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孙少平:婚姻与事业都背离了最初的梦想,但为何能活得那么坦然?

2023-12-14文化

如果你痛苦迷茫不知所措时,建议去读一读路瑶【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就是写给普通人的,里面有梦想的破灭,也有情感的失落,更有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动力。

而且路遥的语言风格,真实平和而富有力量,通常能消解一个人心中的郁闷与不快,让你接受平凡的自己。

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小说中分量最重的人物:孙少平,一个平凡而又有力量感的男人。

对于普通人而言,一生最重要的有两件事,就是婚姻与事业,这两样也是孙少平一生的追求,但很不幸,他哪样都不圆满。

那么,面对现实的残酷,孙少平是如何对待的呢?我们先从他的爱情故事说起。

爱情:从天上到地下

田晓霞,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不论出身还是样貌,都是女神级别。

她是官二代,父亲一路高升至省委副书记;她性格活泼开朗,长得美丽大方,还善解人意,更为关键的是,明明可以靠家世上位,但她偏偏才华出众,一路凭着自身的优秀,当上了省报的记者。

路遥就让这位殿堂级的女性走入了孙少平的生活,面对田晓霞,孙少平是局促的、羞赧的、不安的,也是有些自卑的。

他家境贫寒,不能说衣不遮体吧,但在县城上高中的他,总感觉与所谓的城里人格格不入,除了衣着与吃食,更大的差距在心里。

对于这种差距,在小说里也有特别明显的对比,比如他在田晓霞家里时,原文如下:

少平在对面墙上的穿衣镜里,看见自己穿着一身烂衣服头发乱得象一团沙蓬,坐在这舒适的全包沙发里,实在有点滑稽。(出自【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孙少平把自己与城里人的差距定义为 「滑稽」, 也就是说,他与一个笑话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当他第一次站在田晓霞面前时,他就认为自己是个「叫化子」。可见,他内心的自卑成分很重。

那么,身份地位差距如此之大的两个人,他们怎么就相爱了呢?

首先在于田晓霞,在她的心中,没有高低贵贱的观念,她思想开放,崇尚民主自由,所以,孙少平在他眼中,和别的男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那么,她为什么会喜欢孙少平呢?因为他们很像,都有一颗积极向上、追求理想的心。

田晓霞是一个事业脑,从小在自由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学习也好,凭本事考上大学。

黄原师专毕业后,原本是要去当老师的,但她志不在此,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一名优秀的记者。果然天随人愿,在机缘巧合和她的努力之下,她真的成为了一名记者。

对于自己的工作,她也十分拼命,比如她亲自下矿井去了解煤矿工人的劳动情况和真实生活,再如当洪水灾情爆发时,在暴雨中她奔赴前线只为捕捉第一手消息,最终为了救护别人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由此看来,田晓霞本身就是一个很上进的女性,她和孙少平之所以能在一起,也是基于这一点的。

孙少平渴望求知,而田晓霞本身就是一位知性女子,随着他们相处时间的增加,孙少平也越来越佩服她。

从恋爱前到恋爱后,田晓霞和孙少平在一起的时光,并不是单纯为了相处、亲吻与拥抱,更多的时间他们在交流思想,在谈论时事,在督促对方读书。

田晓霞一直在引导孙少平,让他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国际时事,甚至是哲学。在平日里,她不仅将一些优秀的书籍推荐给孙少平,而且还经常借书给他看。

读书给了孙少平很多自信,也给了他生活的动力。孙少平和田晓霞在一起之后,他不会再有羞怯心理,也没有任何交流障碍,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被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填平了。

在他高中毕业的时候,田晓霞就叮嘱孙少平不要放弃读书。后来孙少平结束教师生涯,回家当起农民的时候,每每想到田晓霞,他就会感到惆怅和苦涩,但很快就振作起来,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奋斗一个未来,这种源动力也是来自田晓霞。

不夸张的说,田晓霞是孙少平理想世界的启蒙导师和精神世界的动力源泉。 孙少平努力的奋斗,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理直气壮的完全融入到她的世界里。

所以,对于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爱情,我个人认为,他们更倾向于精神恋爱,更追求灵魂上的契合,这无疑是爱情境界中顶配。

当然在生活上,田晓霞也尽自己所能,并且在保护孙少平自尊的情况下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对于孙少平而言,这样的恋人无疑是完美的。但命运并没有将完美恋人真正的赐予他,田晓霞因公殉职,相爱的恋人从此天人两隔。

田晓霞死了,而孙少平的生命还要继续,不可否认,田晓霞身上多少都带有点琼瑶女主的光环,但孙少平身上完全没有偶像男主的特质,面对田晓霞的离去,他没有大吼大叫,也没有寻死觅活,而是从田晓霞父亲手中接过三本爱情日记,然后将它像珍宝一样珍藏起来,这将是他之后人生的动力。

我们来看一下,田晓霞是如何定位她与孙少平的爱情的,以下这段原文最具表述力:

孙少平接过这三本彩色塑料皮日记本,随手打开了一本,那熟悉的、象男孩子一样刚健的字便跳入了眼帘——……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象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第三部 第三十三章)

