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不朽的诗篇,从杜甫诗歌中,看唐王朝在安史之乱时的极限征兵动员

2024-07-04国风

不朽的诗篇,从杜甫诗歌中看唐王朝在安史之乱时的极限征兵动员。历史注定要被铭记,不仅因为它塑造了现在,更因为它蕴藏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生体验。杜甫的诗就如一面透明的镜子,展现了盛唐在安史之乱期间国力濒临崩溃的惨淡景象。通过他的笔墨,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年代,目睹乱世之下朝廷为了平叛不得不动员成年男子、新婚男人、老人和孩子参战的壮烈场面。

唐朝开元盛世,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年代。杜甫诗人就活跃在这个时期,见证了国家从强盛到衰弱的剧烈变迁,所以他的诗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一种刻骨铭心的忧国忧民情怀。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横行无忌,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朝廷几乎陷入了全面的军事失利和人力物力的渴缺困境。

别看杜甫当时只是个普通的文官,可他的眼光往往比一般人敏锐得多。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当时唐朝政府为了征兵平叛而展开的那些极端行为。比如说他写道"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啊?""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中男就是指那些未达成年的小伙子,而"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句更是写实了一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家中已经有人为国捐躯的老人家,竟然还要被征召参战!

这可真够那啥的,天理难容啊!不过唐廷也是万般无奈,毕竟叛军武力太猛了,光靠那点剩余兵力根本奈何不了。邺城这一仗打得稀里哗啦,全军覆没,唐朝万余精锐之师尽数输掉,战马仅存三千匹,各种辎重武器更是所剩无几。可谓是元气大伤,好不容易在洛阳苦苦凑集的人马物资就这样子打了水漂。这下可把皇帝吓坏了,他怎么能坐视叛军渐渐蚕食了整个中原大地呢?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凑足人手重新反扑,哪怕是临时征召那些未成年和老年的非现役人群也在所不惜。

按理说,朝廷是有一整套完整的征兵制度的,规定了各种家庭条件下谁该服役谁不该服役。可是在安史之乱这种极端环境下,统统也扔到九霄云外去了。杜甫的诗作里就透露出了这种制度性征兵的全面瓦解。大意是说,连独子家庭、孤寡老人家里的男丁都得被征召,根本无视之前那些明文规定。简直是人仰马翻的疯狂做法!

气氛有多紧张?连杜甫这位诗人本身也差点儿被卷入这场狂风骤雨般的大军征集中。好在他曾经做过低级文官,最后勉强幸免于难。不过受此刺激,这位诗仙顿时激情泉涌,一口气便吟咏出了那篇名篇【石壕吏】:"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描写了朝廷连城池的防御工事都挖不深,马夫牧工的负担也很轻了,只为集中人力征集壮丁,以复仇雪恨。想当年么,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内心该有多忧国啊!

好在唐代人口基数大,当年全国总人口在七八千万上下,仅中原地区就有五六千万。即便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数量惊人,朝廷账面上也还有将近八百万的男丁可以征调。要知道,按照唐代不实行计划生育的生育习俗,每个家庭都是红旗不倒彩灯不熄的,所以青壮年人口占比相当高。再加上临时调低征兵年龄线,平叛大军的人力有了一定基础。

唐朝把征兵工作主要集中在当时尚在控制之下的关内、陇右、山南等几个重点区域,号召青春年华的小伙子们踊跃参军。同时河北、河南等地方由于长期沦为前线,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并未大规模征召。而南方作为唐朝的经济命脉,则主要承担了大量的财赋调拨,给前线输送粮草军需品。唐王朝的平叛大业,总算是依靠着这种南北呼应、辽阔腹地的作战格局,才得以在大起大落中渐见起色。

所谓民族兴衰,盛世不常。唐朝也不例外。从杜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史之乱时期唐王朝曾一度濒临解体的危险境地。为了国家的生死存亡,朝廷不得不拉上所有一切可以征召的男丁参加这场平叛运动,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无一幸免,就连那些家中已有阵亡者的老人家也被卷入这场浩劫之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随处可见,正如杜甫所歌咏的"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幸亏唐初期人口基数雄厚,朝廷最终还是通过这种极端方式凑足了平叛所需的人马,否则恐怕就真的要家门洞开了。安史之乱给唐王朝上了一课,从此朝野上下反思武备城防、储蓄国力的重要性,才有了后世"富国强兵"的思想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