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楹联征对之:无解的半山亭,望江楼对联——庸才该有自知之明

2024-07-17文化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欢迎关注!

这几天,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之前写的和桂平西山半山亭征联的短文,流量又起来了,翻翻网上的信息,才知道,原来四川的元坝望江楼搞征联活动了,而望江楼这个活动,和桂平西山半山亭的征联活动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又蹭上了一波流量。

看着网上望江楼相关公布的32个优秀应联,再想想之前桂平西山半山亭的9个优秀应联,还有那个价值N个W的观音山联,不由得想出几个下联:

桂平西山半山亭:

上联:半山亭,停半山,半途莫废;

下联:庸才平,评庸才,庸不可耐。

四川望江楼: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庸才平,庸才评,庸才平有庸才评,才平可笑,才评可笑。

东莞观音山: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庸才评下庸评人。

这三个活动,其实本意是好的,就是借征联活动推动地方的文化品牌。但是,随着活动的进行,几十年间,分别都征联数次,依然都没有什么明确下联出现,让人产生都已经有点变味的感觉了。

这不但达不到宣传地方文化的目的,反倒成为了被人吐槽的理由。

要知道,对联,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有着严格的对仗格式和标准,是经过上千年的文学沉淀才形成的,并且在那个时代,科举教育环境下,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以文兴仕,以文取仕的氛围。

只要会吟诗,诵词,作对,都会被视为一种「才」,才学的才,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加上整个科举教育的环境,所以,那时候的文词修饰水平,是现代社会所无法达到的。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形式也在发展,会被后人所慢慢改进,改变,慢慢的,就丢失了古代的那些吟诗,诵词,作对的文学修养。

自然的,古代的那种文学大家,现在不会再有了,而是有了另外的定义。

简单说,就像词诗一样,现在再怎么讲诗,读词,出对,说白了,都是在学习的都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人所作的诗词,

就说1912年民国以后,广被社会流传,公认出名的诗人,词人有几个?他们的诗,词,又有多少被人记住呢?

后人学不到古人对诗,词,对的态度,也吸取不到那种文化精髓,却应要去和古人作比试,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就像半山联和望江联,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认真点,不用作任何解释都可以简单,明确的理解这上联的意思,并且还能产生一种画面感。

而综观分别应对出来的半山9下联和望江32下联,有几个是不必作解释就可以让人明白联意的呢?更谈不上出画面了。

所以,应对的人,娱乐下就好,不要较真,也不要自我良好,你的对子没有人会承认,你也没有这个才学;而举办活动的地方,达到目的就行,也不要较真,宣传过了就是反作用了。

正所谓:

庸才该有自知之明!

人才隐于大市!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