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孙甲智:【诫子书】——回鸾舞凤与版本异文(附外篇)

2024-06-29文化

诸葛亮【诫子书】不足百字,索解却并不容易,因而存在一些争议之处。探究中国古代作品时,应特别注意文献上不同版本的异文,只有建立在文献之上的文艺分析,才可能是可靠的。

林则徐书诸葛亮【诫子书】拓片

一、「志成学」还是「静成学」

诸葛亮在论述「学」与「才」时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从形式上看,这四句两两对偶;从内容上看,所讲的是条件和目的两个方面,指出「静」和「志」是「学」的条件,「才」是「学」的目的,「学」只是途径和手段。

然而其中却出现了三组相对待的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志与学。三组关系打破了对偶的内部平衡,显得突兀。

对此,有论者质疑,诸葛亮用双重否定句「非学无以广才」来论证「须学」,也应该用双重否定句「非静无以成学」来论证「须静」,于是「把‘非志无以成学’的‘志’理解为‘静志’」[1]。

但这个说法受到了批判:「这种缺乏学理依据的解读实属牵强。」[2]将「志」解释为「静志」,犯了训诂学上「增字解经」的大忌,「志」本身并没有「静志」之义,古籍中也没有这种用法。

其实,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非志无以成学」确实有另一种异文——「非静无以成学」。有版本学的依据,就不会走上「增字解经」的歧途。

明代之前的诸葛亮的集子都已散佚了,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的集子是明朝人编辑刻印的。

但在明朝之前,诸葛亮的【诫子书】被其他书籍收录,比如唐代欧阳询所编【艺文类聚】(卷二十三)、北宋李昉等所编【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南宋朱熹及其弟子刘清之所编【小学】、刘清之所编【戒子通录】。

【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都有南宋刻本;【小学】宋刻本已佚,今存元刻本;【戒子通录】元刻本已佚,今仅存【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本。

至于明人所编的诸葛亮的集子,最早为王士骐辑【诸葛忠武侯全书】,其万历年间的刻本存佚不详,今存崇祯十一年吴审度的修订本;杨时伟辑【诸葛忠武书】,有万历四十七年刻本;张燮辑【七十二家集】和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都有【诸葛丞相集】。

明刊本【诸葛丞相集】

方大镇【田居乙记】中的摘录,皆为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五年间所读之书,该书卷三录有诸葛亮【诫子书】。清代以来的时代较晚的版本且不计。

版本的异文上,宋本【艺文类聚】和宋本【太平御览】都作「非志无以成学」,然而【小学】【戒子通录】【田居乙记】【诸葛忠武侯全书】【诸葛忠武书】【七十二家集·诸葛丞相集】等皆作「非静无以成学」。

宋本【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的文字固然值得重视,但其他宋本也有作「非静无以成学」的。如南宋真德秀【真西山读书记】(南宋开庆元年福州刻本)乙集卷十二亦引诸葛亮【诫子书】,即作「非静无以成学」,且文后自注:「按,亮此语,朱子取之以载于【小学】之书,真格言也。」这恰可以旁证宋本【小学】所引【诫子书】也正是作「非静无以成学」。

且朱熹是南宋儒学宗师,其师徒所辑录的文字同样重要,何况有明一代的版本都作「非静无以成学」,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优势。

有了这些文献学上的版本依据,「非志无以成学」反倒是一个值得慎重对待的异文了。如此之多的版本作「非静无以成学」,恰可由此看到【诫子书】「回鸾舞凤」的艺术手法之秘。

霁红釉描金【诫子书】诗文图盘

二、【诫子书】的多重「回鸾舞凤」

作为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艺术手法,钱锺书先生对「回鸾舞凤格」的解说最为透彻。钱先生说:这种句法的特点是「先呼后应,有起必承,而应承之次序与起呼之次序适反」,「古希腊谈艺谓之‘丫叉句法’」[3];中国古人则称之为「回鸾舞凤格」,「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几山下作】‘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五百家注引洪兴祖曰:‘以我之旗,况彼云霞;以彼之山,况我剑戟。诗家谓之「回鸾舞凤格」’;实亦丫叉法」[4]。

这种先呼者后应、后起者先承的句法,可以图示为:「A(起)B(起)B(承)A(承)」。古代作品中的例子很多,人所熟知者,如【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四句,其次序是「磐石蒲苇蒲苇磐石」;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四句,其次序是「树山山树」,这都是「回鸾舞凤」的句格。

