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前世今生,西凉合并,峨边、马边、米易分出。

2024-01-25文化

凉山的由来

「凉山」一名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当时在今昭觉、美姑、雷波、金阳交界的古里拉达地区设置的沙马宣抚司曾有「威镇凉山沙马都督府」这样连带性称谓。据清代编撰的【宁远府志】载:凉山以「群峰嵯岘、四时多寒」得名。

解放前云南一带称凉山地区为「巴布凉山」。彝族自称凉山地区为「斯普古伙」,译为汉语:森林茂密的高寒地区。历史上大小凉山——以黄茅埂为大小凉山分界,主峰海拔3961米,以西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

黄茅埂,山高人为峰

据说,解放初在准备建凉山彝族自治区时,曾广泛征求各方特别是凉山彝族的意见,是用「凉山」?还是「斯普古火」?最后根据多数人的意见,还是用「凉山」名。为此,真正用「凉山」作为政权建制名称是从1952年在昭觉建立凉山彝族自治区(地级)开始,1955年根据宪法规定,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若选用「斯普古伙」一词,可能就没有「凉山」那种荒凉意境了,但也少了「大凉山」的神秘霸气感,【走出大凉山】也成了【走出斯普古伙了】了,患得患失吧。凉山经济相对差一些,但深山峡谷里藏有众多美景,我们一同聆听一下其历史,领略一下其美景。

山鹰组合

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武帝使司马相如「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以邛都地置越嶲郡,属益州。领邛都、灵关道、台登、定笮、会无、笮秦、三绛、苏示、阑、卑水、大笮、潜街、青蛉、姑复、遂久等十五县。郡治邛都(今西昌市高视乡)。东汉及西晋沿置越嶲郡、辖县有所增省。

南齐改置越嶲僚郡。萧梁置嶲州。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70年)置西宁州、旋改严州。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改西宁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复改嶲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改越嶲郡。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置嶲州,属剑南道。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为越周邵。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复为椒州。

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为南诏国辖地。咸通四年(公元863年) 置建昌府。宋大理国沿置。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罗罗斯宣慰司、辖建昌、会川、德昌等路和柏兴府,属云南行省。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 年)复置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同年改属四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府废。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辖建昌、宁番、越嶲、盐井、会川等卫。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置宁远府。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并入建昌道,道治雅安。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设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治西昌。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为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设宁属屯垦委员会,为西康省政府派出机构。

1950年3月27日西昌解放。1950年12月建西昌专区,辖西昌、德昌、会理、宁南、越嶲、冕宁、盐源、盐边、昭觉9县和普格、宁东、泸宁3设治局,1951年5月,增建米易县,仍属西康省。

1952年设置凉山彝族自治区,辖昭觉、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金阳,布拖7县,自治区政府驻昭觉。1955年4月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同年10月,随西康省并入四川省。先后新建会东、木里、金矿3县。1956年增建呷洛、瓦岗、洪溪3县;由西昌专区划人越嶲县。由乐山专区划入雷波、马边、峨边3县(马边、峨边2县由乐山专区代管),1958年5月1日撤消金矿、德昌2县。1962年12 月又恢复德昌县。1960年撤销普雄、瓦岗、洪汉、布拖4县,普格县政府迁布拖。1962 年又恢复布拖县,普格县政府仍迁回普格。

西昌专区与凉山州

1968年11月西昌专区改称西昌地区。1978年西昌地区撤销,米易、盐边2县划属渡口市(今攀枝花市),其余县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由昭觉迁西昌。1979年7月设西昌市。1984年马边、峨边2县划人乐山地区。1986年6月撤销西昌县并入西昌市。2021年会理撤县设市,此后凉山彝族自治州辖2 市15县。

西昌专区与凉山州

西昌市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邛都县、属越嶲郡。东汉、蜀汉、两晋亦同。南齐县废,北周置越嶲、邛都2县,属越嶲郡,隋同。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属嶲州,县仍置。

