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2024-04-18文化

文征明作品【兰亭修禊图】局部

【二十四诗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蘋。

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自然其实是最难讲的,事物本来的样子,自然而然,还怎么讲?李白的诗歌写得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多少是人有这个境界呢?你看老杜啊,「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写诗极度不自然,但是呢,他极为用功,他也期待着自然,等待着自然。「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把文章看的极为重要,慎重,极为慎重,这样就不容易放松,不像李白的诗歌,浪漫、松弛、自由。杜甫追求的是劲健,要有力,再求得雄浑,最后能自然逸出,自然而然,那就再好不过了。

杜甫的劲健可学,可效法,而李白的自然境界不可学,一座无门之关挡在前面,过不去。

不可学,不代表不能触及自然之境,向内求,放松,放下,心澄澈明净,直心行之,毫不造作。

这是顿教法门。李白相应于禅宗的顿教,杜甫相应于禅宗的渐修,两者殊途同归。

人法地容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自然,需要悟,需要兴发,难。

人法地,就是打硬仗,大呆仗,就像曾国藩。人法地,就是法可见,有方法,很明确的东西。你看曾国藩的十二修身日课,踏踏实实地做工夫。法自然怎么搞?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有多少人真的敢这么做?陶渊明讲,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是法自然啊!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个回转很重要。最后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修的是自然之道,然而其中经历的曲折,也是难以为外人道也!

我在解读【诗品】的时候,总会「东拉西扯」,不急着进入文本,就是想要实现自然地进入到文本里,不是为了解读而解读。而是信手拈来,当下就契入文本,这就是兵法里的「以迂为直」。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这就是禅家的本地风光,俯拾即是,不必远求。

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学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庭前柏树子。」

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这便是「俯拾即是,信手拈来」。

当下会得便会,截断众流,言语道断,直下承当!这便是自然之境。

不取诸邻,无需外求也,无需攀援,更不能头上安头。

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与大道相应,出手便是妙境,若春之美轮美奂。

我喜欢看禅宗公案,印象深刻的就是天童宏智禅师啊,他在和讲法的时候,在在处处「著手成春」。虽然修的是默照禅,出语如诗如画。他的辞世偈至今犹记:

梦幻空华,六十七年;

白鸟淹没,秋水连天。

又如平时讲法:

一气连枝同盛事。

光风无影树头春。

白牛饮尽无源水。

天晓乘风过玉关。

在诗家里,李白就是「俱道适往,著手成春」的人物!他的诗歌,名句频出,朗朗上口,意境丰满。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你看着一句句,哪里是我们苦思冥想能够做出来的?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一年终结,新的一年有到来,很自然,快不了,也挡不住。

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从自然真性出发,率性而为,便能生生不息。如果勉强而做,背离真性,到最后,就麻木了,性灵也就枯萎了,就没意思了。

很多人内在的冲突,生活的焦虑不安,大多是「强得易贫」,而又紧紧地抓住所得,但是越是抓,就像手里的沙子一样,流失的越发快了。

真予不夺,也就是坦然自在,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何可夺也?

孔子便是这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孟子也是,真予不夺,道之所在,虽天下人,吾往矣。

幽人空山,过雨采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切自自然然。

幽人在空山里漫步,雨后山林若水洗过一般,去采蘋以助祭也。「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干净,空疏,澄明,一切现成,俯拾即是。

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悟透天地万物自然流转之道,生长化收藏,循环往复。于天人之际,感其精微,于之同化。「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庄子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如此,或是切进自然之法也。

抑或如【庄子·人间世】中:「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此亦是自然之境也。

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