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深度剖析】中日园林到底有哪些区别?

2024-03-15文化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来好好聊聊中日园林有什么不同。

任何事物的不同都有着根本文化的差异,中日园林就是如此,文化是里子,园林只是外表。所以要比较中日园林的不同,我们不能只看表象,还要从根上理解。

下面我们就从地理、政治和思想三个方面来聊聊中日园林的差别。

地理:

大陆文明vs海岛文明

从地理上看,中国和日本,一个是大陆国家一个是海洋国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外来的,是自发的。

中国的文化是「华夏文化」,我们从这两个字的最初形象也能看出点门道。

「华」,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像一个花朵,有完整的植物形象,包括花瓣、花萼、花托、茎和根。

而「夏」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的人的形象,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原人。

后来释义慢慢丰富,「华」是文化繁茂的意思,而「夏」是大,也就是这一地域的文明文化非常繁荣的意思。

所以早在西周时期,我们就把中原地区作为中心,而四周的「夷、蛮、狄、戎」所谓的「四夷」都是落后的,所以我们的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内向凝聚力。任何外来文化来到中华都会被同化。

比如佛教传入中国,也从原来的「沙门不敬王者,不拜父母」变为了「礼事君王,孝养双亲」。

阉割了佛教固有的悲观厌世的精神,却突出了「因果轮回」的设想,从而让在世的人们能够行善积德。

就连在印度带有单纯崇拜和苦修色彩的佛塔佛寺,在中国也改造为了具有观赏性的装饰建筑。可见中华文化的聚合力。

日本的历史也能追溯到石器时代,但由于日本岛孤悬于西太平洋,再加上岛上的资源有限,所以日本长期处于渔耕和采集的地文明时期(绳纹时代),海洋在原始人看来是不可战胜的,大海成为了天然的文化屏障。

直到中国到了汉朝,中华文化辐射到了日本,才让他们进入了农耕时代(弥生时代)。

长时间文化的匮乏,也让日本具有了很强的文化爆发性,从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岛圣德太子派使臣遣隋,前后不过三百年,却走完了中国近千年的历史道路。

在19世纪中叶开始的明治维新,也在短短百年时间,让日本疯狂吸收欧洲近代文化,完成了工业化,再次走完了数千年的历史。

但这种「文化饥渴」也让日本文化缺乏理性,所以一旦强大之后就经常会忘乎所以,这表现在历史上频频征韩,向隋朝进献挑衅的「国书」,当然还有不能忘却的近代侵华战争。

历史上著名的庆长之战

圣德太子的国书中写道「日出之处的天子向日落之处的天子的敬意……」据说隋炀帝看后大怒:「蛮夷的信太无礼了……

在久米邦武【国民之友】杂志中把日本这种性格叫做「岛国根性」,这时一种恐惧心理,人们盘踞在蜗牛大的国土上,沉溺于细枝末节的琐碎的事物之中,仅仅认为浪涛就可以挡住他国的生存竞争,或盲目自卑,或唯我独尊,缺乏客观认识世界的态度。

所以中国和日本,大陆和海洋的地理差异表现在园林中就是一体多元和多源一体的区别。

中国56个民族,大量风格迥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不同区域格局特色的园林,北方以北京承德为代表的皇家园林,长江中下游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岭南地区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园林和以福建为代表的闽南园林,还有西南地区以四川为代表的巴蜀园林。

这些园林由于地域的不同都产生了很多独一无二的元素,比如岭南的灰塑中就用到了海边随处可见的蚌壳,增强灰塑的立体感和质感,特别是在塑造花鸟、鱼虫等自然元素的细节部分时。

江南园林中常见的太湖石也是就近取自太湖,江南园林中的三雕也出自邻近的安徽匠人之手。

但无论地域文化如何改变,我们都认同中华文化,这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下的一体多元。最典型的就是园林中的楹联。

而日本刚好相反,日本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纳,但单一民族也带来了园林的单一性,在安土桃山时代后日本园林中能够看见众多文明的痕迹。

你随便到京都或者周边的大名庭园,都能看见园中有象征道家的龟岛鹤岛,代表佛教的三尊石、石灯幢,甚至还有欧洲园林中的修剪文化和铺装方式。

那么是不是就说明日本园林没有自己的主题呢?

