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读【古文观止】31.季札观周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2024-03-25文化

南季北孔两圣贤,

儒术独尊札何言?

虽有大谦谐悌志,

却无良方维君权。

仅凭国风知兴退,

犹似龟策预方圆。

音盲乐瞽意难会,

咬文嚼字也惘然。

公元前544年即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这个季札呀,虽然没法与孔子的名声相比,但据传说他是孔子的老师,也有南季北孔的说法。后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季札就被屏蔽了似的。其实,他从小就聪颖过人,以致于他的父王

寿梦拟传位给他,可他据理力争,坚辞不受。实在没办法,寿梦就把王位传给了长子诸樊,并立下有悖传统的规矩——兄弟相传——寿梦有四个儿子,老二叫余祭,老三余昧,季札为老四。他希望最终也要让季札当上吴王,可见老吴王对小儿子的认可程度。

但是老三余昧死后,季札仍然不愿继位,并出走了,后来大臣们就把余昧的儿子僚立为国君。这就引起了吴国的内乱,原来老大诸樊的儿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认为如果小叔季札不当吴王,从下辈开始继承的话,就应该是自己了,因为不论父辈还是子辈,他都是首选。因此,他就搞个政变,把吴王僚给杀了,这又是一个历史故事,即「专诸刺吴僚,慧星袭月」的典故。

阖闾搞政变是公元前514年,当时季札受吴王僚的派遣,去楚国访问实际去刺探情报了。等他回国后,面对内乱,既痛心又无奈,据【春秋公羊传】记载,阖闾曾请季札继承王位,季札坚辞不受。他认为若自己接受了王位,等于二人同谋;若自己再以家法国法杀了阖闾,就是父子兄弟相残,永远没有尽头。因此,他去僚的坟上,汇报了出使楚国的情况,并痛哭一番,就前往自己的封地延陵,终生未再入吴国国都。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此,历代名人有不同的看法。如孔子、司马迁、司马光持肯定的态度,「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司马光)」而东汉桓谭(「吴之篡弑灭亡,衅由季札」)、唐代的独孤及(「是洁己而遗国也,国之覆亡,君实阶祸」)、宋朝的朱熹(「季札辞国,不为尽是」),多持否定的态度。笔者赞同后一种看法,尽管季札有其先祖泰伯之遗风,但未产生武王成王之丰功伟绩。

写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这篇【季札观周乐】的文章上。这篇文章就是季札在鲁国访问时,鲁国为他举办的音乐招待会上,他对周朝各国的音乐的评价,据说对儒家学说中关于礼乐部份有了很大的影响。不过,笔者既是乐盲,又没张皇幽眇的志向,所以读起来味同嚼蜡,看了几遍,也没法谈点个人的感慨,要写也是当搬运工,因为既没听过这些古乐,又不理解季札的评价。

比如说,季札听了【郑风】,就评价:「美哉,其细己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历史还真是这样的,公元前375元,郑被韩所灭,在一众诸侯国中先亡,你说凭一曲音乐,就能知道一两百年以后的事情,这不是太过夸张了吗?

再比如,季札听了【颂】歌后,评价道:「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你说这十四个「而」、十三样「声、风」,能翻译得出来吗?能搞得懂吗?所以呀,自己就不搞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不写读后感了,如果有人想了解季札的全部评价,可上网上搜「季札简介」,上面记述得比较详备。还有读【古文观止·季札观周乐】,一般都有译文的。

当然,读此篇还是有点收获的。文章的最后一句是「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己!」音乐会季札听到这里不听了。但其「观止矣」,据说【古文观止】的书名正是借用此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