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才高气清·韩愈

2024-04-27文化

【才高气清】是一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唐•韩愈【与孟东野书】:「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处今世,无田而衣食,事亲左右无违,足下用心勤矣。」

【释义】指才能高超而气质清峻。

韩愈在其【与孟东野书】中称赞孟郊的才华与品质,认为他是一位才高气清的人物。孟郊不仅在才华上出众,更在品德上令人钦佩。他行古道,处今世,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范。即便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孟郊依然能够自给自足,并且在侍奉父母时从未有过违背孝道的行为。这种用心勤奋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孟郊的诗歌在内容上,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但是,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平等。

【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与「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两相对照,【织妇辞】描写了织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他写这种诗常有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寒地百姓吟】中「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之句,实非泛泛纪述民间疾苦者可比。应该说,在杜甫之后,孟郊又一次用诗歌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矛盾。孟郊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平凡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游子吟】写母子之爱,这些题材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诗人们忽视了。

孟郊的诗歌在思想上,接过元结一派手中的复古旗帜,在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继续宣扬其复古思想。他宣扬仁义道德,歌颂尧舜古风,批判浇薄时风和叛乱犯上,处处显示出一个伟岸君子的姿态,对时俗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耻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他所结交的官僚和朋友,如郑余庆等也大多是些重道德,守古遣的人物。他标榜的「自是君子才,终是君子识」,其主要内含就在于不与时俗为伍,只求复古守道的知音的意愿。

他卫道、行道的思想和行动,与韩愈所倡导的「道」相近,而其生活准则正好是韩愈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孟郊不仅在生活中惜守古道,而且在创作中亦以宣扬这种「道」为目的。他的「补风教」、「证兴亡」的创作宗旨,直陈元结的「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的原则,与元和时白居易的「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惟歌民生病,愿得天子知」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是一致的。

因此孟郊虽然没有直接参预韩愈的古文运动,也没有象白居易那样在鲜明的文学原则下以直言讽谏式的诗去千预政治,但他却是自始至终地沿着恢复古道、整顿朝纲、淳化民俗、振兴诗坛的道路走下去的,而复古,就是他在这条道路上的战斗宗黔和精神武器。他是一位复古思潮的杰出代表。因此他在中唐这个复古之风很浓的时代里得到了在后来不可能有的赞誉。

韩愈的这段话,不仅仅是对孟郊个人的赞誉,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肯定。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物质诱惑所迷惑,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而孟郊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精神追求,不仅值得我们学习,更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

我们应该向孟郊学习,不仅要在才华上追求卓越,更要在品德上保持高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