也不是

日本有着深深的大海情节,所以仿造海景是日本各类园林永恒的主题。

池泉庭中有瀑布和海滨,枯山水庭园也表现的事宁静或者波涛的大海。

桂离宫的洲浜是对沙滩的仿写

甚至很多大名直接把园林建在了海边,不仅借景大海,还把海水引入园池,建造了「潮入式园林」,如蓬莱园(江户初期,已废)、乐寿园(江户中期,现称芝离宫)、浜离宫(江户初期,德川永别墅)。

芝离宫和外侧的东京湾

政治:

皇权至上vs神权至上

科举制vs世袭制

中国有两千年的帝制,皇帝的「皇」原义为大,「帝」的本义是王者,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自称集「三皇五帝」于一身,成为「皇帝」。

在中国古代,有83个王朝,帝王559位,每次朝代的更换,都伴随着血腥的屠杀和对前代艺术、建筑毁灭性的打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虽然皇帝多,留下来的皇家园林和宫殿只是凤毛麟角。

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合法」,都要找各种理由来证明皇权的合理性,摧毁前代的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以德配天命」的幌子。

所以在中国皇权始终高于神权,宗教在中国政治中一直处于从属皇权的地位,宗教的作用是肯定皇权的合理性。

比如在很多礼佛的朝代,都会把佛像按照之前的皇帝样貌塑造,这样礼佛就是礼拜天子。帝王就是「当今如来」。

云冈石窟中「 昙曜五窟 」就是按照文成帝、景穆帝、太武帝、明元帝和道武帝塑造的。

龙门石窟的庐舍那大佛也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雕凿的。

在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家园林的主题也大多是「天下」、「四海」和「六合」。

颐和园鸟瞰

比如之前我们讲过的秦朝大咸阳计划,这些宫苑像是众星捧月般地突出咸阳宫,所谓「北极」星,俗称「北宫」的地位。

再比如避暑山庄的三十六景象征道教的三十六重天,圆明园的二十八景象征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圆明园中的九个岛代表了中国版图的「九州清晏」。

整个园林既是宇宙的缩影,也是皇权的范围。

即便是墓葬园林也是如此,沈阳的福陵,一百零八级台阶代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寓意皇帝是天上最大的星宿。

从园林规划来看,一个皇家园林基本都是中国版图的缩影,有山地、有平原、有宫殿、有湖泊。

避暑山庄区域划分©薏仁

反观日本

日本的「天皇」源于中国古帝之名。【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天皇作为中国远古时代的三皇之首。道教中将天皇作为天帝之名。日本人把天皇奉为天照大神的后裔。

但在武士掌握日本大权之后,天皇变为了一个吉祥物,没有实际的权利。

594年天皇发布三宝兴隆诏书,正式认可佛教的传播,之后尊佛又被写入法典,佛教从此有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奉行佛法即是王法。

这其中禅宗最为特殊,讲究「不立文字,刚好伴随着日本武士的崛起流行开来。武士们大多是地痞流氓出身,文化修养低下,这种简明直接的方式刚好符合了武士阶层的需要。

可以说在日本禅宗和武士是相互成就的,禅宗用修行的方式训练了武士,武士阶层也直接推动了禅宗的发展。

大量的寺院都是武士捐资修建的,我们熟悉的金阁寺、银阁寺、西芳寺都是大名或者将军所建。

金阁寺

金阁寺的建设这就是【聪明的一休】中老给一休出难题的大将军 足利义满。

到平安时代后,佛教的影响深入到了宫廷,天皇纷纷出家建寺庙,天皇中出家者多大十多人,「至于皇后、皇子出家者则不知其数」。我们之前讲过的修学院离宫的设计者就是出家的水尾天皇。

修学院离宫

佛教在日本的发展是畸形的,皇室的认可让佛寺拥有了寺田,僧兵,甚至在区域内还有课税权、行政权和司法权,12世纪后还出现了以武力干涉日本政治的奇特现象。

日本的僧兵

所以今天留下的日本园林大多数都是寺庙园林,即便是茶庭也透漏出很多佛教的精神,更不要提突出表现禅宗内涵的枯山水了。

仁和寺

总之在政治上对比中日园林,中国是皇权至上,而日本则是佛教当道,让两国园林从表达核心上有了明显的不同。

当然园林的发展不可能只靠统治阶级,在中国统治阶级依靠「科举制」来选拔人才,这些官员无法世袭,一旦在官场遭遇不顺,他们就会想到「买地置业」的退路,再加上中国文人的审美,宋朝之后文人园林就开始快速发展,甚至一度反过来影响了皇家园林。

而日本一直是世袭制,世袭决定了每个人的身份,虽说在日本也有「士农工商」的等级之分,但武士算是一个例外,他们依附于「士」而高于「农工商」。他们就像是大名雇佣军,作为唯一享有佩刀的特权阶层,武士更崇尚武力。

