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两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杀了人,一个救了人,怎么回事?

2024-04-09文化

有同情心的人不少,自以为有同情心的人更多,然而什么是真正的同情心?

茨威格 在小说【心灵的焦灼】 中借书中人物康多尔大夫讲到同情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 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

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色彩,但富有积极精神。 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直到力竭也不歇息。

1

【心灵的焦灼】发表于1938年,是茨威格流亡在外创作的,也是他惟一部长篇小说,离二战仅一年,再四年,茨威格与妻子双双服毒自杀。 战争、杀戮、社会混乱、人性扭曲……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茨威格创作出这样一部关于同情的书。时代变迁,人性依然,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境遇,这皆是一本让大家反思的书。

【心灵的焦灼】可以说皆是好人,却因同情心酿成悲剧。 两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间接杀了人,一个拯救了人。

主人公年轻军官霍夫米勒就是具有第一种同情心的人。霍夫米勒偶遇贵族残疾少女艾蒂丝,艾蒂丝的残疾引发了霍夫米勒的同情心,在一次次交往中,霍夫米勒沉浸于因自己给予的同情而获取别人感激的愉悦中,却不知,艾蒂丝悄悄爱上了他。当知道艾蒂丝爱上他时,非常吃惊,他一直把她当作孩子,当作需要他给予帮助的残疾人。 倘若他此时退出,就不至于把艾蒂丝置于死地,然而,霍夫米勒的同情心导致的优柔寡断,让他继续善意哄骗艾蒂丝,令自己也痛苦不堪。他清楚知道自己不爱艾蒂丝,也不愿为艾蒂丝牺牲自己。

当他收到艾蒂丝写给他火热滚烫的情书时,不敢回信,不去面对现实,所能想到的就是逃跑。只因在部队受到责骂,就想以此为借口,辞掉军职,实则是逃离艾蒂丝。善良的本性又让他不能就这样走掉,忐忑不安向康多尔大夫告别,实则希望康多尔大夫为他指点迷津。

2

康多尔大夫是艾蒂丝的医生,多年来一直尝试各种方法治疗她。当霍夫米勒出于同情心,轻率告诉艾蒂丝的病可治愈,陷入恋爱中的姑娘深信他的话,满怀希望期待新的治疗能让她站起来,以一个健康人的姿态平等获得霍夫米勒的爱。当康多尔大夫知道霍夫米勒将可治愈的消息告诉艾蒂丝时,非常害怕,作为医生,他知道这不是开玩笑的,让病人抱着虚幻的希望。艾蒂丝一家,无论是主人还是仆人,都认为霍夫米勒是艾蒂丝的救星。霍夫米勒也在这一家人对他的感激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甚至还很享受。艾蒂丝的虚弱反衬出他自己的力量,与其说他是来帮助艾蒂丝,莫不如说是来享受这一家人对他的感激。

霍夫米勒后面的行为可以说是在康多尔大夫的影响之下。没有康多尔大夫,霍夫米勒很可能当了逃兵。恰是霍夫米勒想辞去军职逃离艾蒂丝去找康多尔大夫辞行时,看见康多尔大夫的盲眼妻子,康多尔大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同情。

霍夫米勒没想到康多尔大夫住在那样一所简陋的房子里,娶了一位相貌丑陋、盲眼的妻子。他本有机会娶一位教授的女儿,摆脱贫困生活,迎来光明前程,却因同情心娶了盲眼妻子。 盲眼妻子原是康多尔大夫的病人,因为没治好她的盲眼,便同她结了婚。

康多尔大夫劝说霍夫米勒不能只顾自己一走了之,这样等于杀了艾蒂丝,艾蒂丝肯定会活不下去。他请求他再坚持八天,等艾蒂丝去瑞士治病后再想办法抽身。本性善良,优柔寡断的霍夫米勒同意了。 他又来到艾蒂丝身边,艾蒂丝因为没收到回信对他相当冷淡,霍夫米勒想到只有八天也就对她百般依顺、万般忍耐。

艾蒂丝父亲的苦苦哀求、康多尔大夫的一再劝说,艾蒂丝家里好心的佣人,一起对艾蒂丝善意的哄骗,对霍夫米勒的道德绑架,促成了艾蒂丝把结婚戒指套在了霍夫米勒的手上。那一瞬间,霍夫米勒简直被这一家人对他的感恩戴德弄得晕头转向,竟陶醉于自己是天主的妄想中,然而,很快他就被现实击得粉碎。 当艾蒂丝甩下双拐艰难向他走来时,就在她扑向他摔倒那一瞬间,霍夫米勒本能地往后退,而不是上前扶起她,拥抱她,事后也没向她解释,而是再一次逃跑。

