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苏虹:文学应该拥抱我们所处的时代

2024-05-09文化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作者舒晋瑜

1980年初,上海作家苏虹偶然间读到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著的【未来的冲击】,对其中描写的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剧烈变化和冲击,感到有如天方夜谭。此后几十的时间间,亲历中国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更深切感受到新技术革命给每一个的工作、生活、家庭带来的冲击。就在那时,苏虹产生了用小说来描述内心困顿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念头自起意并构思,在苏虹心里一放就是20多年。「彼时对周边的一切恰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无法分辨变幻莫测的世界,所以,小说写了改、改了删,一直折磨着我。」苏虹说,酝酿的20多年,也是他对这个社会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直到去年,他终于下定决心,完成了这部作品。

书中5位不甘平庸、来自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同学,家庭背景不同,毕业后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也因此留下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演奏出不同的命运交响曲。【秋疯】通过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个人与时代共同成长的故事,为如今怎么跟踪时代、书写时代,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吴义勤语)。在小说完稿的那天夜里,苏虹辗转反复,对自己能坚持20多年写这本书感到有点奇怪。他想,除去对文学的爱好外,更多还是由于他比较固执的性格所致,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有一种难以改变的坚韧与坚守。

【秋疯】

苏 虹 著

作家出版社

舒晋瑜

小说通过家庭背景不同的5位硕士研究生同学的人生轨迹,讲述个人与时代共同成长的故事。您如何看待文学和现实生活以及时代关系?

苏 虹

【秋疯】试图通过五位研究生同学的升迁沉浮,反映五光十色的社会中,社会变迁、文化多元、道德调整、个人感受四者间的互动作用,寻求它们之间的平衡点。特别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许多与传统文化、道德等相冲突的社会现象,令不少人感觉到一种无奈和苦痛。而这种「社会转型之痛」,更多表现在人的精神层面、道德层面,因而有时会更加令人不知所措,甚至迷失自我。

文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秋疯】的五位主要人物周宇、柳春富、钱嘉良、沙刚、韩子霁,是大学研究生同学,分别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毕业后走上不同工作岗位,也因此留下不同的人生轨迹。周宇因为偶然机会被即将退休的省委副书记相中成为「末代秘书」,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职业体验;柳春富从记者到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再到副市长、边陲地区候任市长,期间的偶然事件让他从人生低谷走上人生巅峰,又从人生巅峰摔到谷底;钱嘉良剑走偏锋,商业奇才成功的背后,折射出社会、法律、道德之间的种种矛盾与缺陷;沙刚、韩子霁同为高干子弟,不同的职业选择、不同的价值追求,演奏出不同的命运交响曲。【秋疯】里五个人物的「成长样本」,正是生活中无数个体的人生轨迹。

时代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学应该拥抱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本书的写作,正好伴随我走完职业生涯的最后二十年。期间,从基层部队到高级机关,从色彩单一的军营到霓虹闪烁的魔都,经历了许多奇妙有趣的事情,也听到了许多复杂离奇的故事。这一切,大大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也丰富了这本书的内容。

舒晋瑜

小说既写时代变迁中个人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个体、家庭等方面的冲击,也看得出来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很多营养。我们知道现实题材其实是很难处理的,尤其【秋疯】涉及职场等话题,您觉得有难度吗?写作中如何巧妙地把握分寸,能分享一下经验吗?

苏 虹

作者的作品往往与自身的经历有关,我也不例外。这本书涉及的很多内容,来自我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作为一部小说,其情节是虚构的,但某些细节,读者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反过来说明即便是虚构的小说,也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和不少作家一样,我尽量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这样更能驾驭写作的内容。比如国企改制、官场沉浮、商海风云,应该说是我比较了解的,为此,我也收集了一些案例。当然,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则是完全消化后的演绎,其中也透出我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比如,秦毓常对钱嘉良的「支持」,看似合规合法,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鲜见,但背后有没有为特定对象输送利益的嫌疑?韩子霁买进卖出能源企业、一本万利的行为,现实社会里是不是也有类似案例?