所以中国的文人园林和日本的武士园林是不同的,文人园林讲究用儒释道来安抚人生,园林释然又儒雅;而武士园林更强调武力的杀伐之气,园中多数都有弓场和马场。比如六义园、后乐园和兼六园。

思想:人本vs神本

最后,我们再从思想上聊聊。

中国传统社会讲究「儒释道」三位一体,但其实儒家一直占据着c位,讲入世,强调人的在世价值,这才是延续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

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以人为核心。

所以中国园林无论皇家园林还是文人园林首先都要遵循天人合一、趋吉避凶、藏风聚气的原则。

顺应自然的前提是人,所以我们的园林多是宅园合一,园林中的亭桥建筑、漏窗铺地都以园主的使用为核心。

假山的营建更是如此,不一定看起来像真山,但游览的体验以真山无异。如环秀山庄,外表看起来甚至有些丑,但却提供了真山的游览体验,山涧、悬崖、山洞、蹬道一应俱全。

所以「可居可游」是对中式园林最高的评价。

中国没有「酒神」精神,没有放纵的狂欢,中国儒家「中庸」和道家顺应「天道」让我们更懂得掌握分寸,在表达情感时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放在艺术领域就很少出现极端的表达,所以我们的园林讲究协调,很少有那种吸引人眼球的设计。

中国的士大夫往往把与自然界的「外适」和导致身心健康的「内和」作为人生最根本的享受。

白居易【草堂记】中说庐山草堂能使他感受到「外适内和,体宁心恬」。

日本园林恰好相反,佛教的兴盛会压抑自我的「小我」意识,神和自然才是空间的主角。

所以日本庭园中的人更像是一个客人,通过极致的空间营造让你感到神与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比如进入茶室时的门窄小如窗,需要踩着踏脚石弓着腰才能进入。

枯山水庭园无法进入,只能在露台上驻足观望。

在禅的引导下,日本人有对于空间洁癖的执念,比如大量使用白砂,把厕所称之为雪隐等等。

茶庭中的三露也是一个例子,在待客之前茶庭要进行三次清洁,第一次洒水去除植物上的尘埃;第二次洒水,使得石头、苔藓和植物保持湿润;第三次洒水是在客人抵达之前,让庭园微带水迹。

这样「三露」之后,当客人来到茶庭,就仿佛进入了雨后初霁的山径野道,尘世的琐事也就忘在了身后。

日本庭园在禅的精神下将观念性的东西缩小到最低限度,表现了「空相」和「无相」。这时一种禅宗冥想的精神之美。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名著【菊与刀】中就以「菊花」和「武士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形象指出了日本文化的双重属性。

日本园林中也能见到这种「相反相成」的景观。

比如日本园林经常运用中日名胜景点的缩景,就是把一个地方的名胜缩小,仿建在园林之中,杭州的西湖,日本富士山,天桥立都是经常被模仿的对象。这在中国园林中用的极少。

日本天桥立

桂离宫有天桥立的仿写

小石川后乐园是对于西湖的仿写。

而和缩景相反的是,日本园林中也能找到大量写意的手法,枯山水中的立石和白砂就是典型。

妙心寺东海庵

这种矛盾感还体现在日本园林中简陋的草庵与金碧辉煌的建筑经常同时出现,比如金阁寺中的」金阁「和寺内草庵」夕佳亭「。

这种极端思想的根源应该也和地理位置有关,日本处在印度洋季风的区域,台风和暴雨的季节性和突发性造就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

你看一个以人为本,一个以神为本,就造成了不同的园林风格。我看很多人感觉中国园林有人更好看,日本园林无人更好看,就是「人本」和「神本」的区别。

中国园林和山水画同源,我们强调「有人」的境界,在山水画中经常有「渔父」「樵夫」的主题,画中的屋舍的门也多是虚掩的,还能看到很多下棋、把酒的场景,这些都在强调我们的空间是功能性的,为人使用的。

而日本园林更强调「无人」的境界,无论是日本美学中的「垞寂」、「幽玄」都在表达一种超越感官的精神之美。所以日本很多庭园都无法进入,更强调视觉产生的「无人」之美。

总结

中日园林的差异绝不仅仅是以上说的三点,但这三点(地理、政治和思想)确是造成差异的根本,想把握事物就得从根本着手,只看表象那你永远无法窥见全貌。

对于小蚂哥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地理决定论,地理的差异是这三者中最重要的,地理的不同才会产生之后政治和思想的差别。

那么你觉得中日园林还有哪些文化上的差异呢,评论区可以留下你的看法。我是小蚂哥,带你一步步看懂景观,我们下期见吧~

本文基于曹林娣和许金生老师的【中日古典园林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日本庭园读本】、【中国园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