【诫子书】则具有多重的「回鸾舞凤」之美。

首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句。

「静」指向内在,使自己的心灵宁静;「俭」(约束)指向外在,约束自己的行为;「淡泊」紧承「俭」字,约束住了自我的外在行为,则能抵御种种物欲的迷惑,所谓「明志」是坚守本心、不忘初心;「宁静」遥应「静」字,使自己的内心保持宁静,则能获得更高远的精神,所谓「致远」是提升人生的层次、目标和境界。

【诸葛亮集】

这四句的次序是「内在外在外在内在」,所论的是君子的「德」的方面,是第一个层次的「回鸾舞凤」。

其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四句。

如上文所述,「静」是「学」的条件,「才」是「学」的目的,四句中每句都出现的「学」字,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君子的「才」必须通过学习来增强。

这四句的次序是「学与静学与才学与才学与静」,所论的是君子的「才」的方面,是第二个层次的「回鸾舞凤」。

再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两句。

「励精」是振奋精神于学,「不能励精」是从「广才」的反面来说的,如果不能振奋精神于学,当然也就无法「广才」了;「险躁则不能治性」是从「养德」的反面来说的。「静以修身」四句论「德」,「学须静也」四句论「才」,这两句先论「才」再论「德」,形成了【诫子书】第三个层次的「德才才德」的「回鸾舞凤」。

诸葛亮期望儿子成为「君子」一样的人,因而「君子之行」四字首先被提出,也是当头就给儿子立下的「标竿」。诸葛亮特别重视「静」,是因为「静」一方面指向「德」,一方面又作为「学」的条件,通过「成学」而指向「才」,德才兼备,而后才成为君子。

【管锥编】

钱锺书先生指出,探明「回鸾舞凤」句格,「于赏析或有小补」[5]。倘若结合【诫子书】「非静无以成学」的版本异文来看,文献与文艺于此相得益彰:文献上的版本依据为文艺上的「回鸾舞凤」之美感提供了基础;反过来,文艺之美又为文献上异文的合理性提供了旁证,则又非仅「小补」而已。

在使用「回鸾舞凤」句格的同时,【诫子书】的前半部分还具有「正反交替」的美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正面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二句从反面论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从正面论说,「非学无以广才」二句又从反面论说。

「回鸾舞凤」句格产生回环往复之美,「正反交替」的论说产生警策鲜明的美感,二者联合使用,使诸葛亮对儿子的劝勉既慈爱深情又发人深省。

三、异文辨析

今所常见的【诫子书】文本,是清朝张澍所辑【诸葛忠武侯文集】的版本,该版本因被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收入而产生广泛的影响。与宋、元、明本这些早期版本相比,张澍辑本有些值得重视的异文。

(一)「淫慢则不能励精」

宋本【艺文类聚】作「慆慢则不能励精」,宋本【太平御览】作「滔慢则不能励精」,而【小学】【戒子通录】【真西山读书记】【田居乙记】【诸葛忠武侯全书】【诸葛忠武书】【七十二家集·诸葛丞相集】等皆作「慆慢则不能研精」。

【宋本艺文类聚】

该句的异文集中在「淫慢——励精」和「慆慢——研精」上。「淫」为「放纵」义,有论者认为,「‘放纵’的含义在这里并不妥帖」,因为「性情和行为上的‘放纵’者未必就是精神不振奋的」;而「慆慢」是「懈怠、怠惰」,「对学习产生懈怠之心或怠惰之行,则必定会在学习时萎靡不振,无精打采」。[6]

其实「慆」既有「慢」义,也有「淫」义,而将「慆」与「慢」连用的【离骚】,所取的正是「淫」义。【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句,东汉王逸注:「慆,淫也」,「言子椒为楚大夫,处兰芷之位,而行淫慢佞谀之志」。[7]

【诫子书】中的「慆慢」似不必强作某一固定的解释,若视作指外在的「慆」(淫,纵情享乐)和指内心的「慢」(懈怠)似无不可,且其含义还可显得更为丰富。「励精」(振奋精神)与「研精」(专心,尽心)看似矛盾,实际上可以统一于「学」的方面,即「励精」是在学习上振奋精神,「研精」是在学习上尽心竭力。「淫慢则不能励精」与「慆慢则不能研精」两句,维持异文的面貌即可,无须强分轩轾。

