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父亲和三叔8年不来往,腊月二十我悄悄去了三叔家,隔天三叔来了

2024-05-26文化

文/青春 素材/张学东

文章来源:作者身边的生活

声明:本人所有文章都是今日头条原创首发作品,严禁抄袭或搬运。

我叫张学东,今年50岁。

我的老家在村里,我是从农村考学出来的,如今在一家国企工作。

我父亲有兄弟三个,我还有一个大姑,父亲和三叔在村里务农,二叔当兵多年,后来转业来到县城工作 ,早已退休了。

那时候,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了,二叔每月都会拿出一些钱,让我们和三叔两家照顾爷爷奶奶。

那个年代的农村的生活还比较落后,我们这里是山区,打井比较困难,村里人就靠村口的那眼水井吃水。

我们烧火做饭就用麦草或者玉米秸秆。

爷爷奶奶需要有人给他们挑水,也需要人给送柴火。

父亲让三叔家挑一样活,或者给奶奶挑水,或者给奶奶拿柴火。

三婶说挑水还得去挨号,太麻烦了,他们家选择了给爷爷奶奶送柴火。

当时我们还协商好了,每家每年给爷爷奶奶两袋小麦,一袋玉米。

但是半年后,三婶不乐意了 ,她说我们家隔一天给奶奶挑一缸水就足够用的,但是他们家得每天给爷爷奶奶家拿柴火,因为爷爷家要一天做三顿饭,柴火用的多。

三婶就嚷嚷着要和我们家换过来,父亲叹了一口气对母亲说:「咱就和他三婶家换了吧?以后咱给爹娘送柴火。」

母亲不高兴地说:「当初他三婶说的给咱爹咱娘拿柴火,现在她又挑肥拣瘦的,什么事都得让着她吗?」

母亲虽然这样说,可是还是不情愿地和三婶家换过来了,从此以后我们给爷爷家拿柴火,三婶给奶奶家挑水。

二叔平时给爷爷奶奶一些生活补贴,因此我们两家给的粮食爷爷奶奶吃不了,爷爷就让父亲帮忙,用独轮车推着送给了大姑家一些。

大姑父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有时他们家还得买粮食吃。

三婶知道了以后说:「爹,以后我们两家少给些粮食吧,反正你们也吃不了。」

听了三婶的话,爷爷没有吱声,在老人看来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儿女过不好他也牵挂着,大姑过得累,爷爷奶奶经常念叨。

父亲对三婶说:「他三婶呀,咱该给爹娘多少粮食还是给那些吧,反正现在粮食也打得多了,多给爹娘一些,爹娘会高兴着呢!再说帮帮大妹也是应该的。」

我父亲带头,每当收了玉米或者小麦以后,就足斤足两地把粮食给爷爷奶奶送去。

三叔和三婶见我们家这样做了,他们也不好意思少给粮食,但是从此以后三婶见了我们就气呼呼的。

有一年我姨奶奶来做客,爷爷这个人非常看重亲戚,姨奶奶来了以后,他赶紧去买了二斤猪肉,让我母亲帮忙给炒了几个菜。

母亲炒好菜以后,爷爷没让母亲回家,他说你在这里忙活了一半天,就在这里吃饭吧。

但是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传到了三婶的耳朵里,她就嫌爷爷奶奶偏向母亲。

这些小事堆积在一起,慢慢的我们和三叔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相互不来往了。

以前的时候, 隔几天三叔就要去我们家坐坐,可是后来他见了我们的时候都绕着走,避免遇见我们。

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在二叔的撮合下,我们两家人勉强坐在一起,但是也是面和心不和。

还好大家并没有因为老人的丧葬费而产生纠纷,因为二叔有言在先,他说不管兄弟之间有什么矛盾,有什么过节,但是不能让外人看出咱家庭不和睦,那样会让人笑话的。

我是1992年考的大学,当我考上大学以后,父母非常激动,因为在我们这个小山村里,有几个考上中专的,但是从来没有考上大学的。

我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父亲说:「咱家虽然经济不宽裕,可是我也想摆几桌流水席,让老少爷们过来坐坐,也算是给孩子庆贺一下吧!」

那时候也不流行什么升学宴,但是在我们的村子里有个习俗,就是不管谁家有大事的时候,就做上几桌子菜,不需要大鱼大肉的,让邻居过来吃顿饭。

二叔从城里赶回来了,他给了我100块钱,在当时的90年代100块钱不是小数目,我对二叔非常感激。

我的那些姑、姨、舅都来了,村子里和我们走动得比较好的邻居们也来了。

这时二叔把我拉到了一边小声说:「学东,你看今天大家伙都来吃饭了,就少了你三叔和三婶,我心里不舒服呀!」

我说:「二叔,我们家好多年和三婶家不来往了,要是想让三叔和三婶来吃饭,你先征求我父母的意见吧!」

二叔和父母商量这件事的时候,没想到母亲非常干脆地拒绝了,母亲说:「他二叔呀,你不在村里生活你不知道,平时他三婶见了我的时候,净说难听的,指桑骂槐的,我这心里头还气着呢,我可不让他们来吃饭。」

