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从「华风渐行」到「华风渐盛」:明代云南文化意象建构

2024-04-10文化

引言

明代是云南文化意象建构的重要时期,并以华夏文化发展为主要方向。明朝廷通过方志撰写、儒学教育、兴办学校、卫所制度、军屯以及民屯等举措使中原文化不断渗入云南地区,不仅促进了云南地区文化意象建构以及华夏文化发展,还推动了云南地区的华夏化进程。

因此,探究云南文化意象建构中华夏文化的发展对于理解中国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云南文化意象建构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了民族智慧和历史记忆,还反映了华夏文化在其文化意象建构中的作用。

一、明前期云南文化意象建构:「华风渐行」

明前期,云南文化意象的建构主要在方志中得以体现。洪武【云南志书】【云南图经志书】已在构建云南全省的文化意象。景泰五年,明代宗派王榖入云南进行云南志书编纂,促成了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的形成。

该志书记载,明前期云南文化意象建构已取得显著成绩,并促进了华夏文化的发展。这点也可从陈颙【重修云南志序】中得到印证。陈颙在志书中指出,入明后的七十余年,云南风俗渐化,达到了与中州侔的状态。

但因「云南远在中州外而被化最后」的原因,虽其促进了云南文化意象的建构和华夏文化的发展,但仍处于「华风渐行」状态。「华风渐行」可从云南志书所描述的云南文化中看出。

云南方志虽促进了当地华夏文化的发展,但云南文化总体上仍以夷文化为主,华夏文化为辅。

从区域府州来看,明前期具有华夏文化特征的府州只有云南、大理、临安、楚雄、澂江、蒙化、曲靖、姚安、鹤庆、丽江、永昌11府,只占云南府州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些府州虽然华风显著,但其所占比例较小,且与中原文化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固尚处「华风渐行」状态。

明初卫所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云南文化意象建构与华夏文化的发展。明初朱元璋以武定云南后,便设置卫所,以稳固边疆。洪武十五年),在云南设置了左、右、前、后、中五卫。云南卫所的设置大多在洪武年间,只有少部分在洪武之后。

除前述五卫外,主要还有:曲靖卫、广南卫、越州卫、平夷卫、六凉卫、临安卫、楚雄卫、景东卫、大罗卫、洱海卫、大理卫、澜沧卫、永昌卫、腾冲卫等。

卫所制度的建立,必然带来军队、家眷入滇,而入滇的家眷受华夏文化影响很深,进一步推动了云南当地文化的发展。

卫所制度促进了卫所文化的形成,而其形成又进一步促进了云南地区文化的发展、演变,并潜移默化地向云南地区传播、渗入华夏文化,促进了云南文化意象的建构和华夏文化的发展。

二、明中后期云南文化意象重构:「华风渐盛」

云南文化意象在明中后期处于文化重构阶段,而重构的重点在于云南文化的华夏化态势。明成化时期,云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差无几。明朝廷统一西南后,为稳固边陲,采用「军屯」「民屯」的形式,使大量汉族人口迁入云南。

汉族人口的大量迁入进一步促进了云南文化意象的重构和云南华夏文化的发展。【滇略】中记载,入明后大量汉族人口迁入云南,使云南「熏陶渐染,彬彬文献与中州埒矣」。同样,万历时期【云南通志·地理志·全省风土】中也记载,「节令列郡皆同,惟夷方少异」。

足以说明云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接近,可以说是其极具一致性。明中后期云南文化重构虽使云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并形成了云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致性的意象,但云南文化重构的府州并非全面,而是存在一定局限性。

从府州所在区域就可以看出,离中原地区越近的府州,其文化重构及华夏文化的发展最深,特别是白人群体;靠近边界的地区,其文化重构及华夏文化发展的态势则相对缓慢,且边界地区的群体文化与中原文化尚有大部分差别。

总体而言,华夷文化的差距逐渐减小,华夏文化发展的势头也极具活力。明中期已经出现了华夏文化特征显著的府州,而明后期更甚前者。首先,曲靖军民府,明前期只是华风渐染,而明后期则是士风渐盛,而科第人才后先相望,陆与中州埒。

