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有个头发花白的剃头匠,手艺不赖,却生意冷清。眼看要过年了,连副对联都贴不起。
一大官家的小姐见了,不禁唏嘘,连忙让丫鬟赏了他一吊铜板。
几天后,小姐再次逛街,竟意外的发现,剃头匠的小店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小姐十分诧异,难道这剃头匠有什么妙招?她连忙走下轿子,走近一看,只见小店门口,贴了2副气派的对联:
上联:相逢尽是弹冠客
下联:此去应无搔首人
一旁的顾客,更是赞不绝口:剃头匠的手艺好,对联更妙!
小姐见状,对这副对联的作者产生浓厚兴趣,便等到人群散尽,凑到剃头匠跟前,笑着问:「老伯,我出一上联,叫那个写对联的人来对如何?「
剃头匠正要说话,突然一个小丫头跑出来,趴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后,又折返回去。
剃头匠哈哈笑了几声,抬头对小姐说:「这对联是我写的,你出上联吧!」
小姐吃了一惊,上下打量了好几遍,这才慢悠悠说出自己的上联:走南闯北贩东西。
剃头匠走进小店,端了杯茶递给小姐,然后对道:寒来暑往读春秋。
小姐惊得目瞪口呆,可很快就谦卑有礼地行礼道谢,并邀请他到府中做客。
不料,剃头匠竟哈哈大笑起来,「别噎着了,小姐可是个贤良的好姑娘!「
这时,一个面容清秀、风流倜傥的书生掀开门帘,从小店走出来,笑着说:「在下胡闹,还望小姐海涵。「
原来,这对联正是书生所写,他厌恶拜高踩低的权贵,这才故意作弄,没想到小姐谦卑善良,竟错怪了她。
小姐十分意外,却并不懊恼,互相攀谈了起来。
原来,书生名叫董邦达,因游学京师,花光了银子,被店家逼债,这才躲到剃头匠的小店,写对联谋生。
小姐十分钦慕他的才华,便将他的字画推荐给故交好友,没想到,竟被行家们赞赏,作品更是被一抢而空。
而他的一幅字画,更是卖到了几百两银子,自此,董邦达名声大震,成了清朝少有的几位书画大家之一。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成名后,看透人情世故,对那些曾经欺侮冷落他的人,并不计较;更没有忘本,又给剃头匠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虽然毫末生意
下联:却是顶上功夫!
故事到这,我也有一上联:厦门金门门对门。谜底下回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