咸通后南诏国置建安州、永宁州,属建昌府。宋大理国仍置建昌府。元仍置建安、永宁2州,属建昌路。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置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建西昌县,以位在川西、古名建昌之西得名。属宁远府。

古白塔,为南诏时期所建。

1914年属建昌道,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1939年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亦称宁属)。

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随专区入四川省,1968 年属西昌地区,1978年地区撤销,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从昭觉迁西昌。1979年设县城及近郊建西昌市。1986年西昌县撤县设市。

冬日的西昌泸山

西昌,彝语称「拉布俄卓」,是以前勒格兹莫家的驻地,原名勒格俄卓,因勒格兹莫家门口有一对石虎得名「拉布」,俄卓是当时兹莫叫「俄卓」,人们就直接把拉布和俄卓加一块念而,演化为「拉布俄卓」。

昭觉县

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汉越嶲都邛都县地,唐初属嶲州,咸通后属南诏国建昌府。宋大理国丰琶部地,元置北社县,明改为碧舍县。清乾隆时设交脚汛。

曾经的昭觉城墙,在征求意见后拆除。

宣统二年(1910年)置昭觉县.属宁远府。1914年属建昌道。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1939年建西康省,县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区。

冬日的博什瓦黑,此处有南诏时期的岩画。

1950年属西昌区。1952年建凉山彝族自治区,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1955年改为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州人民政府驻地。同年西康省撤销划属四川省。1960年瓦岗县撤销,部分划入。1978年州人民政府迁西昌。

昭觉,彝语全称为「利木昭觉」或「昭觉拉达」。「利木」意思为「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的领地,彝族称之为「林林」或「利利」,因其地在古时候是「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领地而冠以「利木」家族名字。「交脚」是彝语,「交」为「放牧」,「脚」,为「坝子、平坝、草坝」之意。「利木交脚」的全意是「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家放牧的大草坝」。「交脚」一词在清晚期更改为「昭觉」,意为「昭之觉醒」。「昭觉拉达」,彝语意思又是「山沟中利利家用来放牧的一块平坝」。

布拖县

县人民政府驻特木里镇。汉属越嶲郡;唐为嶲州地。咸通后南诏国置阿都部。宋大理国仍置。元灭大理后置里州。明洪武后废,清雍正元年(1728年)置阿都副长官司,属西昌县。

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属昭觉县。1952年置布拖县,以县治在布拖坝子故名。1959年并入普格县,1962年分置,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小桥流水

布拖,彝语全称为「吉拉布特」。据传说,很早很早以前,现布拖县城的大坝子是一片原始松树林。源于凉山彝族古侯部落的「阿基」氏族人家从金沙江越过交际河最早来到了布拖,并且最早开发了布拖,后来「阿基」氏族世代一直定居在这一片松树林而得名。

布拖被戏称为凉山的西伯利亚

「阿基」氏族开发了布拖后,五谷丰登,这又引来了难以计数的刺猬在夜间松树林下不停跑来偷食。「吉拉布特」一名中的「基腊」,就是「阿基」氏族最早到来的意思。「布特」,「布」是「刺猬」,「特」是「松」 、「松树」 或「松林」。「基腊布特」的总含义是「阿基氏族最早到来的一片有无数刺猬的原始松树林」。

冕宁县

县人民政府驻城厢镇。县城先秦时期为笮人、邛人游牧农耕之所。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笮秦和台登县,属越嶲郡,治今泸沽镇。唐属州,太和六年(832 年)曾徒州治于此。成通后为南诏国台登城,保塞城,属建昌府。宋为大理国落兰等部。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沙洁县,属建昌路礼州。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 年)置冕宁县.以县东有山如冕、安宁河流经县境故名,属宁远府,1914年属建昌道。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时,曾于此建冕宁县革命委员会。1939年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5 年随专区划归四川省,1978年划属凉山彝族自洽州。

歃血为盟之地

冕宁,彝语全称为「眯义卓娄」,系彝族一古代部族名字。「冕宁」为彝语「眯义」之汉语译音另写。「眯义卓娄」部族是冕宁宁蕃安抚司汉安姓,其先祖源于大凉山沙马宣慰司。冕宁宁蕃安抚司府原来在现今的冕宁县漫水湾,宁蕃安抚司领主——眯义死亡后,其子卓娄把宁蕃安抚司府衙门迁至现今的冕宁县城。