石刻拓片诸葛亮【诫子书】

(二)「险躁则不能治性」

宋本【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同;【小学】【戒子通录】【真西山读书记】【田居乙记】【诸葛忠武侯全书】【诸葛忠武书】【七十二家集·诸葛丞相集】等皆作「险躁则不能理性」。

「治」与「理」同义,如【左传·文公六年】「治旧洿」句杜预注,【国语·齐语】「教不善则政不治」句韦昭注,皆曰:「治,理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今字训‘理’,盖由借‘治’为‘理’。」[8]

有说法认为:【诫子书】中「治性」即「冶性」(陶冶性情),「治」通「冶」;从该句「治性/理性」的异文来看,「治」为「治理」之义甚明确,不必旁生「通假」之说。

(三)「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宋本【太平御览】和【七十二家集·诸葛丞相集】同;【艺文类聚】【小学】【戒子通录】【田居乙记】【诸葛忠武侯全书】【诸葛忠武书】等皆作「悲叹穷庐」(宋本【艺文类聚】原作「悲叹穷慮(虑)」,「慮」字实为「廬(庐)」之形误),且皆无「多不接世」四字。

「多不接世」一句的有无,尚难在版本源流上探明其原委。这一句反过来看,可知其背后是诸葛亮对儿子「接世」的期许:希望儿子在「养德」而「广才」以后,能有一番大作为。

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前文的「淡泊」,它并非山林隐士那种与世无争,而是对声色物欲的淡然。诸葛亮想培养的并非无所作为的君子,而是能够建功立业的君子。

「悲守穷庐」与「悲叹穷庐」相比,「悲守」侧重于一事无成后的潦倒困顿,「悲叹」则侧重于一事无成后的忧愁苦闷。此处异文虽然无关于宏旨,然而「于赏析或有小补」。

至于「意与日去」与「意与岁去」之类的异文,无关轻重,故不赘述。

清刊本【诫子书】

「古代小说网」公微版「外篇」

诸葛瞻:沉重的光环

诸葛亮有二子:一为诸葛乔,他本是诸葛瑾(诸葛亮之兄)的次子,因为诸葛亮多年无子,于是过继了诸葛乔为子;二为诸葛瞻,是诸葛亮的亲生儿子。

这篇【诫子书】究竟是写给他哪个儿子的?恐怕目前还是一个难以定论的问题。从文本中无法判断出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对象,这也恰是这篇【诫子书】的广泛适用性,千百年后的读者也都从中受益。

刘旦宅绘诸葛亮

另外,诸葛亮的儿子,是否活成了【诫子书】里期待的样子呢?

史书中对诸葛乔的记载非常简略,他官拜驸马都尉,诸葛亮没有让他养尊处优,而是让他随军出征,在汉中军事前线带领着五六百兵卒,跟其他将军的子弟一起负责传递运输。诸葛乔死时,年仅二十五,何焯认为他死于蜀汉建兴六年(228),「以转运之勤,死于王事」(【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五【诸葛亮传】集解引)。过早结束的人生和模糊的经历,使我们无法获得对他更多的了解,在【三国演义】中,他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诸葛瞻出生于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去世时,他年方八岁。那时,他得到的来自亲爹的评价是「聪慧可爱」以及「早成」。然而诸葛瞻有他自己无法逃离的困境。

当时的环境,留给诸葛瞻的空间已非常狭小。蜀国在连年征伐后,国力衰微,朝内又有奸臣黄皓把持朝政。父亲过早去世,使得诸葛瞻幼失庭训,无法接受诸葛亮更多的栽培和教导。即便是在诸葛亮生前,由于他连年忙于带兵征战,庭训恐怕也是极少的。

父亲的光环太强烈,又使得诸葛瞻「名过其实」。诸葛瞻本身虽然「工书画,强识念」,有艺术才能,记忆力强,但是大家「爱其才敏」,很大的原因却是「追思亮」,是因为追念他的父亲诸葛亮,这明显是「爱亮及瞻」了。「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 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太多的荣光从天而降,不劳而得,恐怕多多少少使得诸葛瞻有点「骄」,有点「躁」。邓艾伐蜀,诸葛瞻率大军至涪县抵抗,诸葛瞻「盘桓未进」,黄权的儿子黄崇屡次劝谏他「速行据险」,不要让敌人长驱直入,然而诸葛瞻「犹豫未纳」,黄崇至于流泪相劝。邓艾的大军果然「长驱而前」,诸葛瞻败逃至绵竹。(【三国志】卷四十三【黄权传】)不知道诸葛瞻会不会有点「吾悔不听黄崇之言」的懊丧与自责。

