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苏轼人生最后一首诗【观潮】首尾相同极具禅意,道尽人生三种境界

2024-07-08国风

苏轼临终之前写下的最后一首诗【观潮】,全诗言简意赅,富含哲理,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道尽人生的真谛!让我们一同来读一读 。

观潮

苏轼〔宋代〕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就会辜负此生,遗憾终身。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钱塘江潮,反而觉得没什么新奇。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而已。

正如我们的人生,得不到的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盼,然后就想方设法地去追求和实现,一旦得到和拥有之后,反倒觉得很平常。这首诗颇富禅意,反映出人生追求真理的三个历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表达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是难得一见的美景。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

这个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家心中所想的和所看到的是同一种风景。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由于一直惦记着「庐山烟雨」和「浙江潮」,心中便会产生执念,未曾到过见过,便觉得心中有万千遗憾,无法消除,然后就想方设法地去追求和实现。

这个阶段,带着执念再看风景,看山已不再是山,看水也不再是水了,看的是执念而并非风景了,即使身在美景之中,也失去了欣赏山水的初心。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然而一旦亲眼所见,身临其境,得到和拥有之后,反倒觉得很平常。

此时,再放眼看去,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

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恍然看清自己的妄念,感觉自己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有着些许的可笑,产生了「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备注:创作背景

某日,苏轼到了庐山,名山大川,气象万千。是日,苏轼和几个朋友一起,登山访寺。走近一座山寺,只见亭阁灵秀,树木蓊郁,粉墙雪白,一个老僧迎了出来。「请问施主,是东坡居士吗?久仰,久仰。老僧已在此恭候多日,请施主为我寺,赐下墨宝。」苏轼接过小僧所奉笔墨,未加思索,就着粉墙,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