作家需要有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现实题材作品很难处理,主要原因恐怕是有的作家担心笔下的人物、事件有人会对号入座,但如果作家因此就回避现实生活、回避现实题材,显然有违作家起码的坚守。当然,写作中把握分寸也很重要,心存善念、笔下积德,事实上,对其中一些腐败或行走在腐败边缘的故事,我是用很隐忍克制的态度书写的,没有过多铺陈和渲染,相信读者会从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中,感受到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像与思考的空间。

舒晋瑜

【秋疯】中的人物生动鲜活,性格和心理描写非常真实而且出彩,主人公周宇的情感状态是比较复杂的,在妻子、大学恋人、办公室同事小黄之间微妙状态,您也刻画得比较细腻,写作中您是如何把握笔下人物的心理?

苏 虹

「爱」与「被爱」是人类最纯洁、最高尚的情感,但也永远是一对矛盾,这也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常写常新的话题。我在写作【秋疯】过程中,对周宇在妻子、大学恋人、办公室同事小黄之间微妙状态,是从人类最纯洁、最高尚的情感出发,去描写「爱」与「被爱」,而没有去想像通过太多的丑恶、阴谋制造所谓冲突、高潮。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即便那些十恶不赦的所谓「坏人」,我相信他们仍然有「善」的一面,或者曾经有过「善」的一面。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在书写周宇与妻子刘璇、大学恋人韩子霁、办公室同事小黄之间的微妙关系时,尽量从「善」的视角去把握描写他们的心理,不刻意制造所谓冲突、高潮。当然,这样去把握笔下人物心理,一方面,是规避了同类型题材处理时的惯性和游离感,保留了一定理想主义色彩;但另一方面,在表现人性的挣扎、矛盾、复杂性时,可能有些流于简单粗暴了。关于这方面,我想我会在今后的写作中进一步探索和把握。

舒晋瑜

小说中涉及很多部队转业干部安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政策性话题,交待得简洁清晰,语言节制干净。这也是您写作的一贯风格。您在叙事策略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苏 虹

有评论家认为我是一个生活型作家,我认可这一判断。我个人的经历,以及平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让我无法回避社会现实,包括一些在现在看起来仍然是比较敏感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我在书中触及到一些话题,虽然只是某两个情节,并且是蜻蜓点水式地提及,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此是很关注的,有些读者在阅读此书后,也和我谈起自己的感受与共鸣。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作家没有必要回避社会矛盾。当然,客观地触及、描写社会矛盾,不夸大其辞、不哗众取宠,这也是我在写作时始终告诫自己和注意把握的。

舒晋瑜

从构思到完稿20多年,创作过程也蕴含着您对复杂人生的观察和思考。但是小说题目【秋疯】从一开始拟定就没有动摇过,您如何理解题目的多重寓意?

苏 虹

「疯」字除了我们熟悉的疯狂、疯癫之意以外,其实还有「轻狂」「无约束地玩耍」「农作物生长旺盛但不结果实」等多种解释。「秋疯」是我在动笔创作前就想好的书名,就像一种灵光乍现,然后就「一见钟情」。

从2001年秋天想到这个书名到现在成书,写作思路、内容较之最初已有很大变动,甚至面目全非,却仍然保留了「秋疯」这个书名。个中原因,应该与我特别喜欢秋天有关。进入秋天,且不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就连庭院的果树,也是枝头累累。成熟生命的深沉与冷峻,让人顿感舒爽,一切困顿、烦忧、惆怅都随之而去。而「疯」之轻狂、无约束,以及夏日的旺盛生长,都成了秋天最好的注脚 。

