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庞辉|遇见——杰米·摩根的中西方艺术相遇点

2024-06-18文化

□ 庞辉

杭州,在南宋大内故址的赛丽美术馆,【The Momentary Architecture of Being】(瞬息万象)展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作者是旅美英国画家杰米·摩根。

杰米·摩根 孙爱薇 摄

「瞬息」之瞬,目旁,是瞥观;息是鼻旁,是呼吸。40年前,赵无极来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讲学,提出画面要能呼吸,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重新阐释气韵生动,带来的深度思考就是气韵生动可以在纯西洋媒材中实现而且无主题变奏。赛丽美术馆展出40幅摩根的画作,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考——来自一位西方画家的独特视角。

作者2023年在「杰米·摩根艺术研讨会」上发言

意象地理学:寻求相遇点

杰米·摩根1956年出生于英国剑桥,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中国老子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74年至1977年,他在牛津大学拉斯金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对中国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始练习太极拳,并深受宋代绘画和中国山水画传统的感染。1979年至1982年在英国皇家学院攻读研究生期间,摩根接触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风,萌生了将中国山水画与欧美17至19世纪风景画相结合的想法。1983年,摩根前往旧金山艺术学院深造,1989年后长期任教于母校。

1997年摩根(后)与任敏教授在中央美院

摩根提到,威尔士山区农场的童年经历是他与自然和景观深厚联系的起源。然而,他独特的倒置风景、出人意料的块面和调和又冲撞的色彩运用,似乎得益于他的另一爱好——特技飞行。他曾被一位特技飞行员带着进行了一次飞越内华达山脉的飞行,体验了一系列的特技动作,使他对那片风景有了一种高度戏剧性的触动,觉得像是一种三维立体派。当他看着地平线和颠倒的风景,从重力中解放的物体动态悬浮在空间中,而不是混凝土黏附在大地上,他的艺术灵感萌生了。之后,摩根经常驾驶双翼飞机在内华达山脉上空翻滚,称之为「终极立体主义体验」。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副馆长徐心如评价道:「摩根的画面有着强烈的叙述性意味,充满矛盾。他让我们看到宋画的严谨、庄严和理性,同时又感受到其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他用亚克力油料在画布上,以大块面组合来探索东方水墨的艺境,积力50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灿烂可观亦可游,我们深为钦佩和惊喜。」

杰米·摩根谈到,西方画作由于宗教影响,常以祈祷作为绘画的主题。当他看着传统中国山水画作时,则感受到以灵魂链接风景的感动。他说:「我意识到中国山水画往往不是那么‘祈祷’,而是对他们与宇宙能量的联系的一种精神实现,仿佛我在风景中时,我感觉到与之相连。」摩根同时提到在西方艺术中,也能感受到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子,「中国艺术家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感受的。我想到了莫奈和特纳这两位伟大的法国画家,对我来说,他们的思想几乎就是道家或佛教思想,他们实际上创造出了美丽的雾气、动感的太阳光、水和山脉、冰和水平线,把世界融化成可见的能量」。

杰米·摩根作品

在绘画技法方面,摩根赞叹宣纸的渲染效果,能够通过纸张的上下层面进行创作,「在西方绘画时,我们使用纸张的表面来构造绘图。但在中国,我看着一位艺术家制作他的一幅画,当他将墨水放在纸上时,他进入了空间,我意识到那是空间中的能量,而不是表面上的标记」。因此,摩根选择使用丙烯颜料,因为丙烯颜料具有更像墨水的流动性,「我不想创作模仿中国画的作品,因为我太尊重它了」。

最后,摩根谈到中西方艺术的交汇,「我试图找到一种方式,可以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创建一个相遇点,感受到中国画的感知和西方艺术家的感知之间的相遇点,跨越两种文化的界线」。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作,传达东西方艺术的精髓,创造跨越文化界线

的相遇点。

隧道两头打:气的思想

「气」从本源上讲就是「阴阳」和合的矛盾统一体。二者为一,相互作用和转换。在摩根的作品中,很难清晰地看到师承,但美术史上的许多大师和作品对他产生过深远影响。当他在大学期间看到中国宋代绘画大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时,他立刻感到自己对风景的感知将永远改变。他看到了阴阳转换的力量,并得出一个结论:对于绘画,时间和空间一样重要。旧金山艺术学院教授弗雷德·马丁生前曾这样评价摩根的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风景画,却没有继承以前伟大风景画家的任何元素,有痕迹,但没有明显的影响,没有可以轻松识别的前辈。艺术从哪里来?有时来自超越。超越有时创造风景,有时会创造杰米·摩根的画。」

