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王献之书法仅次于王羲之,为何遭到唐太宗抵制?他的字能不能学?

2024-08-09国风

若要说书法界谁的水平,最接近「书圣」王羲之,想必很多人选择他的儿子王献之,虽然王羲之有7个儿子,但真正继承其笔法功力的,只有小儿子王献之,他自幼跟随王羲之学习书法,兼学张芝、钟繇等人,养成深厚的笔法根基。

并且王献之不被父亲的成就束缚,他根据张芝草书的连贯畅快之势,大力弘扬「一笔书」,字字「极草纵之致」,改变王羲之写草书独立排布的情况,笔画连贯畅达、曲折回转,极力彰显豪放畅达之象,如俞焯所言:「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

这种开辟性为唐朝张旭、怀素创造狂草,奠定了基础,从气势层面看,胜过父亲王羲之,因此当年谢安询问王献之,说「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谁的更胜一筹」,王献之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故当胜」,他自认功力超越父亲,袁昂【古今书评】也记载:「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

综合来讲,说他超越王羲之有些夸张,但仅次于王羲之,确实毋庸置疑,可是观察唐代之后的书坛,王献之险些被世人遗忘,鲜少有人临摹他的法帖,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众所周知唐太宗痴迷王羲之的法帖,当年派萧翼智取【兰亭序】真迹,又从民间购买大量的王羲之真迹。

因此唐朝「王书」盛行,天下人皆临摹他的法帖,不过唐太宗痴迷王羲之,却十分抵制王献之,曾批判其字「观其字势,疏瘦隆冬之枯树;观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恶隶」,简单翻译过来,意思是说王献之的字,犹如冬天枯萎的树木,又似饥饿的奴隶,点画缺乏生气,势态单调无力,不值得推崇。

帝王如此发话,朝野自然不敢吹捧他的作品,只能效仿王羲之,而后世看到前人不关注王羲之,又见到唐太宗如此评价,被其言论唬住,自然不敢临摹他的法帖,那么王献之的字到底能不能学呢?答案自然是能学,他的字并非唐太宗说的那般不好,其用笔不重细节,重视艺术气韵,尽显自然本真之美。

因此大家可以临摹他的法帖,以此培养用笔的自如灵活感,为作品赋予神采和艺术气息,预防死板呆滞等问题,而且南梁时期,王献之的作品颇受欢迎,一度把前辈的名气掩盖,陶弘景就曾记载:「比世皆知高尚子敬,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您对王献之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