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失传800多年,被日本「偷走」,这项中华绝技在河南大叔手中复活

2024-06-16文化

前言:

「烂泥扶不上墙」,但有些「烂泥」混合在一起,却成了稀世珍宝。

有一句话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的时候,真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叫做「绞胎瓷」的手艺,从名字上听起来就非常的有意思。

而这项技艺,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的话题,相信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其实它就是一种制瓷工艺。

只不过,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那些传统的制瓷工艺不太一样,它是用泥巴制成宝贝。

这项技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到了宋代的时候,这项技艺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

但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这项技艺在中国失传了,反而被日本给流传下来。

曾经的绞胎工艺,在日本却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就连我们现在谈到的绞胎瓷,也是在日本传承的比较好。

前段时间,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在海外出现了一批绞胎瓷,当时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从中国流失的瓷器。

只能说,有的时候,有些东西真的就是我们自己不珍惜,才会被别人拿走。

但是,就在前段时间,这个看似失而复得的好消息却被人给推翻了,原来,根本没有什么绞胎瓷在国外流失。

这样一来,也就让我们开始重新重视这项技艺,也有一位非遗传承人,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让绞胎瓷在中国重新「复生」。

一、绞胎瓷,差点被人遗忘的技艺

所谓的绞胎瓷,其实就是一种烧制技术,而这项技术,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的考究了。

制作绞胎瓷,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制陶技术,这样才能做出一些好的瓷器。

古代的绞胎瓷,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用泥料制胎,可以说是集陶瓷、瓷器、绘画于一体。

所以,在当时来说,绞胎瓷也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名气了,而且在很多的文人雅士眼中,绞胎瓷更是被当成了非常珍贵的收藏品。

这样一来,也让绞胎瓷在当时备受推崇,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市场。

而当时制作绞胎瓷的窑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磁州、安阳和焦作。

而在这三个地方中,焦作的绞胎瓷最为有名,也可以说是有着最正宗的绞胎瓷。

不过,尽管绞胎瓷在当时非常的有名,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让绞胎瓷的发展遭受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绞胎瓷的发展也遭遇了一些困难,到了现在,绞胎瓷在国内的确实非常的稀少。

而在国外,尤其是在日本,绞胎瓷却比较「吃香」,可以说是有着比较好的发展。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一部分人认为,原来的绞胎瓷都是被流失到国外去了。

古代绞胎瓷器

这样一来,也让海外的绞胎瓷出现了一定的市场,而在一些拍卖会上,也可以看到一些「传说中」的绞胎瓷。

可是,就在不久前,一位专家却发现,这些所谓的绞胎瓷根本就不是真迹,而是后来人的仿制品。

原来的绞胎瓷,根本就没有流失到国外去,可是,却因为这样一些人的误传,反而给绞胎瓷再添了一些「光彩」。

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有一些人重新开始重视起绞胎瓷,也意识到这项技艺确实非常的珍贵。

这样一来,也有一位来自焦作的传承人,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让绞胎瓷重新「复生」。

二、柴战柱,复烧绞胎瓷的传承人

如果没有这位叫做柴战柱的传承人,很可能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原来的绞胎瓷并没有流失到国外去。

也正是因为有了柴战柱,才可以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到绞胎瓷,也开始重视这项传统的制瓷工艺。

而想要让绞胎瓷「复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项技艺已经失传了很多年,现在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认识。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柴战柱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

而要想要复原绞胎瓷,最难的就是原材料的配制,还有烧制的温度掌握。

如何复原绞胎瓷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非常高的烧制技术,而且还要有一颗敢于创新的心,这样才能成功。

在制作绞胎瓷的时候,需要使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瓷泥,而这些瓷泥在烧制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才能做出一些好的绞胎瓷,也才能让绞胎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但是,这样一来,也让绞胎瓷的成功率非常的低,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十窑九不成」。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给柴战柱制作绞胎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让他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

但是,柴战柱并没有放弃,一次次的失败,只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深知,想要复原绞胎瓷,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有非常大的耐心,也要有一颗执着的心。

所以,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柴战柱一直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也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突破口」。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一路坚持,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绞胎瓷,也成功让这项技艺「复生」。

而在他成功复原绞胎瓷的这一刻,也感叹道「原来造化弄人」,因为只有他在烧制的时候,才成功让绞胎瓷「冒头」。

而他成功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在烧制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也正是这些小插曲,才让绞胎瓷有了一些「特别」的地方。

所以,也有一些人这样评价他,「柴战柱烧出来的瓷器,虽然不是最古老的绞胎瓷,但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也是因为如此,才有一些人开始重视起他所制作的绞胎瓷,也意识到这样的制瓷工艺确实非常的有名气。

可以预见,有了柴战柱的努力,相信绞胎瓷一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结语: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传统的手艺,也是国家的「瑰宝」。

而要想要让这些瑰宝能够延续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更多的人去重视,也要有一些传承人的努力。

正如柴战柱所做的那样,他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这项传统的制瓷工艺。

希望在他的努力之下,也可以让更多的人重视起绞胎瓷,也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绞胎瓷的研究和传承当中,相信有了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让这项技艺有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些非遗文化,也可以多支持一些非遗传承人的工作,让国家的文化「瑰宝」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