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沉思录】:值一生沉思

2024-02-01文化

(编者按: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读完了【沉思录】。实话说,真的是没有太深的思考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去理解和评论。就简单地整理和分享出来,把一些鲜明的观点和宝藏级的句子,从书上搬运到这里,以便大家更好地思考和评论。码字和整理不容易,十分感谢您的阅读关注,和点赞收藏)

记得前一段时间读完【沉思录】后,就趁着热乎劲儿,写了一下自己的感想。所谓感想,就是利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和书中的一些观点杂糅在了一起,根本没有深度。

我一直都是这样的感觉:如果一本书读完之后,心潮澎湃,觉得自己一夜之间进步神速,但是让你谈谈想法,却不知从何说起。那就说明我也只是「读」完了这本书,只是简单地「读」而已。

1、 品格之完美就在于:把每一天都当作此生最后一天来活,不大喜大悲,不无动于衷,不装腔作势。

2、你可以做到这点,只要你把任何事都当作此生最后一件事做,从而避免任何无的放矢,避免违规悖理的感情冲动,杜绝弄虚作假,杜绝自恋自私,消除对命运安排不满的情绪。

3、做事不可拖泥带水,说话不可语无伦次,思维不可含混不清。既不要萎靡不振,也不要得意洋洋。让你的生活有那么点悠哉游哉。

4、你不可能活上千秋万岁。死亡随时都会降临,所以趁你还活着,趁你还有能力,就好好做人。

5、若非义举,切莫出手;若非真话,切莫出口。

6、较之由痛苦激发的犯罪,由欢娱引发的犯罪更应该受到谴责。

7、世间最可悲者莫过于这种人,他们四处奔波,八方转悠——用诗人品达的话说甚至「钻到阴曹地府」——寻觅迹象来猜度邻居的心思。殊不知他们只需凝神关照并真心侍奉自己内心的神性即已足矣。侍奉自己内心的神性,就是保持心灵纯洁,不被欲情和琐事玷污,不对诸神或世人的给予感到不满。

8、长寿和短命其实是半斤八两。眼下的时光对所有人都一样长短,过去的岁月对众人也都铢两悉称;因此,所失去的不过是时间最小的碎片。谁都不可能失去过去,也不可能失去将来,因为谁能被剥夺他不再拥有或不曾拥有的东西的呢?

9、人之一生,其时间乃短短一瞬,其存在即一次流变,其知觉模糊不清,其躯体易于腐朽,其思想容易混乱,其命运不可预知,其名声也难有定论。简而言之,关乎肉体的一切会像河水一样流逝,关乎心灵的一切不过是梦境幻觉;生命是一场搏击,一次异乡之旅;唯一可流传的名声也终将被遗忘。

10、 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选择大隐于市,归于你心中独善其身。若要找能避开纷扰的清静之处,天下没任何地方比得上自己的内心, 尤其是,若你胸中自有万千想象和记忆,只需对其凝神观照,即刻便可感到湛然宁静;所谓宁静,我是指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所以,要经常让自己这般退隐,不断让自己获得新生。

我还要 给自己辩解一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书方法,每本书有每本书的阅读方法。而我呢,读书的同时,永远少不了两个东西,笔和笔记本(现在电脑本也可)。

本来想把这个标题分两篇或者三篇来整理,一是为了稍稍显示一下我的勤奋,博取多一点的点赞和流量支持;二是年关将近,事多且乱,还没有丝毫的灵感。

后来一想,还是算了吧,不但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还无形中成倍扩大了我的只是匮乏。这种事,最好还是「捂」点好,给自己留点面子。就整理一篇算了。

虽然字数有点多,但大部分都是远古的那位罗马皇帝的,而不是我的,所以呢,你嫌字多,看不完也不要紧,跟我也没有多大关系。

我只是一个坐在家里,位于三维空间的搬运工。

11、凡事皆不能无中生有,亦不能归于虚无。

12、我由因果关系和物质构成。因果关系和物质都不会化为虚无,正如这两者都不是无中生有一样。所以,我的每个部分都终将被安排到它在宇宙某个部分的转换位置,然后将再度变成宇宙的另一个部分,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类似的一个变化序列导致了我的存在,先之于我的父母也是如此,再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另一个无限。没有什么能禁止我这番断言,即便宇宙受制于循环周期之完成。

