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庆祝建国75周年艺术功勋人物——特别推荐画家王志坚

2024-06-01文化

【艺术简历】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为国家艺术基金评委,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湖南省艺术类高职评委,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美协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名誉主任,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湘潭市美协名誉主席,湘潭市齐白石研究会会长,湘潭齐白石画院院长。历任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馆长。

【山谷鸣泉】四尺整张

诚则灵,足怡情

——王志坚水墨画初识

李蒲星(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经过1980年代从湖南到北京到港台再到东南亚的展览与推广,湖南工笔画大省强省地位赫然确立。新潮美术的风起云涌推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湖南工笔画进入个性风格探索新时期,一批更年轻的画家携带着鲜明独特的个性化创作加入到湖南工笔画家群体中,王志坚就是其中之一。十余年的时间,从青年到壮年,王志坚以他独一无二的视觉风格为湖南工笔画锦上添花的同时,也为自己奠定了在湖南美术界扎实的艺术地位。正当年富力强、眉清目明创作工笔画的巅峰时期,王志坚却悄悄地开始探索水墨写意。经过一番尝试,他选择了以画牛为水墨写意画的主攻目标。到新世纪初他推出自己的水墨画牛时,习惯了以工笔和写意来标签画家的美术界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高峡出平湖】四尺整张

这个阶段的王志坚并没有完全停止工笔画创作,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他的大写意画牛只是为了现场笔会的副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志坚画牛的标签大有取代工笔画家标签之势。出人意料的是,不久他又推出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的写意画。当人们接受认可了他那同样独此一家的写意人物后,他又推出了自己的写意山水和花鸟画。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不断地在包括个展和群展中出现。只是由于当年的工笔画影响太重,他从湖南工笔画学会成立之初就出任常务副会长,但他近二十年的水墨写意探索与创作,特别是他画的牛深入人心,他又被湖南省花鸟画协会推举为副主席。

【风起山兴云自闲】四尺整张

虽然偶尔还会创作工笔画,但王志坚已经作为一个同样独树一帜的水墨写意画家为美术界、收藏界和社会所接受。这样先工后写的艺术人生,第一个是王志坚的老师朱训德,第二个就是他。如果放到全国,黄永玉先生从版画家转向水墨彩墨画,吴冠中先生从油画转向水墨画,已经是中国当代艺术转向的经典案例。因为吴、黄在美术界的崇高地位,转向俨然成为当代一个不大不小的美术现象。

王志坚的由工入写转向,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之一,就是王志坚在与大写意花鸟画家王憨山十多年的交往中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影响无形却久而至深。外因之二则是王志坚从湘乡调至湘潭齐白石纪念馆工作前后二十余年。而最直接的榜样就是他的老师朱训德作为湖南工笔画第二代领军人物成功转向水墨写意画。

所以,王鲁湘为王志坚题写展览主题「见贤思齐」,堪称贴切之至。

【风轻云澄水流清】四尺整张

外因只是转向的条件,而转向的根本还是内因。

与西方现当代艺术一同传入中国的是西方现代哲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和现代主义理论的「自我表现」是当年新潮美术中最响亮的两个口号。一大批美术青年认为此前的艺术选择不是自由的,从现在开始,他们要自由地选择现当代艺术作为个人的艺术创作道路。21世纪开始,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在内的市场迅速崛起,新生的艺术青年纷纷抛弃所学的学院派艺术而「自由选择」当代艺术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

【情系家山】四尺整张

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是适合于普遍社会现象的理性选择,它同样适应于艺术社会现象吗?

反理性是现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反理性特征,被认为是现当代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但这个审美特征,归根结底来源于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艺术家的非理性特征。这也是古往今来主流美学的基本共识:人类社会普遍的实践理性特征和独特的审美非理性特征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艺术创作方向选择,不是存在主义所说的理性「自由选择」,而是非理性的感性直觉选择。传统艺术是这样,现当代艺术更是这样。

这种感性直觉的艺术选择,本质就是中国传统的「修辞立其诚」。所谓「诚」,即诚于心,也就是艺术创作要诚于艺术家内在的「心」「性」「情」。中国传统的艺术哲学,与「自我表现」的西方现当代艺术哲学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看惯风帆忆号声】四尺整张

由此可见,85新潮美术以来,很多艺术家的理性自由选择,无论是在「修辞立其诚」还是「自我表现」看来,都不是非艺术的选择,而是艺术家理性目标意识下的「艺术追求」。

这就造成了当代艺术家非常普遍的「不诚」现象。

与当代艺术普遍的「不诚」现象截然相反的是,吴冠中、黄永玉等艺术家由油画、版画转向水墨彩墨选择,则是「诚于内心」的驱动。

王志坚从工笔转向水墨的选择同样是诚于内心的驱动。

王志坚的工笔画之所以能在湖南工笔画群体中独树一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自我」需要,也就是他的「心」「性」「情」需要对应于他的工笔画。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识的累积,不但没有消磨掉固有的自我心、性、情,反而使这种心、性、情更强势有力,以致强势有力到给他带来荣誉的工笔画难以容纳,转向水墨成为别无选择的选择。

