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这位诺奖女诗人,为何被誉为「诗界莫扎特」?

2024-03-07文化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这是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墙壁上的一句话。

先锋书店

你是否也被这句话打动过?它出自波兰女诗人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

辛波斯卡

她的写诗风格悠然质朴却又不失新意,轻盈灵动又不失厚重,被誉为 「诗界莫扎特」 。但她一生只公开发表过350多首诗,时隔数年才出版一本薄薄的诗集。她为何可以斩获诺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诺奖女诗人的静默人生。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在诺奖颁奖现场

见微知著,一切轻盈之物皆可成诗

1923年7月2日,辛波斯卡出生于波兰小镇布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8岁时随家人移居波兰南部的工业大城克拉科夫,之后便长居于此。她生活在一个书香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5岁时便开始创作儿童诗,但她却谦逊地说最初的作品有些笨拙和不得体。她的父亲是第一位热心读者,会在她写得不错时给予奖励。


1948年,她正打算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时,波兰政局变动,社会发生动荡。于是,她对作品风格及主题进行全面修改,于1952年才出版第一本诗集【存活的理由】。但对于早期的这部作品,她颇有不满。之后,辛波斯卡便试图规避政治话题,开始抒写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她于1976年出版的诗集 【巨大的数目】 首印数达一万本,并在一周内售罄,这对于当时总人口数量不多的波兰来说真的算是「大数目」。

辛波斯卡诗集英文版封面

彼时,尽管辛波斯卡已在波兰久负盛名,但还未在波兰以外的地方引起轰动。直到1996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的女诗人。

她在诺奖演说词中说:

「诗人当然渴望出版诗集,被阅读,被理解,但他们不会为超越于普通民众和日常事务之上而有所行动。」

「然而,在诗歌语言中,每一个词语都被权衡,绝无寻常或正常之物。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之上的云是寻常的。没有一个白昼和白昼之后的夜晚是寻常的。总之,没有一个存在,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是寻常的。」

在辛波斯卡的诗歌中,我们很少看到新词丽句,也没有那些滥情的感动。而是 铺陈着生活中一切轻盈事物 ,一片云、一块石头、一粒沙、一张照片、一颗洋葱、一幅风景画、一份简历等都可以是诗中的主角。这些轻盈之物普通却不寻常,辛波斯卡会赋予它们生命力,找到它们的可笑之处并加以善意的反讽,从而精准地表达她的思考。

它们傲慢的队列

安闲地漫游于你的全部生活之上,

以及我尚未完成的生活。

它们没有义务随我们逝去。

它们漂移时,也不必被人看见。

——【云】

她以敏锐的感知力,捕捉琐碎日常中的诗意,书写着万物的惊异之处。或许这就是诺奖颁奖词中所说的 「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

偏爱独处,富于独特的幽默感

辛波斯卡甚至提前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在此长眠着一个老派的女人,像个逗点。」 逗点是标点符号中常用且极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她这样的自称可能正是希望大众对她的关注可以再少一些。而老派,在我们的通常眼光里,代表着守旧、保守、思想僵化等。可辛波斯卡不是,她的老派或许表现在她偏爱安静的独处与朴素的生活。


获得诺奖对于辛波斯卡来说,可能称不上一件「天大的喜事」,而更像一场 「斯德哥尔摩悲剧」 。因为她一直过着低调且平静的生活,突如其来的聚光灯只会让她感到惶恐不安和充满负担。从1953年开始,辛波斯卡一直担任文艺评论杂志【文学生活】的编辑和专栏作家,这份工作她坚持了将近30年。在此期间,她不断创作诗歌,每隔几年就会出版一本小而精的诗集。

辛波斯卡获得诺奖时的反应

但在获奖后,她时隔3年才重新开始创作诗歌,终其一生只发表了不到400首诗。她的诗歌充斥着日常生活中的轻盈事物,但她自己却仿佛与世界保持着距离。面对记者们电话的轰炸,辛波斯卡甚至想搬到更偏僻的地方去,因为她觉得诗歌需要宁静的独处来获得灵感,而不是产生于嘈杂的人群中。

关于为何只有少数量的诗发表,她回答道: 「因为我家里有一个废纸篓,晚上写的诗我在早上会再读一遍,很多诗都没能留下。」 这些废纸篓里或许有许多未曾谋面的佳作,但辛波斯卡追求质量大于数量,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