【三国志】

败退到绵竹后,诸葛瞻的处境更加艰难,他自己也表现得非常浮躁易怒。邓艾写了一封书信诱降他,诸葛瞻大怒,斩杀了邓艾的使者,于是开战。诸葛瞻抱着必死之心,采用的方法是「埋人脚」而战(【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五集解引【元和郡县志】及【益州记】)。

如果这些记载是可信的,那么这种战法杀不杀得敌人另说,首先就束缚了自己,跟引颈受戮恐怕也没有多大区别。结果可想而知,诸葛瞻、诸葛尚父子一战而死,黄崇「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杀」(【三国志】卷四十三【黄权传】),同时战死的还有张飞的孙子张遵,李恢的侄子李球。更为严重的结果是,邓艾的大军轻易就打进了蜀国的都城成都,——蜀国亡了。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瞻父子与邓艾的军队在绵竹大战了三场而后战死,恐怕这还是给诸葛亮面子,不忍让他的儿子「一战而败亡」。饶是如此写,还有人说「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如何便死,不禁熬炼,大不济也」(李卓吾评本第117回回末评)。

【三国演义】写了诸葛瞻两次大怒,一次轻出:邓艾写来诱降书,「瞻看毕,勃然大怒,扯碎其书,叱武士立斩来使,令从者持首级回魏营见邓艾」;邓艾设下伏兵,然后自己引兵出战,「瞻大怒,即引兵出,径杀入魏阵中」,结果被邓艾的伏兵打败,绵竹被围得铁桶一般;救兵还没到,诸葛瞻在城中先就坐不住了,他让儿子诸葛尚和张遵守城,自己「披挂上马,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他被邓艾的军队困在垓心,「遂拔剑自刎而死」(【三国演义】第117回)。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传演义】

这些叙写,表现诸葛瞻很不老练,至少【诫子书】中强调的「静」字功夫,还修炼得很不足,而「险躁」则很明显。

对于诸葛瞻的「才」与「德」,干宝评论说:「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两个「不足」对其「才」几近贬斥,然而对其「德」则极为褒奖。

这大概也可以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朱熹认为「瞻及子尚死节事」可以「见善善及子孙之义」;张栻批评诸葛瞻「任兼将相,而不能极谏以去黄皓」,「兵败身死,虽能不降,仅胜于卖国者尔」,「其智不足称」,惹得何焯、赵一清、周寿昌等人纷纷反批评。

【三国演义】中诸葛瞻父子死节的诗赞也只着重于「当年诸葛留嘉胤,节义真堪继武侯」,而用「不是忠臣独少谋,苍天有意绝炎刘」来为他们开脱。

倘若仅仅从作为父亲的诸葛亮来看,假如他能够预知儿子的命运结局,他还会让儿子「接世」吗?还是宁愿选择让儿子「悲守穷庐」,或像自己当初隐居南阳一样呢?

可惜,诸葛瞻是没得选择的。父亲的巨大光环,对于他来讲也许是很沉重的,他只能活在父亲的光环里,也死在父亲的光环里。

【醉耕堂刊毛宗岗评本三国志演义】

毛宗岗评曰:

「盖战死绵竹之心,亦秋风五丈原之心也。使当日甘心降魏以图苟全,则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家训,不其有愧乎?故瞻、尚生,则武侯死;瞻、尚亡,则武侯存。」(毛评本【三国演义】第117回回前评)

参考文献:

[1]何元俭,张祖国.【诫子书】文脉梳理[J].中学语文教学,2019(6).

[2]毋小利.诸葛亮【诫子书】疑难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21(3).

[3][4][5]钱锺书.管锥编[M].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15,1383-1384,1385.

[6]陈明洁.文献学视域下的教材文言文本释读商兑: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疑误举隅[J].语文学习,2019(11).

[7]王逸.楚辞章句[M].黄灵庚,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3.

[8]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2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