冶勒湖

久而久之,当时的各民族人都爱用「卓娄」这一人名来称呼冕宁县城为「卓娄尔库」,意思是「卓娄之人来后才成为集镇的地方」。
有人认为「冕宁」的彝语释义,传说,在「眯义」(冕宁)这代人时,他跟随父辈来到漫水湾。当时,其祖阿其比尔从大凉山前往漫水湾任宁蕃安抚司府领主时,由于长途跋涉而来,路上口粮断绝,使当年年仅七、八岁的「眯义」到漫水湾时已经饿得奄奄一息。这个时候,当地的一户汉族人家,首先为「眯义」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生命垂危的「眯义」从此获救。

后来,「眯义」家人问那一户汉族人家,说这是什么能够救人命的线条粮食时,那户汉族人家告诉「眯义」家人说,「这是面,一碗长寿面」。「眯义」家人喜不自尽。再后来,「眯义」的家人就把「面」拿来给孩子取名。加上汉语「面」和彝语饿「眯」音相近,「眯义」的家人就把孩子正式取名为「眯义」。「眯义」(冕宁)的词根词源的最早意思是指「从此以后不再受饥饿」。

越西县

县人民政府驻越城镇。远在四千年前大禹治水的年代,越西即是九州之一梁州的地域。先秦时期,属「西南夷地」。西汉置阑县,属越嶲郡,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 年)置邛部县,属邛部郡,唐初属猫州。咸通后属南诏国。宋为大理国地。元置邛部州,属建昌路,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雍正六年(1728 年)建越嶲厅,1913年废厅为越嶲县,以古越嶲郡「越嶲」二字为名。1914年属建昌道。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过此曾建县革命委员会。同年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1939年改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2年设县南部置普雄县。1955年西康省撤销属四川省。1956年划属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以「嶲」字生僻改为越西县。1960年普雄县划入。

上普雄大桥

越西县,彝语名叫「喜则乌托」 ,越西古城彝语叫「乌托尔库」。「喜则」,又称「色哲」,是彝族一部族名字,是邛部宣慰司宣抚使岭姓分支的亚氏族。「乌托」,又称「乌突」,彝语「乌」指「哥哥」或者「兄长」;「托」和「突」为彝语「帮助」、「替代」、「代管」之意。「喜则乌托」,就是「替代兄长管辖的一片土地」的意思。「乌托尔库」,就是「替代哥哥管理的一个城市」。

普格县

县人民政府驻普基镇。汉越嶲郡邛都县地。清为阿都长官司所辖。1911年属西昌县。1947年置普格设治局。1952年置普格县。普格,为彝语地名曰普基乃缩简后的谐音,意为垭口下的草甸。属凉山彝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州),1960年布拖县并入,1962年复分置。

海口牧场

彝语全称为「日史普基」或「日史普格」。「日史」,系彝族近古历史上的一部落氏族首领名。「普基」是彝语,指「地域」、「集中营」、「村落」、「部落」和「寨子」之意。「基」,是有「关口」、「山营口」之意。「日史普基」或「日史普格」,系彝语指「日史部落人聚居的地域关口」。日史部落氏族源于凉山彝族古侯支系的阿尼大部落,200多年前居住在现普格县西洛区和昭觉县解放沟区拉青乡一带,后绝嗣。

螺髻山

盐源县

县人民政府驻盐井镇。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笮县,属越嶲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昆明县,属嶲州。

咸通后南诏国置香城郡。宋大理国废香城郡改属善巨郡(治今云南省永定县)。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闰盐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分置闰盐县与金县同属柏兴府。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治今卫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置盐源县,属宁远府,以境内产盐故名。

1914年属建昌道。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1939年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2年县治由卫城迁盐井镇。1955年西康省撤销随专区划属四川省,1964年改为盐源彝族自治县,1978年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复名盐源县。

