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隋唐太庙:长安与洛阳之争

2024-01-23文化

刚进入了2024年,西安考古发现,在碑林北部区域施工现场发现了隋唐长安城皇城太庙类建筑基址,发掘出了柱础石、铺地砖、包砖、散水等遗迹遗物,从历史典籍记载长安城的布局来看,碑林这块区域是皇城南安上门内之左,正是隋唐太庙所在地。

碑林拴马石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元年二月甲子,即皇帝位。乙丑,追尊皇考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为元明皇后。丙寅,修庙社。隋代大兴城太庙,是从北周长安故城移建而来。唐代建立后,隋代太庙成为新朝的太庙,先朝的祖宗就被移出太庙。

唐朝太庙宏大,创设了明堂、太庙和配享庙,明堂为祭天场所,太庙用于祭祀太祖,配享庙则用于祭祀其他帝王和功臣。李渊之后,李神通、李孝恭、殷开山、刘政会、房玄龄、武士彟、高士廉、屈突通、裴寂、刘文静、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等都配享太庙。不过武士彟、房玄龄后来被移出了太庙。唐代以李耳为远祖,尊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在长安太宁坊建太清宫祭祀,具有太庙性质。

西安碑林

唐代在长安和洛阳都有太庙,唐朝的都城到底是长安还是洛阳?不仅现代人众说纷纭,就是古代也有多种说法。隋炀帝时以长安为都,同时以洛阳为「东都」,但未在洛阳修建太庙。唐代建立之初,废除了洛阳东都地位。唐高宗恢复了洛阳「东都」之位。垂拱四年,唐睿宗下诏,在洛阳修建高祖、太宗、高宗庙。武则天以周代唐,改洛阳为「神都」,作为武周首都。唐中宗复辟后,又改武周太庙为李唐太庙。安史之乱,洛阳太庙毁于战火。

游客参观碑林

安史之乱后,以长安为都。唐德宗建中元年,礼官奏议重建洛阳太庙。唐穆宗长庆元年,东都留守郑絪奏议,洛阳太庙不合祖制,应予毁弃。唐武宗会昌六年,洛阳太庙的存、毁再次引起朝臣争议。唐宣宗即位后,决定继续保留洛阳太庙。洛阳太庙的存废,唐代君臣先后争议了60年之久,客观上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情况。一般情况,都城在哪,太庙就在哪,由于长安和洛阳在唐代的特殊地位,于是两个地方都有太庙建筑。

太庙作为祭祀之所,具有崇高的地位。如果要实施征伐、废立之事,就要到太庙告知上天或祖宗。如隋代伐陈,【礼仪志】载:开皇八年,以伐陈,告太庙。如果太庙发生一些灾变,被认为是上天或祖宗的警示。唐玄宗时,太庙的一些房屋自毁,玄宗曾问询宋璟、姚崇,是否为自己巡幸洛阳不符合礼制?

碑林施工区域

太庙和社稷一样,是江山、朝堂的象征,也是唐诗中的意象。李商隐【韩碑】:「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白居易【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明堂太庙朝享时,引居宾位备威仪。」

随着隋唐太庙考古的深入,期待早日揭开唐朝长安太庙以及当时宗法制度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