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系列小知识——清明

2024-04-02文化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公历每年4月4日到6日,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认定为法定节假日。

其实在古代清明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非传统节日。之所以后来演变为节日,和「寒食节」有关。寒食节的起源,民俗专家给出了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寒食节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古时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称为‘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因寒食节约在清明前后,两者日子相近,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还有一种感人的说法,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义士介子推而设立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流亡期间,大臣介子推「割股啖君」,即割下大腿肉供养重耳。待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求利禄归隐绵山,晋文公为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被焚烧而死。当他派人来安葬介子推的时候,发现老柳树的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们走到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随着历史发展,人们慢慢将寒食节和清明节顺理成章地合并为一个节日,便有了现在的清明节。而介子推的赤胆忠心和有功不居,也赋予清明节深厚的文化内涵。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常以此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清明时节,白桐花开,清芬怡人。鴽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阳气渐盛而躲回洞穴,鸟儿开始出来活动,可观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清明时节多雨,雨后常有彩虹出现。

清明时节,我国南方地区清爽温暖,春和景明,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

此时,北方旱作农业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春播作物的危害。

清明期间,民间多有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等习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扫墓祭祀以追思逝者、礼敬怀念来沉淀情感,我们踏青郊游以亲近自然、调适身心来激发希望。清明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地习俗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是共同的主题。当代社会,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新的祭扫途径,网上祭扫、种植花木、撰写纪念文章等文明低碳的过节方式,既传承创新了清明习俗,又同样表达出了我们对逝者的敬重之心与缅怀之情。

清明节不仅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穿衣要春捂秋冻。饮食宜清补。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果蔬。作息要规律,保持充足睡眠,可适当午睡以消春困。运动宜适度。有哮喘史、过敏体质和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应适当远离植物并做好防护。另外,春季也是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劳累。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这个连接过往与当下、维系逝者与生者,凝聚情感与力量、传承精神与信仰的日子,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家国情怀。在缅怀和希冀之间,珍视当下的美好,这就是清明节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

【编者及诵读者: 牛丽君简介】

牛丽君老师,瀚林智库专家,瀚林文化首席朗诵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英国Huddersfild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高级讲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与教材研究专家。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30余年,主编、主审及参编多本专业英语教材及教辅参考书,获得多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