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中国民间乐器的鼻祖——芦笙(图语)

2024-04-23文化

[摄影:芦笙]

芦苇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乐器。 它属于簧片乐器家族中的吹孔簧片乐器类别。 它是世界上大多数现有簧片乐器的鼻祖。 发音清晰优雅,音质柔和,演唱能力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芦笙是苗族、侗族、水族、瑶族、仡佬族的单簧管吹奏乐器。 古称卢沙。 苗、侗、水语都称为茎。 苗语又称嘎斗、嘎结、嘎东、嘎政等。侗又称根兰、根兰尼、更老等。瑶语称楼系。 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 它历史悠久,造型多样,色调明亮丰富,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民间常用它作为芦苇舞、芦苇乐队合奏的伴奏。 改革后已用于民族乐队,可独奏、二重奏或重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关于芦笙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感人的传说。 在郁郁葱葱的苗岭山麓,清澈碧绿的清水河畔,山清水秀的苗家村里,很久以前住着一对老夫妇。 我的父亲名叫彭雀,我的祖母名叫魏鸟。 他们40岁了。 一年后,她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邦雀。 这姑娘聪明灵巧,比孔雀还漂亮,比黄莺还好唱。 苗家子孙都喜欢她,邦却却暗恋年轻猎人毛纱。 勇敢的毛莎武艺高超。 他曾杀虎为父报仇,射鹰精为百姓除害。 有一次,杀死白雉怪救了一个女孩。 女孩得救了,毛莎却不见了。 原来这个女孩就是棒雀。 父母亲看到心爱的女儿非常高兴,眼里充满了泪水。 由于棒雀找不到猫砂,他的饭菜和饮料都不香,看上去憔悴不堪。 这位多才多艺的老人采集金竹,砍伐芦苇,制作出精美的芦笛,用它吹奏出优美的曲调。 彭雀先生教村里的年轻人制作、演奏芦笛。 芦笙比赛那天,远近苗寨的年轻人都来参加,最后吸引了头上插着白雉毛的毛莎。 邦雀一眼就认出了他,彭雀神父便邀请他到家里去。 邦雀精神抖擞。 和毛莎畅所欲言地谈起了自己的爱情,两人成为了幸福的情侣。

在美丽的侗乡,相传芦笙起源于三国时期。 孔明派兵攻打侗寨,以战鼓为号角。 当时,侗族首领孟获命人砍竹,奏响声,作为集兵攻退的信号。 后来逐渐演变为芦笙。 有些地区的侗歌还描述了制作芦苇的详细过程。 据说,起初他们用木头砍芦苇,但吹起来却发不出声音。 然后他们用竹子或牛角来制作它们。 虽然发出声音,却无法被吹走。 太费力了。 后来,孟获的儿子从铠甲上取了一些铜片,把它们锤得很薄,模仿洞里滴水的声音,装在芦竹筒上,发出悦耳的声音。 大小不同的芦苇。

在我国乐器史上,芦笙的出现晚于葫芦笙。 12世纪初期的南宋时期,芦笙的前身「芦纱」仅在文献中有记载。 当然,距离载入史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南宋范成大着【归海与衡志】有:「芦笛,人族乐器,形似笛子,有八纵一横管贯穿其中。」 南宋周去非【岭外黛达达】(卷七)乐器篇中有较详细的描述:「瑶族音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等。 …… 芦纱制,形状像古代的笛子(指排箫),由竹子制成,一纵八横。其演奏方法与芦笙相同,在广西瑶族等少数民族中,芦笙和葫芦两种乐器同时存在。 【安】:「陈、袁、青州蛮……农闲时,当操的有一两百人,手拉手唱歌,几个人吹笙领头。」芦笙这个词是作为乐器使用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明代文献中。 明代钱古训在【白衣传】中写道:「村中击鼓,吹笛,舞茎,以作宴席。」 明代倪仁所著的【南诏野史】中记载,进入滇中的苗族「每日」孟春对月舞,男子吹芦,女子敲钟,整天并肩唱歌、跳舞。 」明代田汝成的【燕郊纪闻】也有:「侗族人闲暇时吹奏芦苇。」明代匡禄的【池雅】也有:「侗族……善乐,吹奏。胡琴,吹六管(即芦笙),闭眼唱长歌,顿足,乱舞。」清代田文孟斋【前书】记载:「他的胜杰 竹子由六根管子组成,接缝拉在一起,相互比较。 ......竹子也被切成直径,称重并绑在六个管子上,然后吹制。」

芦笙是由葫芦笙演变而来。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葫芦质脆,不坚固,容易漏气。 竹簧片也容易吸收水分并改变声音。 明代音乐家朱载曾在【辨笙时不宜用镇婆】一文中指出其缺点。 在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我国少数民族先民在葫芦笙的基础上逐渐制作了木笙斗和金属簧笙,从而达到了更大的音量和雍容。 音色。 在苗、侗、瑶等民族中,芦笙不断发展,并逐渐取代了十分流行的葫芦笙。 1960年代初,云南音乐工作者在西双版纳布朗族地区收藏了一把古老的十四管笛。 笛子分为左右两排,穿过管道。 它不再用葫芦,而是用竹筒制成。 笙斗的簧片也改为铜簧片,其外形与宋代的芦纱类似,「形似古笛,用竹编成」。 这件残存的古排笙足以见证葫芦笙演变为芦笙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