盐源,彝语叫「测莫尔库」,就是指「有人最早看见出盐的地方或集镇」。「测莫」系彝族最早发现盐井的人名,最初由于这人发现了盐,大家都叫他「测莫」,意思是「看见盐巴的人」这是一则典型的由某一事件延伸或引申而成的人名,这也完全符合彝族人的取名方法和特点。

木里藏族自治县

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乔瓦镇(乔瓦,藏语,意为放猪的坪子)。木里意为宽广美丽的地方。原属盐源县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木里安抚司。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改木里宣慰司。民国时仍为盐源县地。

寸冬海子

在木里的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由宗教统治的。十六世纪中叶,西藏三世的DL斯朗嘉错派其师弟松赞嘉错活佛到木里传播黄教。至公元1666年降央绒布继任第二位活佛起,即完善了木里政教合一体制(即木里的最高行政官是土司,而土司必由活佛担任)。全境以木里、瓦尔寨、康坞三大寺为中心、分为三个辖区进行统治,一直延续到公元1950年解放。

俄亚大村

1952 年设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属西康省西昌专区,以境内有木里大寺故名。(木里大寺藏语为:「木里噶丹喜珠曲勒朗巴吉瓦林」)1953年改为木里藏族自治县,1955年西康省撤销,随专区划属四川省,1968专区改称地区。1978年改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德昌县

德昌县人民政府驻德州镇。汉邛都县地。唐初隶岗州,咸通后为南诏国辖地,属建昌府,宋大理国同之。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罢德平、定昌二路,置德昌路,德昌之名始此。治地介乎德、昌二州之间,取德平路之「德」,定昌路之「昌」,合为「德昌」,后人又以「有德必昌」释之。辖昌州、德州、威龙州、普济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德昌府。旋改德昌千户所。清为德昌所。

德昌钟鼓楼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裁德昌所设德昌巡检司,属宁远府。民国初为西昌县德昌镇。1943年设德昌设治局。1945 年建德昌县,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随专区改属四川省,1959年并人西昌县,1962 年复置,1978年西昌地区撤销,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黑龙潭

会理市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会无县、属越嶲郡。唐改会川县,属嶲州。咸通后为南诏会川都督府。宋为大理国会川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会川路辖武安、黎溪、永昌、会理(治大桥)、麻龙州。明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卫,自大桥移会理州来治卫城,即今治。会理以「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

龙肘山

1913年废州改会理县。翌年属建昌道。1939年建西康省,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昌专区,1968年属西昌地区。1978年西昌地区撤销,属凉山彝族自治州,2021年会理撤县设市。

会东县

县人民政府驻会东镇。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会理州,治今铅锌镇,属会川路。设姜州、治今姜州街,属建昌路。明仍置,均属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清卫、废姜州,移会理州治于卫域(今会理县城关镇)。民国属会理县。

1952年设会理,巧家2县地置会东县。设会理县东部地区而名。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随西昌专区划属四川省。1968年西昌专区改称西昌地区。1978年西昌地区撤销改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宁南县

县人民政府驻披砂镇。汉越嶲郡地。唐属嶲州。咸通后为南诏国所辖,宋为大理国地,元属建昌路,明初亦同,后废。清嘉庆元年(1796年)置披砂千户所,隶会理州永定营。光绪末于六城坝置巧家县县佐。

1913年撤销。同年于披砂设会理县县佐。1929年置披砂设治局。1930年建宁南县,以位于清宁远府南部故名。1950年属西昌专区。(1968年改称西昌地区),1978年西昌地区撤销划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金阳县

县人民政府驻天地坝镇(原为一田坝,后谐音得今名).唐南诏国所辖,宋大理国地。元罗罗斯宜慰司辖地。明为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所领,清宜统二年(1910年)划属觉县21952年设昭觉具地置金阳县,以地处金沙江之北,江北为阳,故名。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彝语名叫「阿伙木底」或「阿伙瓦拖」,别称「木尼特子」,现在彝族人又习惯把彝语汉语联称为「阿伙金阳」。金阳之地,原属沙马宣慰司亚氏族阿伙支领地。「阿伙瓦拖」,就是「阿伙部落人世居的一处大悬崖上方的坝子」。

