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二十四节气·清明丨清明寻味,春茶一杯最相思

2024-04-04文化

清明

廿四节气

我们从来都不擅长告别,

连一句「珍重」都藏在尾页。

山岚与清风执笔思念,

漫山的新芽欲说还休,

念念清明,春暖斯人。

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大多记气候、物候、时候,

唯有清明,以形容词「清」和「明」来定义。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一天和暖清新,祭祀故人,踏青纳新。

清明节物候

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鴽;三候虹始见。

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

田鼠化鴽,鴽属鹌鹑类。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虹始见,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常常浮现。

清明节习俗

改火:新耕作期开始

改火,即远古时期大火星崇拜的一种演化。农人曾将大火星看做农耕开始的星辰,暗示春耕前的放火烧荒。

【说文解字】中对「龙」字有「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解释,

寒食节禁火也就被解释成害怕火盛而伤龙以致失雨的行为。

寒食:反映食物的匮乏

寒食节被认为与火烧介子推有关,山西的寒食曾长达一个月。

古代寒食节主要吃什么呢?「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

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

此外,还有用青艾等作饭食的,演化至今,就是网红青团。

唐宋以后,清明节逐渐代替了寒食节,成为全国性节日。

祭祖踏青:尽孝不必悲戚

清明节的核心是祭祖扫墓,郊野踏青则是副产品。

据【嘉定县志】记载:清明前后十余日,士女拈香,楼船野舫,充满溪河。

参照【清明上河图】,就可想象当年的繁华盛景。

人们在扫墓的同时,也伴以折柳踏青,「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春风催新芽,一杯最相思,

蟹小姐安吉白茶,漫山的思念种成诗,

爱茶人的春天,大抵是离不开这一杯的。

遥远的思念与清新的春光在味蕾里远足,

仿佛莫奈的印象派油画,

是告别也是启程,是追忆也是新生,

原来,春天,是一刻也不能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