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有人风尘仆仆,只为看它一眼!在良渚认识「不朽」大漆

2024-01-24文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蔚

先民们割开漆树的树皮,漆液顺割口流下,经过一番氧化聚合反应,它被赋予了抵抗时光的坚固力量。自此,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材料,更是一种生命形态。

【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正在良渚博物馆展出,有漆的文物,也有漆的当代作品。

跨越古与今,我们可以从当代作品中,一步步往上追,从技术层面,从色彩表达,从精神观念去寻找与古人的呼应与延续;也可以顺着自新石器文化而始的漆艺源流而下,去想像感受人类这种不朽的创造力,这种绵延不断的文化的力量。(导语)

良渚有玉也有漆

三四个脑袋凑在一方小小的展示窗口,端详着浸在溶液中的一件器物——良渚文化漆鸟首形器。

漆鸟首

窗很小,约一尺见方,犹如小小的佛龛。

为什么做得这么小?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解释,这是希望大家能把视线更加集中在里面的展品上。

漆器,是我们先民的发明,在中国有8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河姆渡之前,跨湖桥遗址曾考古挖掘出一把弓,是用漆的。余姚井头山遗址,也有漆器的考古发现,最新的测点应该是距今8300年左右。

不过,良渚漆器在技术上的成熟度远远超过了跨湖桥、河姆渡,有关良渚漆器考古发掘的成果好多还没发表,它是良渚文明中一个很重要的门类。

就看这件漆器,漆已经不是简单的粘接、防腐、涂髹的作用,鸟的特殊造型,一看就不像日常生活用的,好像本该镶嵌在某种重要东西上面的,上头的彩绘纹样也类似后来的青铜器。

不只漆鸟首,展览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共借了5件良渚时期的漆器,有两三件还泡着就展出了,同样有着极富装饰性的纹样。「这样的纹样用在这种器物上,可能跟礼仪活动有关。」徐天进院长说,良渚的漆器工艺已经发展出来有漆绘,有镶嵌,不论器形、工艺、纹样、色彩上都有极大的丰富,类似青铜器,「到后来的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存在着一个漆礼器与青铜礼器共存的系统,如果要追,可以上追到良渚,这时的漆器已经与礼制产生了关联性,与玉礼器差不多。」

所以,良渚漆器堪称中国新石器石代髹漆工艺的巅峰,其形、纹、色都对后世漆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也是展览的名称【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的由来,中国虽然有八千年的漆器历史,但展览是五千年,以良渚为原点,从良渚的漆器说起。

生与死,朽与不朽

展厅里的出土文物中,最大件的要数战国彩绘漆镇墓兽,2002年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7号楚墓,一出土就被送到荆州。在出土竹木器修复方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全国来说,是第一流的。

越是大件的器物,脱水修复的时间越长。从此,大个子镇墓兽在荆州一呆就是20多年,而刚脱完水不久,还没来得及回家,就被良渚博物院借走了,这次来杭也是它的全国首展。据说,当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发掘者来看过它,看了以后,泪流满面,就像出嫁多年的姑娘一样「舍不得」。

就今天的眼光来看,镇墓兽的造型相当符合现代的审美,虎头虎脑,垂着长舌头。出土时,它的脑袋上还有一对大大的鹿角,因为那对鹿角还未完成脱水就没来,要是妆造齐全,造型就越发奇谲怪诞了。

战国彩绘漆镇墓兽

这对镇墓兽来说,很正常。镇墓兽是一种随葬物,常见于楚墓中,带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古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种转变和永恒,镇墓兽用于镇压墓中的邪气,以佑护死者灵魂的安宁。而选择漆为载体,是因为漆这种物质材料,是一种历千年而不朽,又一直处于变化中的生命形态。

有意思的是,在镇墓兽的展示区块,除了与它同为随葬品的木俑和鹿角,两侧展示墙还挂着当代漆艺大师唐明修的两幅漆画,有油画一般的质感。两幅画分别画的是一对藏民夫妇,30年前的作品。