杰米·摩根作品

在老朋友任敏教授的陪同下,摩根在过去35年中定期访问中国。他们不遗余力地探索中国山水艺术。中国艺术家会走进山水,不像西方艺术家们在画室里画,他们带着身心去与能量互动,然后回到工作室开始制作图像。这种体验与道的共鸣是一种连接到神秘存在状态的形式,是对自然和宇宙能量的深刻感知。2002年,摩根前往喜马拉雅山,从尼泊尔那边近距离看珠穆朗玛峰。那次旅行改变了他的生活。在大约18000英尺的高度,他感到非常接近天堂或纯洁的感觉,空气很纯净。他意识到,一切都很好,时间变得永恒,空间变得无限,这种感动是他希望注入到画作中的核心。

摩根虽然是地道的西方人,但他的作品展现了使用西方颜料、画布、色彩来表达东方题材,用西方技法表现东方意境的独特风格。他用光和色彩表达大自然的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光和云等自然景观,气韵如真似幻,抽象造型与大自然的具体形象完美结合,灵动新颖。他的画作深厚凝重,浪漫奔放,气势磅礴,变化无穷,绚烂斑驳的色域为底,疾风骤雨般的墨色飞临其上,两者交相辉映,水乳交融,渲染、重叠、泼洒、沉渍、流动,营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他在创作中,聚焦于大地与天空的瞬间、瞬息、一刹那表现,灵感来自梦境和梦游,让观者在作品中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的独立存在,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感知,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共融的观感,让观众在作品中感受到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杰米·摩根作品

摩根谈到绘画时,他并没有特定的意图。他喜欢在作画时播放音乐,或者观看一部能让他进入某种心态的电影。他在原始帆布或细布上使用丙烯媒材,然后用墨将它们染色,再让图像显影。他对将自发性和即兴创作作为发展图像的方式很感兴趣。他认为我们只知道两个现实,一个在我们周围,一个在我们内部。第一个现实是宇宙,第二个是性灵的生命。从第一到第二现实的交流受到感官和信息记录的影响,而从第二到第一现实的交流是通过行动进行的,这些行动使我们能够将力量投射到外部世界并观察后果。

尽管这两个现实被如此紧密地拉扯在一起,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差距。我们周围的事物在空间中展开,而我们内在的事物则在时间中展开。也许世界的主要谜团就在这里,不可能的深渊将两侧分开,一侧是自我生活,另一侧是外部世界。然而,人类已经发现了以最微妙的方式将这两个方面融合的方法,那就是艺术作品。艺术家投射并深入他性灵的本质,将其作为图像和对象铭刻在空间中,为他人所接受。虽然艺术品是由从外部世界借来的材料和维度组成的,但它反映的由视觉和记忆产生的图像显示了世界的变化。因此,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不是对现实的附加幻想,而是存在的核心和奥秘。

西方艺术中道家思想影子:艺术哲学思辨

中国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皆在运动之中,处于永恒运动的宇宙也在不停进行变化,因此宇宙秩序是可探究的,由对运动的理解而构成。道家哲学对「变化运动」的理解十分卓越,同样引起了摩根对绘画概念的思考,即在画作中将运动和变化作为呈现内容和焦点,他也渐渐理解了英国、欧洲和美国浪漫主义传统的发展。当进行风景画创作练习的时候,摩根先后尝试了柔道和空手道。这一实践经验让他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哲学联系,引导他走进中国太极,并加深了对欧美抽象主义绘画发展的理解。

西方绘画包含能量的概念,它的标志是通过它看到的东西,而不是你看的东西。这种美是非常强大的,在观看中国或日本艺术时也同样感受到这一点。在所有文化里都是如此,我们花时间在土地里,在土地上。当摩根看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时,他意识到对山水的感觉将永远改变。山的力量被底部雾气的光芒软化,强大的物体被可以形容为女性的能量所转化,这是阴和阳。对于绘画,摩根感受到时间和空间一样重要。

