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布达拉宫真有这么神圣吗,看完里面展示的器具,让人心中无法平复

2024-10-17文化

一、布达拉宫:神圣的象征

(一)历史文化的瑰宝

布达拉宫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 7 世纪初,当时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殿堂,此为布达拉宫的前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建筑加入,使其成为宏伟壮丽的宫殿。布达拉宫见证了汉藏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中原文化,对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布达拉宫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佛教信徒和游客前来朝圣。宫内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如佛像、佛经、绘画等。据统计,布达拉宫内壁画就有 698 幅,这些壁画由能工巧匠雕刻绘画,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包括佛教的发展、文成公主进藏等,对于研究藏族文化和佛教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二)建筑艺术的杰作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展现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它是石木结构的垒石宫堡式建筑杰作,宫殿外墙厚达 2 - 5 米,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外部固若金汤。内部是一个活体建筑,没有用一根钉子,全部采用榫铆结构,所有的木结构都可以拆换,不影响主体结构。布达拉宫的整体建筑风格融合了藏、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建筑特点,彰显了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包容。宫殿由白石构成,气势磅礴,金碧辉煌。宫内的雕塑、壁画和装饰品都具有浓厚的藏族艺术风格,有着独特的宗教意义。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它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也是我国首批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宫殿,宫内的一砖一瓦都集藏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之大成。

二、布达拉宫的神秘之处

(一)房间数量之谜

布达拉宫的房间数量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这座宫殿规模宏大,内部结构复杂得犹如一座巨大的迷宫。曾有人试图清点房间数量,但每次得出的结果都各不相同。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雨,期间不断进行维护和修建,不同时期的建筑布局变化使得新房间可能被添加,旧房间可能被改造或封闭。而且宫殿内部设计极为精巧,房间之间的连接方式多样,通道狭窄曲折,还有房间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这让计数工作变得异常困难,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人也难以确定准确数量。走进布达拉宫,仿佛进入一个神秘世界,长廊蜿蜒,楼梯交错,房间层层叠叠。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用途,有的是佛堂,供奉着神圣佛像;有的是书房,保存着珍贵文献;有的是卧室,见证着历史变迁。

(二)地宫宝藏与通道之谜

关于布达拉宫底下是否有宝藏和通往 「极乐之园」 的通道,这个传说充满神秘色彩。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布达拉宫的地宫是神秘所在,藏着无数珍宝。据说为保护这些宝藏,建造者设计了复杂的迷宫和通道,让人难以找到地宫入口。然而,也有人说布达拉宫的地下并没有所谓的 「地下宝库」,地宫其实只是宫殿的地基,不对外开放是因为容易让人迷失其中。尽管如此,这个传说依然在人们心中流传,引发无限遐想。布达拉宫作为具有重要宗教意义的宫殿,历史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神秘色彩让人充满好奇。高大的建筑和复杂的内部结构,也让人不禁想象在它的底下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三)历经千年仍保存良好

布达拉宫历经千年风雨却保存良好,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其墙基深入岩层达五米之宽,整体建筑以石木为结构,墙面采用花岗岩,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水。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大大提高了墙体的抗震能力,使得布达拉宫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屹立不倒。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工匠们凭借智慧创造出如此坚固耐用的建筑。他们精心选择建筑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结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工艺的追求。此外,布达拉宫能保存如此完好,也得益于后人的不断修缮。如今,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人们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不断加强对宫殿的保护,确保它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三、解放前的黑暗

