是毛凳。它比一般的凳子要少一个凳横档,毛凳是单横档,日常使用的凳子则为双横档。人死后,揩好身,穿好白色的布衫、裤子,着好鞋袜,既移尸至前头屋,先搁在前头屋的上首,朝南屋为东北墙脚,朝东屋为西北墙脚,头与房屋的朝向相反。此时就要用到毛凳,没有毛凳者,也要把平时用的凳子下面的横档敲掉一档后代替毛凳用。至于毛凳为何要单横档,问过许多老人,但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毛凳,家庭日常可用,但办喜事禁用。

图右为毛凳

铺簾子与眠衣

移尸前,在搁好的两张毛凳上先发好一顶芦头簾子,折叠成多层,长的簾子可折叠为七八层,再铺上眠衣。簾子者,本身是吉利词,谐音恋子或连子,眷恋子孙,子孙连心之谓也。「席子」应了「截子」的谐音,崇明人忌口而称之谓「眠衣」。把「席子」谓「眠衣」,取子孙绵延不绝之意。所以人死后,睡簾子眠衣,那怕大冷天,也都一样。让逝者睡簾子眠衣,估计都是为了讨吉利。

穿戴好寿衣,移尸至前头屋的正中央时,毛凳上搁的是前头屋前门板,再铺眠衣。

探门板

从前头屋的上首移尸至前头屋的正中央(逝者头部正对前二架,头与房屋的朝向一致)之前,要探前头屋的大门,用以搁尸。探门板有讲究,需严格遵守,否则会引发争端。一般是探上首门,但死者的父辈、祖辈中如果还有人健在,那就只能探下首门。故幼辈死后,探大门时应征询长辈意见,有长辈要把上首门留给自己,也有的长辈比较大度,愿意让晚辈躺上首门。

现如今大多数人家已翻建成洋房、别墅,客堂间安装的是气派的防盗门,门是探不下来的。一些有经纬的人家仍把以前的前头屋的大门板单独保留了起来,以备百年之用。但也有可能是枉费心思了,因为随着殡葬行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停尸期间采用冰柜来降温防腐,客观上也用不到门板了。

搭厂

厂,指用毛竹、芦头簾子临时搭建的简易棚舍,也称簾子厂。人死后,在烧床柴当天的午前必须搭好厂。按照死者不同年龄使用簾子,三、五、七、九顶不等,只用单数,不用双数,九顶簾子为最年长者用,年少者一般只用三顶。这种只用簾子而不用其它物品替代搭厂的做法,实质也取意眷恋子孙的寓意,不然很难解释。而死者出殡时,把搭厂的簾子挑开一角,不全部拆除,等会亲羹饭烧好后才拆除。这些做法,实质也维系了前面的说法。

牚镜子

给死者穿好衣裳,移至前头屋正中后,会在死者的胸口牚一面镜子。在宗教中,遗体被视为神圣的,而镜子则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物品。因此,在遗体上放置镜子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仪式,目的是让家人精心守灵,不要懈怠,可以向死者的灵魂传达信息,并祈求死者来生幸福。镜子也被认为有祛除黑暗、镇妖伏魔的作用,可以确保死者安息。

座台摆祭品

死者被移至前头屋正中后,即头前设置一张座台,座台上摆放牌位、香烛祭品和供品。摆放供品有讲究,摆放者必须是单撇子人(丧偶的妇女),且须为外姓媳妇;供品五只盆子,一盆放三只饭圆子,一盆豆腐小菜,一盆小吃糖,一盆糕点(云片糕或饼干),一盆水果(三只苹果或五只香蕉)。祭品的盆子须单数,每只盆子里的物品也须是单数。

看夜

守灵,须臾是不可断人,丧家有诸多的事物需要处理,特别是晚饭之后要商议、支分第二天的事情,因此亲朋好友会留下来,边方邻舍在自家吃好了晚饭,主动上门,过来坐一歇,这在崇明就叫做「看夜」,与到尚未断气之人的床前坐一歇、聊聊天的「陪夜」有所不同。「看夜」人,或三五一群闲聊,或凑成一桌玩纸牌。半夜时分,丧家要烧小夜晚招待「看夜」人。过去经济条件有限,一般人手一碗面条,浇头也是有限的单一品种,榨菜肉丝、茭白肉丝算是上上品了,现在则是有酒有菜,面条、点心不拘。

