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积德行善的六种方法

2024-06-21文化

原创陌上段公子陌上段公子 2024-06-21 16:30 河南

陌上段公子 文学爱好者。喜欢古诗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也喜欢写作,作品发表一些纸刊和网络平台。愿以文会友,以诗言志!205篇原创内容

【了凡四训】这部国学经典书籍,值得大家认真反复读。它不仅是改命励志奇书,还是天下第一劝善宝典。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灾殃。【了凡四训】中也名言: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焉。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焉。

积德行善可以让自己避免祸患,也可以让自己积累福报。了凡先生改命秘诀就是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了凡四训】总结最常见也是每个人修福慧的六种方法:

第一,孝敬父母。父母是一块福田,也是每个人的根基。大多数成功人士都知道孝顺父母,才能让自己的是事业越来越好。

人们通常也愿意结交孝顺父母的人。了凡先生幼年丧父,他尊重父母,也听他们的意见弃学从医。母亲生病时,他不离左右,端汤送药,伺候得十分周到。

了凡先生还对母亲和颜悦色,从不说难听话,甩脸色。他在告诫儿子时写道,在家侍奉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第二,经常微笑,眼里充满善意。微笑是行走人间的通行证。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

即便一个贫苦人没有什么可以布施的,给人一个微笑就是颜布施,也是积累福报的方法。人们都愿意看到一张充满善意阳光灿烂的脸。它可以让人感觉温暖,也可以给人一种能量。

比起一张愁眉苦脸,人们更愿意去接近经常微笑的人。一般来说,经常微笑的人运气也不会太差。

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百病消。笑一笑没烦恼。微笑也能驱除病魔,让自己的心情变好。

微笑让人容易亲近,和蔼可亲,温润如玉都是谦谦君子。了凡先生在改变自己的坏脾气,用到的方法之一,就是保持微笑面对生活,积极乐观,才能逆转乾坤。

三,耳朵不听是非。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嘴里不说是非也是给自己积累福报。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处境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立场不同,就出现不同的观点。

与其和别人去争论对错,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你发现无论怎么辩论它都会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错。

明白因果的人都知道谨言慎行,决不会道人是非。各人因果各人了,不需要你去介入别人的因果。

了凡先生懂得这些,他开始修一颗清静欢喜心,让自己远离是非,不生妄念。这样一来,他就会有时间精力专注当下所做的事情,更容易达成目标。

四,心存感激,懂得感恩。感恩之心离成功最近。感恩之心离梦想最近。感恩的人经常会遇到贵人相助。

了凡先生两次命运的转折,都得益于他有一颗感恩之心。第一次他去慈云寺遇到孔先生,深施一礼,孔先生为他推算命数,让他重返学堂,最后考取功名。

他在三十四岁遇到云谷禅师,两个人非常投缘,正是他的态度决定云谷禅师要不要点拨他一下,让他开悟觉醒。

了凡先生正是懂得心存感激,懂得感恩。所以让贵人不忍心让他走错路,一两句话的提醒,加上他自己虚心听取意见,才让他的命运发生很大程度变化。

五,随缘放生。慈悲心是衡量一个人修为的标志。

【了凡四训】中曾引用一句古诗,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人和动物都是有灵性的,戒杀生。

或者当你看到小动物被困住,或者成为宠物时,也要有同理心。当一个人具有慈悲心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保护所有的生命的愿念。

看不得所有生命受到苦楚,经常会去做放生,用这类事情去积累功德。

六,引导人向善。人们通常需要别人的指点或者照亮。你能帮助多少人,就是为自己种下多少福田。

引导他人向善也是为自己积福报。善良的人就是一道光,既温暖自己,又照亮别人。

了凡先生写这篇训子文——【了凡四训】就是劝善经典之作。它不仅告诉我们安身立命,立德立言,实现自己的最大化价值,还是天下第一劝善经典书籍。

人活在世上,不仅要做个善良的人,与人为善,还要劝人为善。

人们每天不断奔波劳碌,为了名利,难免会掩盖本性,消磨善心。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在旁边指点,帮助迷失的人找回本性。譬如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如犹久陷入烦恼,而拨之清凉。为惠最溥。

这种劝人为善的行为带来的恩惠最大,为自己修福德也最多。

韩愈曾说过,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了凡先生写【了凡四训】这部家训文章,流传四百多年,为后世带来巨大的好处。读了此书,你就会了解它深远的影响。

熟读国学经典,感悟哲理人生。愿你在这里照见智慧。开启自己的新的心路历程!

云公子读书,赞13

感恩遇见,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写作,不妨和我一起学习成长修炼自己,谢谢你的「」在看和赞 ❤ ️ ❤ ️

谢谢你的厚爱和青睐

陌上段公子

国学经典78

了凡四训157

#思维认知80

道德经3

#热点网络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