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杂文选刊】停刊——百家争鸣永世不得再现(天涯存稿)

2023-12-13文化

埋头种树、莫待花开

文||莫岱

01、思想让步制度

我有一句话:没有教科书的时代,算不上制度先进的时代。但是有了教科书的时代,就谈不上思想进步的时代。

思想进步的先决体现,是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

越是高度统一的社会,越是无法提供不求同可存异的思想土壤。想一想马克思因为提出共产主义的概念,在生前一直为西方世界所不容。

所以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我们此时极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在思想建设上有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其实已经退化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

制度先进 ,要在秦朝建立时靠法家的强力手腕,才在全社会得以强制推行。法家学说虽没有作为教科书成为选仕的依据,客观上发挥着教科书的作用。

毕竟秦朝也就存在了14年,只来得及在社会制度上推行标准统一,完全没有时间着手文化建设,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其实我时常会思索一个问题:如果能让秦朝的存在长久一点,给他足够的文化建设的时间,这应该是中华大地一个迥乎不同的奇异拐点。 因为儒家的那一套低效率内耗,完全不适用秦朝已经建立的法家基础。

02、先秦文化局限

秦朝郡县制的开创,无疑是一个极其跨时代的制度构建,可惜汉朝建立的时候又退回到分封制的陷阱之中, 这在无形中提供了儒家裙带关系滋生的土壤

所以自秦以后直至永远,我们这片大地上再也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因为真正的教科书在随后不久西汉董仲舒的建议下正式确立。

诸子百家能够在春秋时期集中涌现,首要的前提,就是在此之前没有形成任何形式的教科书。

这里面有多方面的限制。首先是成熟的文字在周朝还没有完全形成(甲骨文不够成熟);其次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文化载体(竹简很可能还没投入使用);然后是因为群伐割据导致文化交流不畅、字体不统一带来的阅读困难。

最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大批量的成书,可供学习交流。

都说是秦朝焚书坑儒造成了绝大多数书籍失传,即便这一点是真的,想想在此之前200多年,孔子着手编辑前朝书籍的时候,也就那么几本。被诸子百家提到过,而且确定失传的书籍也为数不多。

其实大家完全可以想一想,周朝那种尚武的时代,保存书籍的代价又极其高昂(都是笨重的龟甲),文字大多用于占卜和记录, 能掌握书写能力的人不是祭祀就是大族 ,都在忙着维护统治,能大规模成书实属不可思议。

03、读书人为什么重要

先秦时期并不存在文化的概念,更不受什么主流文化的裹挟影响,掌握书写和阅读能力的人越来越多。

由于群伐割据,为了维护属地内部的统治需要,甚至为了满足称霸一方的野心,对读书人的需求日益增多,这在春秋时期达到顶峰。

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读书人在科举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如此重要。

那个时候接受教育的成本很高,读书人很少会出自平民百姓, 拉拢读书人其实首先看中的是他背后代表的家族实力 。久而久之,读书人自然成了管理阶层的核心。

其次,由于地域的物理限制, 传达重要信息不可能通过口头接龙的形式 。一是保密问题得不到保证,二是容易造成错误传达,文字就派上了用场。

最后,战乱年代一个最为重要的专业领域是 地理学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战略规划,都要在地理条件允许的前提上建立,能掌握地理知识的人,自然是有参考书可以学习的人。读书人也就脱颖而出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实那时候很少会杀害读书人。因为读书人成长的周期和成本太高了,一般都会想方设法为我所用,迫不得已才会刀剑相加。

另一个方面是不想造成不良影响,让其他的读书人避而远之,造成人才流失。这一点在历代历史剧中都可以看到,根源就是周朝中期形成的,在春秋战国达到高潮。

04、百家争鸣出现

基于文字系统的成熟,和市场需求对读书人的求贤若渴,称霸一方的诸侯出于存亡的考虑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读书人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第一次凸显,这就是百家争鸣。

所以比较可悲的是, 百家争鸣本质上是服务于诸侯国的统治需求而出现的,远远不是今天所谓的思想和文化上自觉性的体现

但是百家争鸣无疑在事实上,拔高了华夏大地思想的深邃性和多样性,这样的历史文化盛宴,再也不会出现。

首先要满足群雄并举的局面 ,这么多的学说才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因为各自的学说可以得到相应的分割权力的庇护,避免了大一统制度下的内卷。

完全不能想象,诸子百家在一个朝廷里上班,从日出争论到日落,都不可能达成一致的结果。不仅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单一统治者的喜好不可能兼容并存,哪怕有一丝丝偏向性,都会造成排挤和站队的出现。最终就会导致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

其次是主流文化没有形成,允许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华夏大地自从黄帝战胜蚩尤一统中原以来,大一统就是不可逆的政权趋势。大一统的好处很多,唯独对文化是一种制约,天无二日的观念就是文化和认知上一元论的集中体现。

不同认知的读书人在同一事物上看法不同,就会出现不必要的争论,这对统治者而言是一种很难从中斡旋的情况,会增加无法想象的政治成本,可以参考国外的多党竞选制度。

最后是要有足够长的成长周期。 春秋战国前后历时最少500多年,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形式,又给了这么多多样性学说存在的基础,百家争鸣才得以茁壮成长。

历史上但凡满足以上条件的时代,都会出现别具一格的文化争锋,由于时间太短,往往都是昙花一现。

比如三国时期,魏晋时期和民国时期,都是在政权更迭、主流文化缺失、人才需求增加或者道德沦丧的背景下才允许了不一样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已经在民国末年,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