杰米·摩根作品

世界是一位建筑师创造的。在中国,有道教,真空妙有,是空间和时间的呼吸,没有什么是固定或分离的。亚洲文化中流动连续体的观念与西方的结构观念截然不同。在西方,从古代一直到14世纪初,画家都是针对身体工作的;在中国,他们是从身体进入空间,绘画进入空间而不是进入身体。

杰米·摩根是一位具有强烈哲学思辨的艺术家。他对东方艺术和哲学有过深入的了解,痴迷于【道德经】的智慧,一直在哲学和灵性之间探索,如何在创作行为中借助有限的媒材去记录和表达广阔无垠的思想和意识。摩根通过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将西方艺术中的能量概念和东方的流动连续体观念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深刻哲学内涵和独特视觉体验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更是对存在和宇宙秩序的探究,反映了他对时间、空间和变化的深刻理解。

跨文化融合与创新

2023年,杰米·摩根在美国硅谷亚洲艺术馆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瞬息万象】。今年9月,他将在北京银帝艺术馆举办「摩根画展」。摩根表示:「我的创作关注山水和抽象两大主题,强调现象、体验和对‘深层时间’理论的思考,探索时间和空间概念,将它们视为抽象和象征。」在他看来,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结合起来就是「宇宙」,「宇」是无限多维空间的总和,「宙」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时间的总和。他说:「光学现实和精神现实,它们如何分离或它们如何统一,是我仍需探索的。」

摩根的画作容易让人联想起宇宙的宏大与深邃,总在象征、再现和抽象之间徘徊。他的画面仿佛混沌初开的世界,具有强大的空间能量,展现了阴阳的交互、时空的转换和叙事的重置,既和谐又充满矛盾。他让观者看到宋画的严谨、庄重、理性,同时感受到其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他的创作并不局限于传统风景绘画,而是追求通过色彩、线条和形式的变化表达出大地与天空的自然美。他创作的材料是丙烯颜料,丙烯颜料干燥速度相对较快,通常只需几十分钟至几个小时就可以完全干燥。相比之下,油画颜料的干燥时间更长,可能需要数天到数周才能完全干燥。由于干燥时间快,丙烯颜料更难以混合和调整颜色。这就要求画家必须具备强壮的肌体,眼疾手快,有稳、准、狠、快的基本功。

杰米·摩根作品

自1996年起,摩根带领旧金山艺术学院(SAFI)小组到中国杭州学习。这个项目后来发展为一个年度活动,每年夏季举行,持续了近20年之久。在此期间,摩根在中国各大艺术院校,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等,举办了多场研讨会。目前,摩根仍是中国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学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不遗余力地在中国推广亚克力抽象山水画。他毫无保留地把新材料、新观念介绍给艺术院校的师生,举办了无数场讲座和演示,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赏。

一位德国作家曾说,绘画是性灵、化学、时间、空间、表面、性欲、信仰等的交汇场所,在其中发生一种舞蹈,用材料、画笔和表面创造出一种晶体结构,包含了无数的经验,凝聚成一个整体。绘画是从真实能量到精神能量、物理能量转存到意识中的翻译。摩根的作品正是这种交汇的体现,通过材料和技巧的运用,将复杂的经验和感知凝聚在画布上。

杰米·摩根作品

摩根的作品融合了抽象与具象的元素。他通过抽象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呈现出对东方主题的隐喻性表达,同时又在作品中保留了足够的具象细节,让观者能够产生对画面所表达主题的联想和共鸣。这种完美结合让作品既具有高度的审美性,又能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摩根表示,有这些奇妙的连接点,他希望庆祝分离也庆祝相遇。他认为,边界需要被跨越,并且要恭敬地跨越,而不是退缩。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仰和热情变得越来越重要,艺术的流通是与世界交流和分享的方式,这是艺术的目的。他自认是一位向东方寻求灵感、思考并试图了解地理和灵性如何影响美学的风景画家。通过他的艺术,摩根展现了他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热情与探索,以及他对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

杰米·摩根的艺术创作不仅在技巧和形式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更在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传递上有着深远的意义。他通过艺术作品向观者展示了一场融合东西方元素的视觉盛宴,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包容和艺术的美妙。

作者简介

庞辉,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顾问,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顾问,四川省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2019年开始在北美主编出版关于甲骨文、【红楼梦】书画、中国宣纸、中国古代书法经典精粹、张大千书画精品中英文版等书籍,其专著【燃烧的激情——傅抱石艺术与人生】全英文版、【中国南朝陵墓石刻】中英文版已在北美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