【山关不压强骡子】四尺整张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个从晋唐工笔彩绘向宋元后水墨转变的现象,这种转变所形成的中国艺术精神更精准地践行了「立象以尽意」的哲学与美学。王志坚的转向,我们同样可以这样理解,它更精准地表现了王志坚作为一个成熟画家的自我心、性、情。中国水墨画一枝独秀持续发展千余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后来者入门,只能山水、花鸟、人物择其一而成。王志坚壮年时才转向水墨,欲有所成,似乎更应该精深于一。所以,他首先从水墨画牛入手。当很多人以画牛标签他的时候,他又转向人物,当人们认可他的人物后,他再次转向山水。

这种绝大多数专业水墨画家都忌讳的创作方式,半路出家的王志坚为何如此胆大妄为?归根结底,还是内在的心、性、情驱动。

【深山找回声】四尺整张

作为视觉风格,水墨画的艺术与审美焦点是所谓笔墨。绝大多数水墨画家之所以各守题材类型门户,是因为不同题材类型的笔墨各有差异。

王志坚的胆大妄为在于:他画牛(花鸟)、人物和山水,既求其笔墨之不同,更求其笔墨之普遍相同。这种相同,不在古今大家的已有画中,而在王志坚的内在心、性、情中。也就是说,王志坚不排除学习传统,但他更强调表现自我内心的心、性、情。这很像学书,有千百次对临碑帖者,有仅意临碑帖者,更有只读不临者。王志坚的水墨画与古今水墨大家的关系,界于意临仅读之间。

【高天上的流云】四尺整张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王志坚的水墨画有两个明显不同于专业水墨画家的特征:其一是山水、花鸟、人物画的笔墨气韵一致,品味品味,都是王志坚。其二,其用笔用墨用色与古今大家之笔墨异多于同,有一种人物不像标准人物画,花鸟不像标准花鸟画,山水不像标准山水画的感觉。但无论是题材类型,还是图式结构,甚或笔墨色彩,却依然与传统水墨画意味相似。

这种与标准传统水墨画似与不似的特征,正是王志坚水墨画的独树一帜,别无他人。

这种独树一帜,当然是王志坚先天心性与后天人生经验、知识学养和阅历识见共同结构的个体生命存在的精神世界。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这个精神世界,我以为最准确的词就是:乡绅。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没有人把这个词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这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一支。南宋辛稼轩的词艺世界之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就是传统乡绅词意美学的典范。

【不到潇湘岂有诗】四尺整张

乡者,泥土也,朴素也,粗糙也,诚真也。绅,文气也,韵味也,雅致也。

王志坚出生于一个乡村教师之家,少时随父母居城关镇学校,后遣至乡村,又返县城。待到自己成年之后,也是先在乡镇生活工作,再到湘乡县城,直到1996年从县城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才算是真正生活工作于城市,但「乡绅」的模样业已成型,不可更改了。在他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中,王志坚不仅穿着标准笔挺的西装领带,而且留着艺术家的长发,而面部表情气象却显露出明显的乡土气息。所谓相由心生,只有满溢的乡绅精神世界,才会有如此模样的视觉影像。

【红叶自知春风恩】四尺整张

王志坚曾著【寒梅报春笑枝头——怀念敬爱的父亲王子儒】一文,不仅情真意切,其文白相融的音韵句调功底,很多文学院的教授是做不来的。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从小随父习文,还是画画之余从不间断的阅读、著文、做诗的文,从来没有消磨掉他的乡土之质,其文其诗其工笔画,就像他的那幅西装领带影像一样,永远有挥之不去的乡土气息。但将这种文人之文和乡土之质煅造冶炼为一种审美品格特征最强烈的还是他的水墨写意画。

【春风唤绿山】四尺整张

近一个世纪以来,描绘表现乡村人物、风土、生活的绘画成千上万,但那些画家、那些作品的笔墨都不由自主地追求一种文雅气象。只有王志坚的画,不仅是乡村的人物、风情和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的笔墨中也渗透了乡村的朴素泥土粗野气息。正是这种气息,使王志坚的水墨画突破了传统题材类型的语言壁垒,有着统领山水、花鸟、人物的审美形式一致性。

个体生命精神的存在除了个人内在因素外,外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比一般普通人精神存在更丰富深邃的艺术家而言,外因的加持更是不可缺少。

