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书和看书有什么区别?

2024-03-06文化

以前有人问过我:「读书和看书有什么区别吗?」当时我认为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于是抖机灵地回答一两句把对方打发了。

后来阅读量越来越大时,我才发现看书和读书原来是两回事,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看书,顾名思义是拿起一本书,不出声地用眼睛浏览书本,理解作者的意思。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几乎都是在看书,和读书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读书,重心在读,发出声音去朗读,比看书多了声音,真正做到了朱熹说的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区分了两者,有什么用呢?这得看我们阅读的对象是哪些书,目的是什么。

看书,一般是看长篇小说,看新闻,看大部头著作等,这些书只能快速用眼睛不出声地看,或寻找有用的信息,或为了消遣。

如果用出声读书的方式去读,就不现实了,像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全书80万字,看就比读高效得多。

读书的对象,则是一些优美,又值得重复读出来的经典作者、文章。比如唐诗宋词、【论语】、【古文观止】和【离骚】等,这些书只是看,就不能领略它的韵味。

可以想象一下,你面前放着一本【唐诗三百首】,翻到杜甫的【登高】时,你只满足于几秒钟就看完全诗的56个字吗?这时候,你真的想用某个速读法,快速看完它吗?

在【曾国藩家书】里,有一封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纪泽信,信中说到了读书之法,即「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

曾国藩的读书四法把看和读区别开来,两者是不一样的。用他的话说:

看者, 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 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会王之文……

曾国藩在教导儿子学习方面可谓良苦用心,细到哪些书适合看,哪些书适合读,都给出了具体的书目。不过最精彩的部分还是他用钱财和战争作比喻,分清两者的区别。

曾国藩说,看书就像在外面做生意,一般都有三倍的回报,而读书就像守在家里不出门消费,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用战争来打比方,看书是主动出击,攻占城池,而读书则是建立护城河,顽强地守城。

不管哪种比喻,看书都比较功利,收获也最大,也是发家致富、开拓疆土的好方法。

而读书就保守和缓和得多,虽不能马上得到看得见的大富大贵,但可以滋养身心,无用之大用。

可见看书对应的是「阅读」二字中的「阅」字,它强调的是你看完了之后,有什么收获和建议,在短时间内用这种方式获取一定的信息,在效率上是相当划算的。

在看完之后你甚至可以写下「已阅」做标记。我们平时带着一定目的去看的书,都属于看的范围。

而读书对应的是「阅读」中的「读」字,它是在看的基础上,多了一些品位。

这种品位感因人而异。值得大声朗读的书,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一定不低,它比你平时只用眼睛看的书,品位显然高出不少。

读书,不会马上给你见得到的好处,你却隐隐约约感到一种升华,这是看书很难体会得到的。

其实对看书和读书的区别,了解到这里足够了,接下来就看如何为我们所用了。如果你的阅读量不大,平时也没有多少阅读时间,就可以多看书,多买那些适合看的书。

这时你的目标就很明确,并规定自己在多长时间内看完多少本书,通过看书快速了解一个新领域,这是收获最大的阅读方式。

假如你有一定阅读量,且每年看完50本书以上,就开始读有点难度和深度的好书。

因为你不再追求阅读量,只是想把一本书一遍又一遍地读下去,让它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融入到你的生活中。

虽然这样的好书不多,但是你读过之后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改变,也是值得的。

因此,当你面对书架上一排排书时,按照看书和读书的方式来划分是必要的。

我在没有区分之前,也是看到哪算哪,也从来没想过选其中一两本拿来出声朗读的,一些真正的好书淹没在书柜里了。

后来懂得划分了,阅读目的就更明确,也找出了适合读的书,这时我才发现读书真好。

如此看来,多想一想看书和读书的区别,还真不是一个无聊的问题。

ChangeLog

20210506 初稿

20240305 修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