读完这一段,给我最大感受就是,她可以为爱人牺牲自己,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她用自己的爱和力量照亮了孙少平的人生,她就像一束光,一座灯塔,一座山,即使她不在了,但她的灵魂已经完全嵌入到孙少平的身体里,孙少平将带着她的理想与坚定继续走下去。

所以,孙少平失去了田晓霞,他的情感世界看似残缺了,但他的精神世界更加坚定了,更加丰满了,他的内心没有因为失去恋人而变得脆弱不堪,相反,他有了更大的驱动力去面对人生之后的苦难,以及人生的各种选择。

孙少平的人格无疑是很具魅力的,之后的日子里也依旧有人向他表白,比如金波的妹妹金秀,女大学生,未来的医生,有学识,有涵养,性格活泼开朗,俩人交流也没什么障碍,关键金秀酷似田晓霞,但为何面对金秀的「我爱你」,孙少平为何不敢接受了呢?

因为他成熟了,他深切的知道,他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加活得舒坦,他不愿意到大城市,并不代表他对城市有偏见,他只是在选择一个更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环境。

对于恋人妻子,也是一样,他与金秀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金秀与田晓霞不一样,金秀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而田晓霞生活在书海与理想之中,所以,田晓霞能以更广阔的胸怀包容和接纳孙少平,而金秀是做不到的。

所以,孙少平在小说中将金秀视为「小孩子」,尽管他们仅相差四岁,但他们的思想相差何止四岁,至少有一个时代的距离。

孙少平的婚姻是平淡的,但却是最真实的,最后与曾经的同事王世才的妻子惠英,还有他们的儿子明明,生活在了一起,给人一种「千帆过尽皆是客,洗尽铅华谁人知?」的意味。

作者路遥在写到田晓霞死时,曾泪流不止,作者的用意很明显,以田晓霞之死换来了孙少平的重生,重生后的孙少平在见证了现实的残酷之后,抛弃了青春年少时代不切实际的想法,此后的他,一切从现实出发,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别人,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做一些踏实的事,过自己的平淡生活,不再彷徨,也不再恐惧未来。

爱情是伟大的,孙少平从爱情中汲取了巨大的力量,但他自己也是一个奋斗不息的青年。

事业:从梦想到现实

孙少平最初的梦想,其实是很世俗的,就是摆脱农民身份,能够做一名城里人,有一番自己的事业。

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路遥

这样的梦想,放到现在,实际也很接地气,也是每个男人为之奋斗的理想。

但若要问,孙少平,你的理想实现了吗?

他会说:实现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理想,但并不是成为所谓的城里人,也没有什么辉煌的事业。

那么,他的真正理想是什么呢?

孙少平高中毕业后,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但正如孙少平本人所言,「我还没有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乡巴佬了」。

他上过高中,他的思想意识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不会像哥哥孙少安那样,一辈子不离开双水村,好像有志青年都认为,自己的理想在远方,孙少平也不例外。

但是从小说的角度看,孙少平成为「城里人」的经历多少过于戏剧化。不当老师之后,他就去了黄原城,去那里寻找自己的梦想。

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户口,作为一个三无人员闯荡城市,在那个年代这份勇气还是很可嘉的,但能做的工作也是显而易见。

说白了,与骆驼祥子差不多,都要靠出卖体力换取生活资源,做小工,扛石头、提泥包、钻炮眼,这些重体力活都归农民工。

进入城市后的初体验,他的生活基本是在不断的打苦力短工中度过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城市里的流浪汉,像无根的蓬丛在人间漂泊。

不过之后,作者就为他安排了一个戏剧化的事件,那就是在曹书记的帮助下,他不仅拥有了半个城市户口,还得到了进入煤矿工作的机会。

尽管在这起事件背后,曹书记有着浓重的个人私心,希望孙少平能成为自己的上门女婿,但对于这样的机会,谁又能说不是孙少平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息的奋斗换取的呢?

如果他没有上过高中,没有当过老师,不热爱读书,没有出去闯一闯的勇气,没有独特的气质,这块馅饼即便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砸在他的头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孙少平身上再合适不过。孙少平如愿成为了城里人,当上了煤矿工人,那么这是不是代表,他的理想实现了?

非也,他原本还有机会到更大的城市,去更广阔的天地,甚至娶高知女性,但当金秀向他示爱,亲朋好友都积极为他调入真正的大城市而努力时,他却选择了拒绝,为什么?

因为他的理想已经回归现实了,他选择活在当下,活在一个他认为相对舒适的生活圈里,但这并不代表他要躺平,他只是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环境中,并为此奋斗,为此更有效的投入自己的人生精力。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博大的人生智慧,懂得舍弃高于自己现实的理想,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这样的孙少平是如何锻造成的呢?是人生经历,也是他不断读书、学习,从上进中获取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此黄金非彼黄金,它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它可以让你的思想变得通达,活得通透,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再彷徨,也不会感到孤独无依。

所以我说,孙少平是一个平凡而又有力量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