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道德经】义解与象解第一章

2024-03-26文化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义解]

如果视为第一章,我们应当倒过来看,老子是在为大家领悟众妙开启一扇门户,即一个总原则总方法总思路。既然是总,就是一就是同,也应该是有,但它不是我们的日常知见,而是一种本质思考。也就是说,老子立于形而上。由于书名之故,人们一般会认为这一章是在解释道说明道,其实不是,它只是一个引论,一个基础的思想架构,要做的是引导我们怎么去思考道,并且怎么用语言将这种思考成果表达出来。老子担忧以言害意、以辞为道。

中国传统思维不太讲形式逻辑和语义逻辑(名家除外),而主张从比喻悟道,超越语言,这就是后来的佛教容易融入中国文化的先天基础。所以我们不必为道德经第一章过于挠头。第一句:道虽然似乎玄妙,但并不远离具体的物象,依旧可以说可以解释,再不济就是用比喻了。只是要记住,这些言说、解释、比喻都有局限性,并不就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永恒之道(在此,并未指出道是什么)。

第二句:我们说了道不能离物相,那物相就是有(名),但所言说所比喻的意义内涵(道)并不是物相,那必然是无(也是名)。记住这一句是比喻,天地之始,万物不生,如无,故名之;万物既生,故名之有(此处暗含了道的含义,即生万物者为道,但万物不是道,可开到易经的乾坤两卦上去)。

第三句:还是记住道不离物相,所以我们由有无两字(名)而解释(道)道就有了实际的意义,无(道之名)是对物讲,即无(道)为非物,玄深幽远,所谓妙(妙不可言);有(万物之名)也是对物讲,从物中我们可以体悟到道,道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无谓乱说。或者倒过来,离开物相就不可能有道。这句话重在说明思考道时的无限性和有限性原则。

第四句:这是总结,一是从言说上会有名的差别(异名),而从思维上则可以不为语言所限,语言依属于物相(同出:出于道也出于心,中国古代思想皆指心性道合一,天人合一)。

语言与思维对应于道,非同非异,非一非二,确实玄而又玄,但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恰恰是我们理解道所不可缺少的不二法门。我们在理解老子道德经时往往会注意它的相反相成的辩证,却忽视了语言与思维之间其实也是辩证,后面的文字都是由此而展开的。

[象解]

从道看,震卦,言、道、始、正,一阳统二阴;从名言,巽卦,命、令、顺、升,一阴牵二阳。这是相反的两个卦,以之可以说明道与名的关系(即道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借助语言,但语言本身并不就是道)。重新断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八德应该放第二章)「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读过【易经】的话,很容易想到乾坤两元,乾父坤母,乾始坤成,乾象坤形,有从无到有之意,但它们实际上是气之阴阳,乃一体两面。无乾,坤不足用;无坤,乾不能明。但它们都还在道的层次上,如果愿意,可以这样解释【道德经】的第一章。

说它是又说它不是,是我们平时的说话方式;叫它这个又叫它那个,是我们平时的命名方式。

比如我们把无看作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当我们经常说无的时候,就是让大家明白阴阳化有多么奇妙;当我们常说有的时候,就是让大家明白万物多么独特(徼,边界)。有和无都是我们自己命名的,表达了从无到有的化成,叫法虽看不同,但其实你换过来说,也没什么不可(玄,旋),因为它们实际上是相同的(说、名)。这种语言的奥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地万物(众妙之门,入口)。

为什么「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虽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实还是在讲道,讲开始,讲开始之同,如讲气之阴阳,还只是一(气)。从一个侧面看,似乎是有(阳),从另一个侧面看则是无(阴),反之亦然,所以有无同体为同,有无互变为玄,这就开启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