格外钟情于这个书名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纪念一份来自忘年交的鼓励。在离开部队准备到地方工作那段日子,我有幸认识了台湾的水墨画大师李奇茂老先生。李老生于1925年,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画家,那年他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但身板挺拔,幽默风趣,风度翩翩。陪他到杭州、绍兴参加活动时,我借机请他帮我题写书名,他愉快应允,挥笔写下了「秋疯」二字,随后又给我题写了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的一副对联:「竖起脊梁立定脚,拓开眼界放平心」。老先生的书法遒劲有力,裱好后一直挂在我的书房。所以,这个书名、这本书的创作也承载着我与李老之间珍贵的友谊。

舒晋瑜

【秋疯】非常好读,同时也很有文化底蕴。开篇引入辛弃疾的词,小说中也有很多金句,很多方面甚至可以作为职场圭臬。您平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研究吗?

苏 虹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浓厚兴趣。早年我曾花时间认真研读过【道德经】,甚至出版过一本关于【道德经】的随笔集,这些年我也一直经常翻阅这方面的书籍。【道德经】博大精深,是一个可以从多层面不断挖掘的宝藏,愈是深入研究,愈加感觉内涵深刻。比如【道德经】中的「厚德载物」「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等等,值得琢磨一辈子,而且非常神奇的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道德经】只有区区五千言,但后人研究【道德经】的著作则可谓汗牛充栋,而对【道德经】的看法,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有一点几乎是所有学者公认的:即老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层而无形的。虽然历史上明确以黄老为治者只有汉初,其后历代王朝在名义上均尊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但事实上却都离不开老子,让老学作为礼教的补充,比如「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等等,成为人们修身的箴言。在今天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里,时常阅读【道德经】,或许可以让浮躁的心找到一个清静的安放之处。

舒晋瑜

为了使小说人物和情节比较集中,开头讲述5个主要人物毕业多年后走到了一起。尽管理解「无巧不成书」的用意,但仍显得有些戏剧化。您觉得呢?

苏 虹

说来很有「戏剧化」,今年是我在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15周年。当年,我们同宿舍也是4位同学,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的住房条件不错,每人有一个独立的房间,有共用的客厅和卫生间。从5位研究生同学着墨铺开【秋疯】,确实是为了使小说人物和情节比较集中。有道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现实生活中戏剧化的故事很多,在人生这个大舞台,只要不甘平庸,都会有许多戏剧化的东西出现。正像「引子」中引用的歌曲【当你相信时】所唱到的:「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 ,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只要你相信就会做到,只要你相信奇迹就会出现 )。

舒晋瑜

您的作品无论是【海上晨钟】还是【秋疯】,故事性强,有画面感,感觉很适合改编成影视剧,不知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

苏 虹

影视剧是文学作品大众传播的最好形式,也是扩大文学作品影响力的最佳路径。我在写作【海上晨钟】和【秋疯】时,有意识给影视剧改编留有空间,希望有机会【海上晨钟】和【秋疯】能早日改编成影视剧。

舒晋瑜

近几年您的创作颇丰,写作效率为什么这么高?您怎样看待自己目前的创作状态?

苏 虹

其实我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作家,但以前工作太忙,许多题材一直「憋」着,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然也就潜心写作了。

创作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两部小说虽然是这两年出版,但构思和创作时间远远不止两年,【秋疯】前后23年,【海上晨钟】历时6年,这有点像类似「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相对于分娩,怀胎的时间更长。

【海上晨钟】和【秋疯】是我创作的尝试,但我想不会止于这两本书。我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光都留在了部队,多年的军旅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接下来,我会重拾那段宝贵的时光,沉淀、过滤、加工出一部新的作品,给自己29年的军旅生涯留下一点记忆。

作家出版社推荐

【秋疯】

苏 虹 著

作家出版社

内容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舒晋瑜

排版:邓 宁

编辑:徐艳玲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踏着月光的行板】:爱是在平淡岁月里默默付出

中国商业犯罪间谍小说第一人|以AI为主角 永城新作【莫莉和森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