(一)恐怖的刑罚

布达拉宫曾是黑暗的象征,在其周边存在着令人胆寒的监狱,如 「雪监狱」 和 「朗孜夏监狱」。在这些监狱中,各种残酷刑罚让人不寒而栗。曾经在囚牢中受苦的布登老人回忆道,被关进雪监牢之前,犯人必须接受监管人员在雪巴列空南门前的鞭打,称之为 「下狱鞭」,又称为威鞭。通常是一人抓住犯人的头部,另一人用绳子捆绑住犯人的双腿,其他两人分立两侧对犯人进行鞭打。雪监牢的刑具繁多,刑法残酷,有手铐、脚镣、石帽、竹签、砍手足的刀子、挖眼睛的铁勺、站笼、董夹、皮鞭、木枷等旧西藏的 25 种刑具,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的所有惩罚方式。北侧有两间地牢,其中一间就是恶名昭著的 「蝎子洞」,犯人投入洞中往往被成群的蝎子活活咬死。

人头骨做成的酒器

(二)残忍的宗教仪祭

解放前的西藏,宗教仪式充满了恐怖与血腥。在宗教仪式中,用人骨、人皮等制作法器的行为令人发指。西藏的密宗中有许多的法器都是由人骨制作,至今许多博物馆都有各种器材,而且更是有许多色彩图案的掩饰下,根本看不出是这竟然是用头盖骨制作而成。在西藏传播的佛教仪式中,噶布拉碗内放两种东西作为祭品献给神灵,那就是红酒与面点。而人皮唐卡的制作更是残忍至极,先在活人身体上纹绘唐卡,然后将人固定直立在木桩上,在人的天灵盖上钻一小孔,孔的四周用刀将皮与骨肉分开约 2 公分,而后用水银一点一点灌入皮肉之间的裂缝,待水银流遍全身,人皮就与肉身彻底分离。

人皮鼓

(三)压榨农奴的制度

解放前西藏的农奴制度极其残酷,农奴生活困苦,生命价值低。占人口 95% 的农奴阶级却只占有很少一部分生产资料,而占人口 5% 的农奴主阶级占有西藏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及大部分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农奴主可以把农奴租让、抵押、赠送出卖,甚至可以用牲畜来交换,农奴的孩子一出生便是农奴,男女农奴结婚,要事先取得双方领主的同意,嫁出或外赘的农奴要向领主交纳赎身费,转为另一方领主的农奴后才能结婚。农奴们为了保有自己那一小块份地,终年在领主大面积的自营地上劳作,除了种子由领主拿出,其他肥料、耕畜、农具均由农奴自备。农奴一旦犯下错误,债务便会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他们沦为永久的奴隶,甚至死后债务会传给子孙后代。

西藏解放前的奴隶

(四)人皮唐卡的存在

人皮唐卡,是解放前西藏残酷现实的代表之一。制作过程极为残忍,通常采用 12 到 14 岁少女后背的皮来制作完成。为了成品可以保存更长时间,他们选择活人制作。先在少女天灵盖上钻一小孔,用水银分离皮肉,然后将皮剥下作为唐卡的画布。人皮唐卡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残忍现实,也凸显了达赖喇嘛等统治阶层的私欲。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权力欲望,不惜牺牲无数无辜少女的生命。

人皮制成的唐卡

(五)少女的悲惨命运

在解放前的西藏,少女们的命运极其悲惨。她们沦为玩物和陪葬品,遭受各种残害。许多纯洁少女被扒皮做成纯净的法器,最先被选择的往往是那些顶撞了农奴主或者犯了错的农奴,而这些人,都被关在传说中那个 「吃人」 的黑屋中。在布达拉宫的正下方,有一个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监狱,名叫 「雪监狱」,每一个犯了错的农奴都会被送到这里,忍受非人般的折磨,甚至被做成法器。贵族的玩物在这些农奴主的眼中,农奴们无论男女,都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女性不仅成为了农奴主们发泄的 「工具」,还会被当作人情世故的礼品互相赠送,甚至被嫁给牲口当 「老婆」。

对于藏族同胞来说,布达拉宫是他们的神圣之地,是他们信仰的象征。每年都有大量的藏族同胞徒步前来朝拜,祈求家人健康和幸福。这种信仰和精神力量也感染着每一个来到布达拉宫的人,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既有神圣的一面,也有争议和黑暗的过去。但如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将继续吸引人们探索,其神秘魅力也将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