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为什么说俄罗斯人比中国人对西夏历史文化的研究更深入更细致?

2024-06-29文化

为什么说俄罗斯人比中国人对西夏历史文化的研究更深入更细致?

中国学者如果想要在研究西夏历史学方面有所成就,最好要懂俄语才行?为什么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以及圣彼得堡冬宫被称为研究西夏历史的最高殿堂?

视频中展现的就是俄罗斯大学教授们在用俄语教学生们学习西夏文字的现场画面。

甚至现代第一本西夏语词典都是由苏联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尼古拉·聂甫斯基编纂而成的,他还推测出了部分西夏文语法助词的作用,为复活古西夏文字做出了最关键性的贡献。

尼古拉·聂甫斯基(左一)

造成这种诡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原因是:现如今留存于世的绝大部分西夏文物都被保存在圣彼得堡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以及冬宫博物馆。

这些文物基本都来自于我国内蒙古西部的黑城遗址。黑城遗址是西夏考古的独苗,是唯一被成功保存到近代的西夏文明遗址,对研究西夏的历史文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可惜的是这么一座文物宝库,最后没有落在中国历史学家手里,反而一路畅通无阻被挖空掏尽,全部被搬到了俄罗斯,比搬莫高窟搬得还彻底。

彼得·科兹洛夫

晚清时代的朝廷愚昧无知,对各国探险队不加限制,没有丝毫的文物保护意识。1907年10月,沙俄探险家彼得·科兹洛夫在沙俄皇家地理学会的支持下,开启了他的第六次中部亚洲探险活动。

1908年3月19日,科兹洛夫流窜到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河下游,偶然发现了西夏古城黑城遗址,在那里挖到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就包括古代西夏语与汉语互译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有了这本词典俄国人聂甫斯基才能轻易编篡出现代俄罗斯人能看懂的西夏语词典,从而轻易读懂西夏文献。

然而当时的科兹洛夫并不清楚自己挖到的文物意义到底有多重大,他按流程托人把这批文物运回圣彼得堡后,就继续按原计划向我国南方地区流窜。

1908年12月7日,科兹洛夫走到青海省贵德县时收到了圣彼得堡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来信。信中高度评价了他在黑城遗址发现的文物价值,认为他发现了西夏古国的文明遗址,命令他放弃原定的四川西北部探险考察计划,不惜一切代价,不要吝惜费用地返回戈壁沙漠对黑城遗址进行二次发掘,

西夏文

收到信后,科兹洛夫离开青海北上,于1909年5月22日带着11峰骆驼返回了内蒙古黑水遗址,这一次他把遗址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犁了个遍,掘地三尺挖开了城西380米处的一座佛塔,在里面发现了大量手稿、书籍、卷轴、铜佛像、木雕等绝世文物。搜刮一空后,科兹洛夫满载文物率领驼队畅通无阻地回到了沙俄。

之后闻到味的其他各国探险队也纷至沓来,把黑城遗址又犁了一遍,黑城遗址内所有有价值的文物几乎一个不剩,只给中国人留下了一堆残垣断壁。

第二点原因是,蒙古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与西夏打出了深仇大恨,蒙古灭亡西夏后,不仅罕见的杀降,处决了前来投降的最后一位西夏皇帝李睍,还对西夏人采取了大灭绝措施,洗劫摧毁了西夏的王宫和王陵等建筑物。

更要命的是蒙古人有意抹掉西夏的历史,他们给宋金辽都修了史,却唯独没有给西夏修史。导致明朝以后西夏语失传,无人能懂。而且后世的中国历史学家们想要了解西夏历史,很难找到参考文物,只能通过宋金辽元等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去了解和猜测西夏的历史和文化。而俄罗斯人则可以借助西夏语词典大规模地阅读西夏的一手文献资料,用俄语写出大量研究成果。

不过也不用着急,近年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地不断深入,我国历史学家们借助自身精通古汉语的优势,对西夏历史的研究也在迅速迎头赶上,逐渐在西夏历史学研究中占据起了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