13、你的头脑会因你最频繁的想法而呈现其特征,因为灵魂会被思想染色。 因此请用一连串这样的想法来浸染你自己。

14、要敬畏宇宙至高无上的力量,因为正是这种力量利用万事万物,引导万事万物。但同样也要敬畏你内心那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与前者相似。这种力量也利用你所拥有的一切,你的生活也由它支配。

15、想想整个存在吧,你在其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想想整个时间吧,你在其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须臾片刻。再想想命运定数——你在其中算哪块碎片?

16、你精神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必须保持独立,绝不能受肉体倾向的影响,不管那种倾向是平和还是骚动;精神必须划定自己的领域,把那些影响限制在其影响的部分。

17、须臾之间,黄土一抔,白骨数根,唯有其名留世,甚至于籍籍无名;而即或名载史册,那也不过世空谷回音。 人生所「获」转眼成空,化为粪土微不足道;如幼犬相互撕咬,若稚童彼此争闹嬉笑声顷刻化为哭声。什么信念、荣耀、正义、真理,全都「从茫茫尘世逃向了奥林波斯山」。

18、「曾有一段时间我事事都走运。」但所谓走运,乃你自己为自己决定的命运;而所谓好运在于心灵崇善,欲愿向善,所作所为皆善。

19、最好的复仇方式就是别效法你的敌人。

20、受之以谦恭,弃之以从容。

在码字的过程当中,我不时地想起明朝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克己、证己、修己当中,王大师和皇帝的思想上有统一的地方。心学的精髓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重视精神的力量,心灵的力量。

这位罗马的皇帝也强调了内心的强大,或者说精神的力量,「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选择大隐于市,归于你心中独善其身。若要找能避开纷扰的清静之处,天下没任何地方比得上自己的内心」。只需对其心凝神关照,就可以感到湛然宁静,不断让自己获得新生。

21、在理性者的本性中,我看不见任何与公正相悖的德行,但我却看到一种德行与享乐相悖——那就是克己。

22、做事不可拖泥带水,说话不可语无伦次,思维不可含混不清。既不要萎靡不振,也不要得意洋洋。让你的生活有那么点优哉游哉。

23、在情势迫你陷入某种精神痛苦的时候,要尽快回归自我,回复宁静。切勿无谓地盘桓于那种失和状态;经常这样回归自我,你就会更多地掌控和谐。

24、有些事物匆匆然而生,有些事物则猝然而逝,有些事物正在诞生,而其中有些部分在诞生的过程中就已经湮灭 。流与变不停地更新着这个世界,恰如时间的不断流逝使永恒万古长青。

25、死亡是从对感官的反应中得到解脱,是从像傀儡般受冲动摆布的状态下得到解脱,是从善于分析的头脑中得到解脱,也是从为肉体所服的苦役中得到解脱。

26、 若肉体尚未垮掉,精神却未老先衰,你就该为这样的人生感到耻辱。

27、正如你满足于命运给你的物质重量一样,你也该满足于命运为你安排的时间长度。

28、 天下并无新事。一切都司空见惯,一切都短暂无常。

29、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凭的是他看重之物的价值。

30、你很快就会忘记一切,而一切也会很快把你遗忘。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我们永远想要逃避且永远逃避不了的真命题。知道逃避不了,却无法直视又不得不直视,怎么办呢?我们真的可以从这位罗马皇帝的私人笔记中好好思考一下。

【沉思录】中,关于对死亡的描写,最初都不忍直视,我想绝大部分人也都这样吧?是不是因为 「你之所以畏惧死亡,是不是因为担心死后会四大皆空」 ?是不是你已经领略到了死亡的真谛:世上万事万物此刻都在变化分解当中,或者是通过变化分解而达到重生的过程,亦或是 「万物天生就是为了‘死亡’」