金阳,又因地处金沙江畔四季温暖如春,故另称「木尼特子」,这主要指现在的对坪以南沿金沙江一带。「木尼」,是彝语,指「春天」、「春季」;「特子」,是指「松脂」。「阿伙木底」,别称「木昵特子」的意思是——「阿伙部落人居住的四季如春而松树松脂不断外溢的地方」。

喜德县

县人民政府驻光明镇。县名以县城光明镇侧喜夺拉达(山沟)为名,彝语「喜德」为「喜夺」谐音。汉越嶲郡地,唐初属嶲州。咸通后属南诏国建昌府。宋属大理国,元属建昌路,明正统七年(1442年)在冕山置守御冕山桥后千户所,属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清分属西昌、冕宁2县。1938年在米市设宁东设治局。1952年设西昌、冕宁2 县地置喜德县,属凉山彝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

喜德,彝语称「喜夺拉达」。相传,在600——800年左右,居住在现今雷波县卡哈洛区和千万贯石板滩沿金沙江一带住有一户靠养着鸬鹚一边打鱼、一边靠打猎为生的彝族人家。这户彝族人家源于「比革惹恩」支,汉马姓。有一次,这户人家带着鸬鹚、猎犬猎捕一只奇大的獐鹿越过码姑山至现在喜德县城下面附近的「依子罗」地方时,那一只奇大的獐鹿方才被猎犬咬住。

小相邻的风光

经过无数天的追猎,这一户人家才终于把那只奇大的獐鹿猎捕到手。由于这户人家依然喂养的有鸬鹚,很早时候「依子罗」这个地方是一个湖,这户人家在这里定居下来后,依旧在湖里一边靠打鱼、一边依靠打猎为生。鸬鹚,彝语叫「依子」,有的地方叫「依则」或「依则勒低」。后来,当地原住居民都叫这户人家时干脆直称呼他们为「依子」。「依子」,就是指「鸬鹚」的意思。
「西夺拉达」或「喜德拉达」就是指这次猎捕那只奇大的獐鹿中,意思是獐鹿被猎犬「咬住」的地方。「依子」后人至今居住在喜德县城附近的「依子罗」以及拉克之地,汉姓殷。

甘洛县

县人民政府驻新市坝(彝语名斯斯觉,意为荒坝,后成聚落,遂称新市坝)。西汉置灵关道,属越嶲郡。三国蜀改新道县,西晋改护龙县。刘宋又改名新兴县,属越嶲郡。北周属邛部郡邛部县。唐初属嶲州邛部县。

咸通后为南诏国辖地。宋属大理国。元属邛部州。明属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清越嶲厅辖地。民国时为越嶲县地。1956 年置呷洛县,1959年更名为甘洛县,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甘洛,彝语全称为「甲谷甘洛」或「呷古甘洛」。彝语「甲谷」是指「陡缓的坝」;「呷古」是指「呷(甘)家族人居住的中心地带」或「呷(甘)家族人聚居的地方」;「洛」,是指「山谷」、「幽谷」。「甲谷甘洛」或「呷古甘洛」的地名全称的全意是——「有呷(甘)家族人聚居的一片陡缓的幽谷坝子」。

甘之家族源于大凉山彝族古侯部落——「甘尔普替」支系,「甘尔普替」,有甘、恩扎、卧雷、麻卡、木剖(乌抛)、金比、沙古等亚分支,主要居住在大凉山以东、以北和中部的雷波、美姑、甘洛、越西、昭觉等县以及乐山市的马边、峨边两彝族自治县

美姑县

县人民政府驻巴普镇(巴普,彝语,意为生长思茅草的坝子)。汉越嶲郡地。唐咸通后属南诏国建昌府。宋大理国地。元为北社县地,明改为碧舍县。清昭觉县地。1952年设昭觉县地建美姑县。「美姑」,彝语源自境内之「林木莫古」村。