对王志坚影响深远的艺术外因,最明显的是湖南当代本土画家王憨山其人其艺,另外一个就是齐白石。

【敲山听回声】四尺整张

王志坚与王憨山交往十余年直到王憨山去世后二十余年,与王憨山艺术有关的一切活动他都全程参与,亲力亲为。二王之间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长辈晚辈画家之间的交往。实际上,他们交往的十余年里,王志坚还是一个专一的工笔画家,而王憨山则是极力效仿文人画的专一水墨大写意画家。所以,王憨山对王志坚艺术状态的影响之深,可能王志坚本人也是始料不及的。这种影响,其一就是前面所述及的,王憨山作为外因推动了王志坚从工笔画转向水墨写意画。他画的牛,比王憨山的大写意更大。另一个影响就是王憨山其人其画的「乡绅」状态。首先是这种两人共有的状态极大地强化了两人的深情厚意,而作为年少三十余岁的王志坚,从王憨山的「乡绅」艺术状态中获得营养,受到鼓舞,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内心所求艺术样式走下去。

【家在画图中】四尺整张

从1996年调到齐白石纪念馆,先是副馆长,然后是馆长,直到2018年退休,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无论是馆务工作,还是对齐白石的研究与认知,表面上是成为了一个齐白石研究的行家里手,更重要的是,不仅是使王志坚对齐白石的认知远比一般研究者和画家深入,而且他看到了自己与齐白石的相似之处。王志坚出生于乡村文人之家,且整个青壮年时期都在乡镇县。齐白石虽然出生于农民之家,却在青年时遇赏于乡村大儒陈少番、胡沁园、王闿运。无论是后来定居京华还是画名远播,齐白石的「杏子坞老民」的本性从未丢弃,后来的研究证明,齐白石能成为世纪艺术家的根源之一,就是他这独一无二的亦乡亦文的艺术精神存在状态。认识到了齐白石的这一特征,当然鼓舞了王志坚艺术道路的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山不转云在转】四尺整张

尽管无论是在现实状态中,还是王志坚的内心自觉,王志坚总是与齐白石、王憨山关系密切,但如果我们比较他的水墨画与齐白石、王憨山的水墨画,特别是他们画中的笔墨特征,却很少看到相似之处。如果我们要找王志坚绘画的笔墨形式渊源,实际上更接近被称之为「野、怪、乱、黑」的石鲁。石鲁的野、怪、乱、黑特征是被否定者总结出来,就像欧洲的印象派野兽派一样。同样,王志坚水墨画的不同看法,归根结底,也是他画中笔墨的野怪乱黑。按照黄宾虹先生的说辞就是,无笔墨,不足以论国画。

【家山不老】四尺斗方

当然,除了笔墨形式表象的野怪乱黑相似外,王志坚的水墨画与石鲁绘画并无更多的相似之处。石鲁的野怪乱黑是激情压抑不住的艺术表现与升华,王志坚的野怪乱黑则是乡镇土地上闲花野草的野生野长。不求传统文人士大夫人格理想象征的高雅脱俗无染尘土,只是自然而然表达乡野生灵的自然与情态。这种自然与情态不仅表现在他笔下的鸡鸭草木中,更表现在他笔下的孩子、青年、老人中,甚至他山水画中的树木,都是如此野生乱长。

2018年,王志坚出版书名为【孺子牛——土地的歌者】两卷本图文集,第一卷为数十年撰写的诗文,第二卷为画集。【画集】分为八个部分:吾也憨牛,收入画牛作品;诗之日记,收入忆写童年生活作品;青春绽放,收入忆写青年时代乡村生活;写心山野,收入山水写生与创作作品;将雏之志,收入忆写乡村鸡鸭猪鹅作品;担山挑星,收入乡村山水人牛合一作品;无酒生愁,收入忆写乡村中老年汉子生活作品;工入意出,收入早年工笔画作品。

【东方欲晓】四尺斗方

如此编辑,意在说明水墨画在其艺术世界中之主导地位。

以题材而论,涉及一般所谓中国画三大题材领域,其中「担山挑星」部分还有【序】系列抽象水墨作品,可以说是当代水墨画的面面俱到。八大部分除最后的工笔画外,人物无论孩童、青年男女、中老年汉子,甚至牛鸭鸡鹅的造型,都有一种鲜明的王氏特征,既不是传统意象,也不是现代中西融合之具象写实与变形,而是介于三者之间的似是而非。而无论人物形象、山水树木、家禽植物,其笔法墨法,与常见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相比同样是似是而非。

五代两宋以降千余年,山水画一直主导中国绘画史,如是之故,中国山水画笔法墨法之丰富与规范并存。当年齐白石自制【借山图册】以作山水画之引,不仅为当时主流山水画界所鄙,即使今日以专业山水画自居者仍不以为然。王志坚的山水画,当然不似【借山图册】般决绝,但将他的山石树木笔墨与专业山水画相比,切近「只求神似不求形」之境界,特别是画中人物又只是他笔下的放牛娃和劳动生活的男女,山、石、树、木、人、牛浑然一体的情景,如真似幻,意味无穷。

2024年5月17日于古潭州江西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