徐院长说,10年前看这两幅画时,丈夫的脸还是黑黝黝的,但因漆随时间的流逝不断氧化,当他再见这幅画时,原来黑黑的漆彩越来越透,「现在看,那种高原红出来了,是不是很有力量感。」

古与今相守望的CP,还有一对,曾侯乙墓出土的瑟和唐明修的作品【断纹】。这件瑟非常精美,有浮雕的,侧面绘满了非常细密的龙凤纹样。

跟它对话的【断纹】是20多年前的一件作品,这件作品上的漆面形成了无数像古琴上的断纹。断纹是古琴上漆的表面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有句话讲,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断纹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也可被视作为一个时间的意象。这件【断纹】在20多年里,以察觉不到的力,在不断地裂,从它身上可以看到时间在一个物件上的停留,物身上发生的种种变化深藏着有关生命和时间的东西。

西汉穿越而来的喵星人

在司马金龙漆画屏风1月12日撤展前(注:接档漆画屏风的是浙博的),也许没人想得到,接过这个展顶流咖位的是一只狸花猫,而不是三国名将朱然出土的贵族生活图漆盘,这是在展的唯一一件195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而且还是2002年首批禁止出境的64件国宝之一。

贵族生活图漆盘

有人往返沪杭,就为了能跟这只猫面对面;有人来临摹了几趟,总觉得没描出神韵;有人哀叹,手机镜头倍数拉到最大,都觉得看不清晰。

彩绘狸纹漆盘

这只「狸猫」借展于湖南博物院,同来的10多件器物中,只有一件西汉「君幸食」「九升」彩绘狸纹漆盘上,才趴有这只耳朵尖尖,圆圆滚滚,尾巴抖成圈圈的狸猫。

当然,如果去一趟湖南博物院,会发现这只狸猫的身后有一个喵星人家族,也许当时的古人已经开始养猫驱鼠,以为在食具上画只喵星人,也可以起到吓唬老鼠的用处。

湖南省博物馆动画制作后的漆盘狸猫大合照

这只喵星人是有大红潜质的。到了汉代,漆器的生产规模之大,质量之精,所耗之巨,远超前代。绘制这只盘的古人真是天生的灵魂画手,把一只中华田园猫画得灵动又活泌,抽象又可爱,难怪看展的小姐姐们想把它描在自己心爱的本本上,甚至是自制的环保袋、文具袋上。

同样被博物馆粉丝点名复刻的,还有一只西汉彩绘云纹漆卮,被戏称为西汉马克杯。当即就有制陶爱好者捏出了一个,模样大差不差,眼下复刻比拼仍在进行中。

这算不算博物馆办这个展的意外之得呢?

其实,【不朽——大漆艺术五千年】从展品数量和展陈空间来看,算不上是个大型的展览,但展厅里不到百件的展品,件件精品,各自作为某个时代特征的表现,提纲契领共同构成了一个脉络,完成了一个轮廓性的描述。

「每个小小单元的展开,都会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一次展览是承载不了这样庞大内容的。」徐院长说。

漆的不朽,在物质属性层面上,是不朽的材料,几千年它还能保存得很好,还有一个层面是无形的不朽,它所承载着人类的这种创造力,这种绵延不断的文化的力量。

一个展览最想达成的目的,是希望观众能把过去和今天结合起来看待,不要觉得博物馆里的是遥远的过去,是跟我们没关系的古代,其实传统就在当下。就像漆的红与黑,良渚时期就奠定了,从漆鸟首到战国汉代的漆器,再到如今仍很常见的外黑内赤的漆碗,这两种基本色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一只来自西汉的喵星人,就因凝重而热烈的设色,张力十足的造型,气韵生动的构图,依然让当下的年轻人GET到美的价值。

【服务区】

地点:良渚博物馆临展厅及场馆其它公共区域

时间: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5月5日(周一闭馆)

参观:良渚博物院公众号预约,免费观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