他终于认识到:「我不再是天主,只是个渺小卑微的凡人,因为自身的缺点,卑鄙地伤害别人,因为同情心泛滥,扰乱他人心神,将事情破坏得乱七八糟。」 最后的逃跑,把艾蒂丝推向了绝路,她自杀了 。艾蒂丝死后几天,她的父亲也死了。

3

【心灵的焦灼】,可以说是霍夫米勒的同情心酿成的悲剧,然而仅是他一个人的同情心造成的吗?再看另一种同情心——康多尔大夫。

康多尔大夫为了帮助盲人女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大好前程,甘受贫困,将同情转化为爱和责任。他与盲妻是否有爱情并不重要,倘若把这样一个失明的无助女人弃之不顾,无疑会让她走向毁灭,故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拯救她的生命。这种同情心是大爱,已超越了小我,有着基督般的慈悲,一般人很难做到。

康多尔大夫说过:「只做一半的事和只说一半的暗示向来都不是好事;世上所有恶事的罪魁祸首都要归咎于半心半意 。」康多尔大夫的同情心是彻底的。真正的同情心一定是心怀慈悲,超越个人利益,甚至生命,舍小我而成全他人。这种人来到世上,绝不满足于苟活,他们背负着使命,释迦牟尼、基督皆是这样的人。木心说,艺术家是分散的耶稣。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要有慈悲心 ,陀思妥耶夫斯基、哈代、鲁迅、李叔同、木心皆是这样的人。

木心在短篇小说【SOS】中写道一名外科医生在沉船逃命中遇到一位临产的妇人,职业本能让他驻足,旋即投入为产妇接生。生产中,海水不断涌入船舱。孩子终算生下来,海水墙一样倒进来灌满舱房。是医生的同情心让他面临死亡时仍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有耶稣的心才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木心因为有耶稣的心方创造出医生这个角色。 没有国界、种族,无论男女老少,生命高于一切。然而,有了大爱、有了真正的同情心才能爱他人,把他人的生命视同自己的生命。

茨威格

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人物之一—唐吉诃德 也是富有真正同情心的人。虽说他的行为荒唐,但正是在大慈悲心下所为。屠格涅夫讲:「现在哈姆莱特要比堂吉诃德多得多,不过,堂吉诃德还没有绝迹。我们见过这样的人们,如果连这样的人们都绝迹了,那么历史这本书就要永远合上了!」倘若社会上多一点堂吉诃德型、少一点哈姆莱特型的人;或者一个人身上的哈姆莱特型少一点、堂吉诃德型多一点,是否也可推动社会的进步?

4

这些大同情心之人除了伟人、少数天才、艺术家 , 活在文学作品之中的人,现实生活中似乎难以找到。

现实生活中更多心灵的焦灼的人,也如霍夫米勒一样看到他人受苦、蒙难心生怜悯,也想帮助他人,也采取了行动,然而只有开始没有结尾。 我们多数人的同情心是建立在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失的前提下,一旦发现因同情心所采取的行动影响到自身,便会立即退出,而置对方不顾。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同情往往是起于一种情绪,而不是用心去感受。霍夫米勒最初对艾蒂丝的同情就是起于一种情绪,在情绪的推动下,他买花去看她,随着看望的次数增多,他在凯柯斯法瓦一家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他区区一个穷当兵的,如果没有过来喝茶,这个富丽堂皇的城堡就要乱成一团,还要派司机到处打探,看是什么事耽误了他去陪艾蒂丝。不过,除了享受权力,霍夫米勒还发觉,同情之感也令他受益 。这种感情令他感到了高尚,一种新的境界。这恰是他一次又一次被同情心绑架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因自己的同情心帮助他人后却得不到对方的感激,通常情况下会终止继续施予,甚至会抱怨对方不懂知恩图报;而能立即得到对方感激,会心生喜悦,有可能继续施展同情心,却不知应该走到哪一步。

给予对方未准备好接收的东西,不仅会给施予者,还会给接受者造成不堪的后果。

俗语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也如康多尔大夫告诫霍夫米勒:「一个成熟的人插手干预事情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决定自己要走到何种地步,而不是随便玩弄他人的感情! 我承认您出于纯正高尚的动机,才把这些人哄得晕头转向。但是在这个世上,不会问您是态度冷硬还是个性迟疑,而是取决于最后究竟成功了还是搞砸了。」

