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别和父母争辩,永远没有赢家,只会折磨自己

2024-07-16国风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个帘子。

【道德经】曰: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所谓天道,就是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效法自然天地我们才能更好地自处、乃至与人相处、与世界同行。

人生在世,学会不争,才能与天道契合,才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不与父母争论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父母长辈们常说,他们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其实就是人生阅历比我们丰富,见过的世面也比我们多得多。别总想着另起炉灶,和前辈分庭抗礼,人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每一代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活法,前人担心后人冒失激进,后人嫌弃前人墨守成规。但其实,「告诸往,而知来者」,只有懂得了父母长辈的苦心,才能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自己的路。父母面前,即使不能理解,也要懂得尊重。

父母和自己是两代人,谁也不能改变谁。与其辩论争吵,不如学会闭嘴。

家庭是港湾,不是战场。

戒掉自己可以改变父母的期待,家庭就会和谐很多。

01 爱是情感,不是规则。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告诉父母不要吃隔夜菜、扔掉坏水果,可他们嘴上答应,节俭习惯他们行动上还是照旧。这种时候,讲道理似乎效果不佳,有人选择少买避免浪费,有人则选择不再争论。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观念和习惯的差异是岁月的产物。正如有人所说:「别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

杜素娟教授曾试图改变父母的古板思想,结果却导致关系僵化。后来,她改变了与父母相处的模式,不再争辩,而是倾听和尊重。这样,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在家庭中,爱意味着理解和包容。不执着于改变父母,从他们的角度思考,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家,因理解而温馨;爱,在包容中深沉。让我们用爱去化解矛盾,让家庭充满温暖与和谐。

02 孝是包容,不是争辩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才是孝?

孔子回答他,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脸色始终保持和颜悦色。

敬爱双亲,顺从其愿,这份心意并不苛求,难在那恒常如一的微笑和发自内心的尊敬。

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改革家,也是一个大孝子。

他平日里经常与朋友们在家里相聚,讨论维新改革的事。

然而,家中年迈的老父亲,对儿子和那些朋友的新潮思想无法接受,经常流露出不满情绪,这让梁启超的心里不是滋味。

梁启超明白父亲的心思,却没有和父亲争辩,而是想了个招儿,专门为老爷子打造了一个独立的院子。

让老爷子能安安心心地按照自己的习惯过小日子,不受外界的影响,图个清静。

老爷子眼不见为净,埋怨也就少了很多。

家庭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以爱之名的改变。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会尊重,家庭才能和谐。

可能怕我嫌她烦,这些日子她给我的电话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因为日常生活的琐事,我竟然也想不到打电话给她。

岁月像是一道鸿沟,横亘在我们面前。我不怕自己遭遇什么挫折,对我来说这都是小事,哪怕再难过,总还是能够解决的问题,实在解决不了,还能回家躲几天。可我害怕母亲再长出一根白头发,真的怕,深入骨髓的害怕。

自己以前偶尔写点别人故事,但是真的让我写父母故事时候我有很怕。因为太怕写着写着,就让自己难过起来,也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用词去描述我的母亲。我是说伟大,善良,爱,这些词当然足够描述她,可又觉得这些词像是陈词滥调。或许是因为全天下的母亲,给自己儿女的爱太过于深厚,我们所能描述的不过是大海里的一瓢水而已。

可明明我们接受着这么深沉的爱长大,却还是常常惹她们生气。明明就很想回家,可在家又待不住;明明在飞机上有一万句话想说,真见面了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明明事后想到一些事会很难过,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却还是没耐心。

怎么会这样呢?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无法得到答案。

后来我才想明白,因为母亲给了我们太多的安全感和包容,知道无论如何她都不会真的生气。这种包容和安全感让我们肆无忌惮,让我们忽略她们的感受。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她让我在温柔里长大,才能让我明白温柔的可贵。

当一个人觉得眼前一片灰暗的时候,是因为他不知道回头看。只要你回头看,就知道身后有一盏灯。它永远亮着,永远等你回来,哪怕只是休息片刻,然后让这盏灯亮着的人会告诉你:别怕,往前走吧,家永远在这里。家永远在这里,我永远爱你。

父母的世界,就由他们自己做主,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温柔以对,理解万岁。

给父母一方天地,也是给自己一片宁静。两代人的舒适圈,才会默契相连。

允许父母与自己三观不一致,是最大的教养,也是最顶级的孝顺。

03 家是港湾,不是战场

最近听朋友小贺讲了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

他的爸爸老张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烟盒酒瓶收集者」。老贺出去遛弯时,看到地上的烟盒也会捡起来带回家。在别人眼里,这些可能只是废弃的杂物,但在老张心中,它们都是「宝贝」。

小贺一开始并不理解爸爸的行为,还半开玩笑地说:「爸,咱家又不是‘回收站’,收这么多烟盒酒瓶有啥用,也卖不了钱。」老贺总是笑笑,回答说好。但没过几天,家里的烟盒酒瓶不仅没少,反而更多了。

后来小贺才知道,老贺年轻时就有收集糖纸的习惯。现在年龄大了,他看到各种各样的烟盒酒瓶觉得好看,就想收集起来,也是个念想。小贺逐渐理解了这些烟盒酒瓶的意义,它们不再是简单的物品,而是父亲情感的寄托,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桥梁。

这让我想起了网上的一个问题: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有一条高赞回答说:幸福的家庭都不争对错。的确,亲密爱人如此,兄弟姐妹如此,与父母之间更是如此。

【礼记】中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当我们直截了当地指出父母的「不对」,一定要跟他们辩个对错时,即便我们「赢了」,可能也会换来父母的不悦和沉默。

其实,比起冰冷的道理,父母内心真正渴望的是理解,是温暖的陪伴。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争辩对错的赛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

为人子女,要包容父母,孝顺父母。对父母多一些包容与体谅,多一些理解与关爱,就像小时候他们对待我们那样。别跟父母争对错,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过:「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个帘子。」

我们的父母虽然平凡,但在爱子女上,一定会用尽全力。

人生在世,最不能等的事儿就是孝顺父母。

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理解他们的平凡,去包容他们的「不对」,去倾听他们的内心。

多去肯定他们,多去陪伴他们,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不争对错,家和才能万事兴,现在的我们有一天也会成为年迈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