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南方小土豆 别光盯着冻梨,冻白菜也老好吃了!

2024-01-09国风

最近,滨子为了南方小土豆

把东北冻货界的「扛把子」冻梨都摆盘了

那么,除了冻梨

冻货的「初代网红」冻白菜不值得回味一下子?

就那个齐刷刷地躺满小区楼道「半壁江山」

不抱走几棵就「赶脚」冬天不完整

甚至连博物馆,也爱好囤点儿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一棵博物馆囤的冻白菜」

什么?这件文物竟然是一棵「冻白菜」

这件文物叫「翡翠蝈蝈白菜」

乍一听,有肉有菜的挺像菜名

其实是天津博物馆一件珍稀的俏色作品

(玉匠运用一块玉石材料上天然色彩的差异巧妙地表现出动植物形体不同颜色的特征,这种雕琢手法即所谓「俏色」。)

△多角度的「翡翠蝈蝈白菜」 天津博物馆藏

翠玉白菜,是翡翠雕刻中的常见题材

白菜的谐音为「百财」

又有「清白」之意

深受王公贵族的青睐和民间百姓的喜爱

△1.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青玉白菜花插 故宫博物院藏;3.近代象牙雕蝈蝈白菜 天津博物馆藏;4.青玉白菜花插 故宫博物院藏

不同于以上的「白菜家族」

这棵白菜自带北方血统

十分「撞脸」咱们常见的受冻白菜

你以为是工匠的水平有限?

其实恰恰妙不可言

整件翠玉的原料由白、绿、黄三种颜色构成

在雕刻时不但没有回避黄色的翠质

反而将其保留在菜帮上

敞亮儿地展示白菜加了「霜冻」的滤镜质感

(白菜的清甜由体内的多糖类物质所致,霜打后这类物质被分解成单糖或二糖,因此冬日的白菜更加甘甜。)

于是「冻白菜」的绰号就叫响了

这棵白菜还没打农药

一对叫「多子多孙」的圆腹蝈蝈

和一只叫「家财兴旺」的回首螳螂

好像在边爬边啃食菜叶

画面妙趣横生

白菜原来不叫「白菜」

「不是别的吃不起,而是白菜更有性价比」

尽管现在各类蔬菜应有尽有

但是白菜的温润甘甜

却古今相通、最抚人心

△桃形小陶罐(内装白菜籽)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大白菜原产于中国

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中的一个陶罐里

发现了炭化的白菜籽

说明我国在距今6000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就已经种植白菜了

白菜在古时被称为「菘」(sōng)

【诗经·谷风】中记载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其中,「葑」(fēng)是白菜的前身

到秦汉时期,发展分化为菘菜

南朝道教学者、医药学家陶弘景在【证类本草】卷二十七中记述

菜中有菘,最为常食,性和利人,无余逆忤,今人多食。

最终,关于「菘」和「白菜」的名称关系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陆佃(陆游的祖父)【埤雅】给出明确说法

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菘」字本身也包含了对白菜「有松之操」的褒赞

宋代,白菜正式得名

也有学者认为,白菜俗称始于元代

没人能拒绝得了白菜!看他们有多爱

高级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

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粉丝

一起把白菜夸上了天

「是个王者」

据不完全统计

艺术巨匠齐白石画了逾百件以白菜为题材的作品

△从左至右:齐白石【白菜萝卜条】齐白石【菜蔬轴】齐白石【白菜轴】 天津博物馆藏

其中在下图中题道

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

直接将白菜封王

△【花卉蔬果翎毛册】二十九开之二十六 来源:【荣宝斋珍藏绘画题跋·齐白石】

此外,他还欣赏白菜安贫乐道、操守自持的文化寓意

以表达修身处世之道

「比肉还香」

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

作为北宋第一吃货的苏东坡

他在【雨后行菜圃】中把白菜的味美

上升到与羊羔、熊掌相媲美的高度

不知和东坡肉比起来,到底谁更香一筹?

「特别百搭」

众口难调这四个字和白菜无缘

无论东南西北、男女老幼

白菜能融入各种菜系 毫不「隔路」

可荤可素、可甜可咸、可蒸可煮……

「白菜可做百菜」这句「名言」真不是夸张

人间滋味美不过「家常」二字

今天正值小寒节气

不如就咕嘟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菜

一口下肚,感觉很对

概括俩字:踏实!

来源丨央视新闻

编辑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