艾蒂丝的死可以说是霍夫米勒间接造成。倘若霍夫米勒早一点觉悟离开艾蒂丝,艾蒂丝虽痛苦却不至于寻短见;倘若霍夫米勒不那样优柔寡断,不听康多尔大夫的劝阻,艾蒂丝也不会死。然而,善良的人往往如此,易受环境影响,不懂拒绝,为难自己,也害了他人。恰如霍夫米勒所说,「我生平第一次明白,世上最恶劣的坏事不是邪恶与残酷造成的,而是应该归罪于软弱。」

艾蒂丝的死,可以说是一群好心人酿成的悲剧。 艾蒂丝自私、骄奢、专横,不是所有残疾人都会这样,艾蒂丝也是被她父亲惯成这样,家里的佣人更不用说,大家皆同情她。最后,霍夫米勒听从康多尔大夫的劝告,也是在康多尔大夫的影响下,决定牺牲自己成全艾蒂丝,却还是晚了,这既是茨威格的有意安排,也符合故事的逻辑。倘若霍夫米勒娶了艾蒂丝,也是一个悲剧,霍夫米勒痛苦,艾蒂丝也会痛苦。人的欲望无止境。关键是霍夫米勒内心根本未准备好,只有当内心没什么需要满足时,慈悲、真正的同情心才是有可能的,他只是根据需要行动。

我们多数人的同情心小到给灾区捐款、捐物,给乞丐布施,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大到做慈善事业。然而,长期投入到慈善事业中,非多数人能坚持。

我们常常为对他人的不幸洒下同情之泪,为自己的善行感动,庆幸那不是自己的,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多数人的同情心往往是免洗的,少有像霍夫米勒那样。因同情心而步入婚姻不是没有,幸福的却极少。没有爱情的婚姻很多,因同情而结婚的很少。大慈大悲大爱,不是天生的,需靠一点一点修炼、不断领悟。倘若让同情心泛滥,恰如霍夫米勒的悔恨:「真正的关心是不可能像电路开关一样随意插上拔下的; 凡是关心别人命运的人,一定要失掉一些自己的自由。」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没有这样的修为,同情心只能停留在表面。

5

加缪说,优秀的小说都是哲理小说,显然,【心灵的焦灼】就是。茨威格为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写这部关于同情的小说?

任何人皆无法逃离他的时代,茨威格也不例外。这个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长大的犹太人,出身贵族,受过很好的教育,天资聪慧的他恨不能活在艺术中。然而,战争爆发,理想幻灭,唯有在书写不断消失的昨日世界中获取些许慰藉,却再也回不去了。

时年60岁的他,虽与妻子逃到巴西,远离战火,但他的肉体与精神家园皆毁于战火。不知何时停战,可以说,他死于绝望。1942年,茨威格与妻子在流亡中自杀了,永远活在昨日的世界。茨威格在遗书中写道:「我的母语世界已经沉沦,我的精神家园欧洲亦已自取灭亡。 」

战争、杀戮、人性泯灭,热爱和平的茨威格、作为作家的茨威格只能拿起笔反抗。那些沉浸于战争的狂热分子,他们的同情心哪里去了?他们生来就没有同情心吗?人们被时代的巨浪推到战争中,依然有不少有良知的人在呐喊,他们具有同情心,但像康多尔大夫这样富有彻底同情心的人还是很少。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安稳需要这样的人,抑或,茨威格写【心灵的焦灼】是对富有彻底同情心的呼喊、渴盼,而不是同情怯懦感伤。

时代在变,人性未变,无论哪个时代皆会有战争,今天依然。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 中说,「战争是和平,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 。」没有永远的战争,犹如没有永远的和平。无论哪种境遇下,时代皆需要富有彻底同情心的人,而不是心灵的焦灼。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为「 脑动读书 」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界先进多多批评指正。

[网图侵删]

作者简介:随风似水,文学艺术爱好者,现居北京。喜爱阅读、写作、旅行。专注散文、小说、诗歌、书评、影评写作,坚持写作十余年,秉持纯文学创作。穿过岁月的光与影,用文字记录生命中最美、最难忘的画面,也记录当下每一个感动的瞬间,让文字寻回已消逝和正在消逝的人与物。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原来人们读书竟是为了这个?还在迷茫困惑,荐读【夜莺书店】

泰戈尔:亚洲第一位诺奖获得者,是因为他翻译了自己这部作品

阿加莎:母亲离世后,本够悲痛,想不到丈夫也同时出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