吃过了小夜饭,「看夜」人一般自行离去,各自回家休息。只有阿侄男女、外甥男女等至亲,才会守灵至天亮。

掼火盆

人去世以后,他们的子女都会为了纪念烧一些纸钱,不过这些纸钱并不是直接放在地上,而是放在瓦罐或陶罐里,崇明人称之为 「火络盆」。 在入殓或出殡前,抬起灵柩时由长子掼碎这个「火络盆」,这是葬礼中重要的风俗。 若无长子,则由长孙操作,若无长子长孙则由次子操作,若家里没有后人,则由家族的侄子或女婿代替。 掼火盆是一项严格的丧葬习俗,盆子在起杠时由长子掼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子没掼碎忌掼第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掼碎火络盆,寓意着「岁岁(碎碎)平安」,既是对「孝子」身份的确认,也是「孝道文化」的体现,希望生者要节哀顺变,好好过完余生。

传说,人在转世轮回的过程中,要对前世的记忆清空,也就是得喝奈何桥上的孟婆汤。只有喝了孟婆汤之后,才会轮回转世,如果不喝孟婆汤,就还是孤魂野鬼。所以,根据这个传说,人们就意识到需要给自己故去的亲人,准备一个盆,来盛孟婆汤。好让他(她)忘掉今生的记忆,进入轮回转世,才有了掼火络盆的习俗。人们认为死去的人会到阴曹地府去喝孟婆汤,但是他们没有用来盛汤的器具,就需要把家里的盆摔碎。被摔碎的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讲究,那就是活着的人不希望逝去者把自己忘记,于是就想让他们在喝孟婆汤的时候能少喝一点,所以很多被掼的盆其实都是有缝隙或洞的,而火络盆正符合要求。

现如今烧纸钱的已不再是火络盆,用大的坏铁镬子,或以半个对半锯开的柏油桶再钻无数的小孔作替代,况且实行的是火葬,所以把逝者抬上火葬车时,掼的已不是「火络盆」,而是逝者胸口上牚的那面镜子。土葬时,镜子和梳子则是放进棺材的随葬品。

甩枕头

出殡入葬时,灵柩一抬出前头屋,邻舍相帮把搭厂的簾子挑开一角之后,由长子或长孙把死者的枕头甩到前头屋门前的房顶上。一种说法是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灵魂离开身体,开始新的旅程。据传,是说这个人上天了,而不是下了地狱。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寄托哀思、缓解悲伤的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追忆与怀念之情。或许,「甩枕头」是一种情感宣泄的行为艺术化方式,其背后蕴含着人们对生命消逝的理解和对死亡的认识。

到了烧「三七」的那一天,则要把屋顶上的枕头顶下来,在焚烧祭品时一起烧掉。烧枕头,赋予了「担心亡灵再回来而断其后路」的意义。意思是,你既然走了,就别再回来了。再回来,也没你吃的,没你睡的了。

扫堂屋

死者出门后,清扫前头屋的地面。必须要用新扫箒,一般先由本家的主妇执扫,朝里划三扫帚,意为扫除晦气。然后由两名队里的外姓人家的媳妇(父母圆全者忌讳),从四周朝中间扫,清除掉铺化堂的稻柴、芦头等杂物。

叫黄昏五更

断七前的黄昏、五更,亲男女要到座台前叫一声,哭一场,化三串草锭。黄昏时分的,称「叫黄昏」;天亮前的,称「叫五更」。如同生前一样,黄昏五更亲男女要孝事父母,也许是在为下一代做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

各地的丧葬习俗尽管有很大的不同,做法不一,而且有些说法是完全颠倒的,在此为吉,在彼则为凶,难以评判对错,但是总的说来,无非是要表达这样一个共同的意愿:愿逝者一路升天,无病无灾无难;亲人对逝者无尽的追思和怀念;祈求逝者佑助后人。

往期回顾:

钱维军|崇明旧俗——搨灶墨

钱维军|崇明旧俗——保存胎瓶

钱维军 | 崇明旧俗——报丧

钱维军 | 崇明旧俗——抬饭

钱维军|崇明旧俗——压胎

钱维军|崇明旧俗——做期过

钱维军|崇明旧俗——买卖婚姻

钱维军|崇明旧俗——冲喜

钱维军|崇明旧俗——拔亲

钱维军|崇明旧俗——吃小喜酒

钱维军|崇明旧俗——攀阴亲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心语编委会

主 编:陆安心

副主编:施炳刚

视 觉:沈雯逸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及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Copyright © 2014 - 2023 心语文化

分享

收藏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