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孟浩然这首诗,意境悠远,淡淡离愁,读后心有所思

2024-01-28国风

围一炉烟火,捧一卷诗书

01.

古人重情,哪怕只是萍水相逢,亦能说着路上珍重。

正如李白遥寄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或者王维举杯送元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现代人,只是发个朋友圈,完全没有这种仪式感。不会折柳相送,也不会登台高歌,因为大家总是觉得,何必那么矫情,想了就发个视频,不就OK?

情谊在心,当形式大于内容时,即便日思夜念,也是衣不如新。

王昌龄别辛渐时,曾写: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高适遇董庭兰,也曾念: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元稹遭遇贬官,离开长安时,白居易默默地写下了: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人这一生,会遇见很多很多人,有的擦肩而过,有的散落天涯,最后能陪伴自己,并可以称之为知音知己的,总是寥寥。

所以,人要学会惜缘惜人惜福,没有谁有责任一定要对谁好,首先是你值得。

因此今天我们读一首孟浩然孟老夫子的诗。

02.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杜十四:即杜晃,族内排行十四;

荆吴:荆是古代楚国的别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带。吴也是古代国名,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荆吴在诗中泛指江南;

因此这首诗还有一题,为: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具体创作时间不可考,根据诗意推断,当时孟浩然应该已经隐居襄阳,为晚年之作。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荆吴两地紧密相连,皆为水乡,江河纵横,此刻君乘舟远去,江上烟波浩渺,雾气蒙蒙,为人添了许多惆怅;

暮色沉沉天已晚,不知你的孤舟泊在何处,君去以后,我的心也随着你一同到天涯,听着江涛阵阵,这份离愁更浓,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这首送别诗,感情真挚,意境悠远,情景交融,深深体现了不舍和思念之情。

一叶小舟渐行渐远,诗人在江边站到日落,依旧不舍离去,虽然两地相距不远,可是山水重重,思情更甚。

春日别离,本就让人神伤,奈何目送好友远去,却被江烟遮住了双眼,心中的惦念又多了几分。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诗的起句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仿佛在叮嘱老友,一路小心,使人倍感亲切。

江波浩渺,烟雾迷离,友人孤舟远行,想必内心也十分惆怅。

荆吴两地不远,曲水相连,所以诗人此句也有「天涯若比邻」之意,将离愁掩藏在内心,不露半分。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友人乘舟离去以后,诗人才敢将这份愁思吐露,日暮垂晚,猜想友人的小舟已经走出很远,所以后知后觉的感到难过。

原本暂离并不为憾事,两地相距又很近,可是等友人真正离去了,方才倍感孤单。

短短四句诗,却藏着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可是远望江水,自己孤零零站在岸边,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切的不舍,都在「天涯一望」之中。

纵观孟浩然这首诗,情感起伏鲜明,衬之以景,离情漫漫,似乎随着一江春水翻着涟漪,又被层层江雾掩埋。

这不正是相思缱绻的真实写照,内心的波澜百转千回,曲终人不见,天涯人不回。因此我们说,这是一首上佳的诗作。

阅读更多经典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