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也可以换个说法, 「万物之变并非变成不存在,二是变成眼下尚不存在的存在。」

31、愁容怒色非自然之貌,脸色阴沉一旦成为习惯,表情自然就会开始僵直,最后甚至不可能再展笑颜。

32、要抹去头脑中的固有印象,就要经常对自己说:「我现在有权保持内心平静,使其远离罪恶、激情或其他所有干扰。对万事万物都洞察其本性,所以凡事我都能据其特点分别对待。」永远别忘了天性赋予你的这份权利。

33、箭以一种方式运行,心以另一种方式活动。但当心密切关注或始终萦绕于某个问题时,它居然会像箭一样径直飞向目标。

34、视乐为善而逐之,视苦为恶而避之,这也是一种罪孽。

35、不要厌恶死亡,而要将其视为自然意志之另一部分而欣然接受。我们最终之消亡就像其他所有生命季节之自然进程一样——就像青春与暮年,就像生长与成熟,就像授精、怀孕、分娩、长牙、长须,最后须发皆白那样。明白了这番道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就不会是苛求或藐视那么肤浅,而会像对待一个自然结果那样仅仅是等待。就像你此刻兴许正在等待孩子从妻子的子宫里出来一样,你也该预见到自己的灵魂脱离这副皮囊的那天。

36、做事往往会出错,但无所作为同样是错。

37、万事万物皆如出一辙,从体验上讲都司空见惯,从时间上讲都转瞬即逝,从本质上讲都藏污纳垢。今朝之一切实际上就是已经被我们埋葬的往昔。

38、所有发生之事不外乎两类,一类你天生就有能力承受,一类则不能。所以,若发生之事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要抱怨只需像你生来就该承受它那样默默承受。若发生之事超越了你的承受能力,也不要抱怨,因为你还来不及抱怨它就会让你消失。

39、心中始终要有整条时间长河的印象,要有整个存在空间的印象——要经常想到,按存在空间的比例,每个生命个体只是一粒无花果种子;按时间长河的比例,人的一生不过是弹指之间。

40、请想想现存的任何一物,再想想此物即便在此刻也在分解变化的过程之中,或者说是在通过衰朽或弥散而重生的过程之中;换言之,万物天生就是为了某种「死亡」。

41、要经常想到,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从前也曾发生;还要想到,所有这些事情在将来都还会发生。所有剧情都同今天一样,只是演员不同罢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摘抄也是对书的内容再一次地进行消化和理解。饭进到嘴里最得咀嚼几下,然后咽下才能被自己的身体所吸收。同样的道理,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作品内容,我们可以不用再把书拿出来,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慢慢地思考就可以了。

更方便地是,这个时候如果脑中迸发了思想的火花,或者与书中思想产生了共鸣,可以拿起笔写下来,通过此,与千年之前的皇帝进行隔空对话!

42、你之所以畏惧死亡,是不是因为担心死后会万事皆空?

43、请记住,在幕后操纵的是隐藏在我们内心的那个部分,那才是行动的力量,那才是生活的准则,甚至可以说,那才是人之本我。因此,决不要将其等同于包裹着它的躯体,或是等同于这些挤在它周围的器官。

44、有理性的灵魂具有如下特质:它会审视自己,设计自己,随心所欲地塑造自己,并会为自己采集自己结出地果实——而植物果实和动物地类似产物则由他人采集。无论生命地极限被设定在哪里,有理性地灵魂都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45、未成熟的葡萄变成成熟的葡萄,成熟的葡萄变成葡萄干;万物之变并非变成不存在,而是变成其眼下尚不存在的存在。

46、较之无涯无垠的时间长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多么渺小的一滴水珠——转眼之间就会消逝于永恒;较之宇宙本体和宇宙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是多么渺小的一个部分——犹如我们匍匐于其上的这片大地的一粒尘土。想想这些就会明白人生最重要之事莫过于遵循你自己的本性所引,顺从地接受宇宙本性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