蒙化府亦是如此,明前期的华夏文化只是有所渐染,而到了明后期则是士人冠婚皆用家礼的状态。其次,明中后期具有华夏文化特征的府州越来越多,并且府州文化改造非常之迅猛。嘉靖时期,「圣朝文化有年矣,衣冠礼乐颇埒中土亦有年矣」。

成化时期,武定军民府的土知府凤英用土葬法葬其母,并聘师教子,渐习诗书,引发了武定㑩㑩群体建私塾习汉字,从而促进了其华夏文化的发展。最后,在族群层面上,具有明显华夏文化特征的府州已涉及少数民族群体的府州,不单单只局限于白人群体的府州。

例如,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的百夷,原本俗陋,明后期也开始选子弟入学,「以读书自励,科不乏人」,逐步变其旧俗。

此外,明代后期,「云南人」的称呼逐渐代替了「西南夷」的称谓,这一现象体现了「华夷」在文化上的双向认同。不仅促进了云南文化的重构以及云南文化的华夏化进程,也推动了国家一体化建构。

虽有学者认为明代后期,尤其是明末云南沙普动乱阻碍了云南华夏文化的发展,并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从泰昌、天启、崇祯、永历四朝的云南汉文典籍的数量中可以发现,其对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并非很大,云南华夏文化的发展仍较快。

例如,永历帝驻守云南时,带来了大量的文人学士,并在云南举行了科举考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文化以及华夏文化的发展。总之,明中后期,云南文化改造力度之大,使其不断得以重构,而其重构又促进了云南文化不断为之华夏化。

三、云南文化建构的成因

1.儒学发展

明代是云南华夏文化建构时期,儒学的推行是云南华夏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明初,朱元璋基于「变其土俗同于中国」的政策考虑,广建孔庙、兴办儒学、施行教化,以促使云南各民族人民接受儒家文化。

明代云南华夏文化建构并不是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各个时期所发展状态各异。明代,特别是嘉靖以前,云南儒学教育的发展并非兴盛。例如,武定府所辖府州县虽皆未设庙学和书院,但相比于嘉靖以前,明代中后期发展优于前者。

可以说,明中后期是云南儒学蓬勃发展时期,更是云南华夏文化建构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儒学教学机构在嘉靖、隆庆、万历时期三朝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云南书院也在此时兴盛。

2.方志书写的规范化

云南华夏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儒学的推行,而推动因素则是方志「文化」书写体例的规范化。

明代时期的方志主要反映的是明代云南不同族群、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状况,同时也明显反映了云南文化的华夏化倾向。

3.兴办书院

明代儒学文化的推行促进了云南华夏文化的建构,但儒学的推行离不开书院的发展。云南书院的快速增长,对云南华夏文化的建构起到了点缀的作用。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统一云南,十分重视边地群体的儒学教化。

加之,明初在云南置卫所、移民兴滇,使大量先进技术传入,为云南儒学和书院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此外,朝廷为了照顾边地地区,增加了云南地区科考的名额,刺激了云南地区读书人的欲望,以致书院的规模空前扩大。而书院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云南儒学的发展,使其华风兴盛。

4.汉族移民

明代汉族移民在促进云南华夏文化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谴征南将军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师30万征讨云南,并在其平定后,派大量军队驻守云南,以巩边疆。实际是以「军屯」方式实现云南边陲的稳定。

军屯势必会带来家眷跟随进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量汉族人口留驻云南。同时,明代又以「民屯」的方式使大量汉族迁入云南。

结语

综上所述,明代既是云南文化意象建构的重要时期,又是华夏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明代云南文化意象的建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既体现为明前期的「华风渐行」,又体现为明中后期的「华风渐盛」,并与华夏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明朝廷通过儒学发展、方志撰写、兴办学校、军屯以及民屯等方式不断向云南传播华夏文化。与此同时,云南族群也积极地接受、认同华夏文化形成了双向促进、双向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此情况下,明朝廷以多种方式传播华夏文化,而明前期的「华风渐行」与明中后期的「华风渐盛」就是其文化意象建构最主要的体现。

参考文献

【云南志】

【万历云南通志】

【莘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