井叶特西

林木莫古是凉山彝族先民古侯、曲涅两支彝人来这里汇合结盟之地,建县时用「莫古」谐音取美姑县名。建县时属凉山彝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1959年撤销洪溪县并入美姑县。

美姑,彝语全称为「利木美姑」,或「利木莫古」。「利木美姑」,在古时候同样是「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的领地而得名。大约在700年前,居住在现今美姑县巴普镇的罗罗斯宣慰司宣慰使安家(彝族称利利兹莫)与居住在西昌的勒格阿史紫莫(土司)两家因相互争夺领地而展开大战。后因西昌的勒格阿史紫莫(土司)家兵败于现今美姑县巴普镇,并且兵力死伤难以计数而得名。彝族典故「拉哈河边父返子不归,利木莫古千去百不还」就是说的这个历史故事。

「美姑」一词是「莫古」的音变或彝音汉语另写,就是「尸体成堆的中央」。「莫」为彝语「尸体」,「古」为彝语「中间」、「中心」、「中央」之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姑县林业局在新修办公大楼在挖地基时,在地基的3米深处意外挖出了上千具古时候的尸体遗骸,这与美姑县巴普镇曾经是「莫古」 ——「尸体成堆的中央」的传说是相吻合的。
美姑,现以「美丽的姑娘」而得名,这当然是一种引申语意或延伸喻义,或者说是字面解译罢了。

雷波县

县人民政府锦城镇(因锦屏山奇峰秀丽、积翠流霞,如屏障拱卫,故名)。雷波古为禹贡梁州域。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及汉末于县境分别置螂县和潜街县。三国蜀置马湖县,属越嶲郡,晋废。

唐咸通后为南诏建昌府辖地。宋大理因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雷波长官司属马湖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雷坡乡省入屏山县,属马湖府。清雍正八年(1730 年)改置雷波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升为雷波厅。

民国三年(1914年)改厅为县。雷波县,以境内雷番(b)山得名,属永宁道。相传今雷波县城所在地原为长满蒿木的乱石滩,古代为彝族牧区,称「比嘎尔洛」,城中有一小池,周边立有三块锅庄式石包,称「嘎尔书依」,一夏日震雷,闪亮与小池波光相激射,呈现光芒四射奇观,彝族牧民惊呼「母博」!(火光之意),从此称这里为「嘎尔母博」逐变音为「嘎尔莫簿」,后来汉族人借这一故事改这里为「雷波」地名。清雍正十二年将石头大都用于建城墙,小池保存至今,现名「雷波凼」,位于今县委机关院内。1935年雷波县属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乐山专区,1953年4月24日中共凉山工作委员会在雷波县城成立。1955年3月至11月,凉山临时军政委会驻雷波。1956年雷波县划属凉山彝族自治州,1960年瓦岗县撤销,部分纳入。

凉山东大门雷波

雷波,彝语全称为「嘎尔莫波」。雷波县的地名至今有很多版本传说。有的说,「嘎尔莫波」是「嘎(甘)家部落分衍出的支系莫波人的居住地」;也有的说「嘎尔莫波」用雷波土彝语方言话来讲应该是「嘎尔摸波」,「摸」是军或军队的意思。「嘎尔摸波」就是指」嘎(甘)部落家人的军队所占领着的一座山」。

另外,也有的说,雷波(嘎尔莫波)是彝语「像锅庄石一样鼎立的一座大山」之意。这大山就是现在雷波县城背后的那座彝语名叫「殊主波」的大山,汉语叫锦屏山。锦屏山,从远处一看,确实像彝族的三个锅庄石一样鼎立。还有的说,「雷波」是打雷之时的响声大而得名。这种说法是依据彝语「嘎尔莫波」中的「莫波」一词而言的。

世界边缘

「莫波」虽然有「响声大」之意,但是,「莫波」一词与「嘎尔」一词相联拼读时,就没有了「响声大」这个语意了。所以,雷波县的彝语地名「嘎尔莫波」,意思是——「像锅庄石一样鼎立的一座大山」之意比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