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我难道是个匏瓜吗

2024-04-23文化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载: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本章的意思是,佛肸背叛晋国召孔子前往,孔子想去。子路说道,过去我听老师您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盘踞中牟,背叛晋国,而老师你想去,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道,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不是说那些极其坚硬的东西,无论怎么磨也磨不薄吗?不是说那些洁白的东西,无论怎么用黑色的染料染也不会变黑吗?我难道是个匏瓜吗?只能系在藤上而不能食用吗?

佛肸召请孔子的时候,孔子正在卫国,他当时已经62岁了。佛肸很想让孔子师徒协助自己,于是就派人来请,孔子也动了心,但遭到了子路的反对。孔子则表示自己去中牟不会受影响,依然能保持坚强纯洁的本质,特别是他向子路表白了强烈的用世思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但没有一个国君想重用他,都是把他像匏瓜一样挂在那里。这次佛肸来请,毕竟给了他一个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但后来孔子也并没有去中牟。

上文的公山弗扰和本章的佛肸两次叛乱者召请孔子,孔子都动了心,为此孔子的形象引起过争议。但有人为其解释:一种说法是,孔子并非真想应公山弗扰和佛肸之召,他只是想借此试探一下学生们的想法罢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夫子动心是因为他为人厚道心肠好,他认为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只要有一线希望也想法试一试。应召是为了劝他们改正。再有一种说法是,夫子对公山弗扰和佛肸之召只是不拒绝,但并没有去,子路见浅识薄,哪里晓得夫子另有深意呢。种种说法也只能是猜测而已。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