她偏爱独处,甚至会在每年11月初拒绝朋友们的到访,「请不要在这几天来我家做客,因为我要做一个艺术家。」在这些独处的时刻,她的公寓里会铺满她从报纸或杂志上剪下来的图案,这些构成了她创作拼贴画的素材。


就像瑞典翻译家波德格谈到辛波斯卡时说:「在她的每一首诗里,那些敏感的温情的幻想常常像一只只新奇的兔子,从魔术师的帽子里突然跳出来。」因为跳跃,她的诗歌中会出现 穿牛仔裤的阿基米德、戴眼镜的法老王、打哈欠的塔 ,尽显诙谐幽默。而这些巧妙的想象和独特的幽默感也在她的拼贴画中表达得淋漓尽致,看似随意的拼贴却蕴含着别样的深意。辛波斯卡会将这些拼贴画制成明信片送给亲朋好友和艺术家,其中就有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

辛波斯卡创作的拼贴画

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辛波斯卡是一位优秀的女诗人,但不仅仅是一位诗人,她的工作经历也让她成为睿智深隽的散文家、风趣幽默的评论家。她说:「我是个落伍者, 觉得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光荣的消遣。 「阅读作为一种消遣,可以为自己谋取独处的时刻,而不必陷入群体的盲目中。用辛波斯卡的话来说就是:「那些群体活动的上空多多少少漂浮着一股集体体操的气味。」

辛波斯卡能直接表达偏爱,也能不理会某些「必要」。在她的 【非必要阅读】 中,辛波斯卡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写下了关于96本书籍的速写。这些短文,与她的诗歌不相上下,她谈及 时装、烹饪、家居、歌剧、文学、历史、音乐等 ,以小见大,笔调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趣味和真知灼见。


她关注那些不被书评家们讨论和推荐的图书,想为它们获得一些被注意的机会。通过阅读这些图书,辛波斯卡对各种问题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笔下的轻盈事物也变得丰盈起来。

「安徒生对儿童是非常认真的。他不仅跟他们讲人生的快乐冒险,而且讲人生的痛苦,人生的悲惨,人生经常不该有的失败。」

【非必要阅读】

在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轻盈且静默的姿态;而在她的短文中,又能窥见她自得其乐的灵魂。她不愿把这些短文当作书评,只想以一个读者、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视角来描述,不受无休止的评估的压迫。


她阅读这些不甚重要的书籍,皆来源于 「我不知道」 。她非常看重「我不知道」这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才会有永不停歇的思考与追逐。辛波斯卡不去纠结阅读的内容,因为面对宇宙的浩瀚,我们所见所知何其渺小。所以她用幽默的口吻告诉我们尽管去读就好了,我们的存在不需与其他任何事物作比较。

「他可以读聪明书,并从中得益,也可以读愚蠢书,并学到点什么。如果他愿意,他可以读一半就放下,拿起另一本书,从结尾逐渐读到开头。他可以在并不可笑的地方大笑,或突然在将使他终生难忘的文句面前停下。」

或许没有什么是必要的,也无需纠结非必要的,其定义标准取决于不同个体。把阅读当成学习也好,消遣也罢,只要我们找准自己的节奏就好, 阅读永远是自由的 ! 谦逊而自由的辛波斯卡充满魅力,给予我们某种被支持的安全感。


【辛波斯卡:诗心独具的私密传记】【给我的诗:辛波斯卡诗选】 将于今年出版,敬请期待!

【辛波斯卡:诗心独具的私密传记】

作者:[波兰] 尤安娜·格罗梅克-伊尔格

译者:毛蕊


🌟 诺奖诗人辛波斯卡最全面、最丰富、最权威的传记

🌟 首度公开:辛波斯卡生前捐献的独家文献 + 珍贵的图文私人资料

🌟 中文世界首度引进,波兰文直译



【给我的诗:辛波斯卡诗选】

作者: [波兰]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译者: 林蔚昀

🌟 诗人林蔚昀担纲翻译,精心还原辛波斯卡独特的气韵和风格

🌟 波兰文直译,不避黑暗、残酷、政治关怀,立体呈现另一个真实的辛波斯卡

文字、排版:刘思雅(实习)

参考资料:傅正明【在波兰的废墟上】、Cultur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