二叔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唉,亲兄弟怎么弄成这样子了呢?」

我大学毕业以后,本来有机会留在外地工作的,但是我觉得我是家里的长子,我得离父母近一些,更好地照顾家庭。

我进了我们县城的一家国企工作,二叔也住在城里,离我们单位不远,二叔和二婶经常让我去他们家吃饭。

年前的时候,我就会买上礼物去二叔家坐坐,我们这里叫送年。

结婚后,我带着妻子又去拜访二叔二婶的时候,二叔说:「学东啊,你现在也结婚了,是大人了,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你爸和你三叔的关系这么僵,怎么办?我不能眼看着他们俩就像陌生人一样互不来往!」

我一听马上说:「二叔,过几天我回老家,我悄悄地去三叔家一趟吧?」

可是妻子有些担忧地说:「我不是听你说咱们家和三叔家处得不好吗?你要是去的话,三叔和三婶能让你下得来台吗?他们要是耷拉着脸怎么办?」

我安慰妻子说:「你不用担心,我了解三叔和三婶的脾气,三婶也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三叔更是憨厚老实,再说我拿着礼物去送年,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们应该不会让我为难的。」

我们家住在村子的西头,三叔家住在村子的中间,相隔比较远,父母年纪大了,也很少去村子中间转悠,我不用担心会被父母看见。

我觉得最好事先别让父母知道这件事,毕竟大家已经多年不来往了。

到了腊月二十那天中午,我买上了一箱酒,一箱牛奶,一箱水果,还有一箱点心,我去了三叔家。

我一进门的时候,三叔和三婶正坐在吃饭桌子前吃饭,三叔端着一个小酒盅,正在喝酒。

三叔和三婶都大吃一惊,尤其是三婶,她手里正拿着一块馒头,馒头都掉在了吃饭桌子上。

三叔端着酒盅的手哆嗦着,酒都洒出来了。

我连忙解释说:「三叔三婶,你们都在家里呀,这不快过年了嘛,我买上了点东西过来看看你们,给你们送年了。」

三叔一听,马上接过我手里的礼物,三婶搬过一个凳子,用衣袖擦了擦说:「大侄子,你快点坐下,快过年了,大家都忙忙乎乎的,你空着手过来坐坐我们就很高兴了,你买这么多礼物,这还了得呀!」

说着三婶赶紧给我冲茶、倒水,三叔问我是否吃过饭了,我说走得急,还没有来吃呢!

三叔连忙拿过一双筷子,塞到我手里说:「侄子,快点吃,你也别嫌三叔家的饭菜不好,趁热乎吃点吧!」

那天三婶刚刚蒸了一锅过年的花枣馒头,三叔炖了一锅猪肉粉皮白菜,还拌了一盘咸菜,熬了我最爱喝的咸糊豆。

我吃了两个大馒头,一碗菜,还喝了一碗咸胡豆,吃得饱饱的。

吃完饭以后,我和三叔促席长谈。

三叔不好意思地说:「唉,8年了,我和你父亲闹得别别扭扭的,这是图个啥呀?你二叔在城里上班,你爷爷奶奶走了,在村里我和你父亲就是亲人,可是这些年我们兄弟俩都不搭腔,也不来往,我的心里也一直堵着啊!」

我连忙安慰三叔说:「三叔,你也别难过,我父亲也在家里经常说起你,其实呀,咱们两家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以后我们好好相处就行了。」

三叔点点头说:「侄子,你说得对,隔几天我就去你家坐坐,我去给我哥赔个礼,道个歉,让我哥原谅我,事情也就过去了。」

我没想到三叔的态度竟然转变如此快,我大喜过望,我马上说:「三叔,咱定好日子,明天我和二叔一起回来,你们也去我家,我去饭店里要几个菜,咱好好聚聚,你看合适吗?」

三婶接过话头说:「大侄子呀,你不愧是读了多年的书,你看问题就是敞亮,我们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你和你二叔回来以后,我把我家的大公鸡也带上几只,拿到你家里去炖上,今年我们养了好几十只公鸡呢!」

从三叔家出来,我马上给二叔打了电话,二叔一听非常激动,他说:「学东,你为咱这个大家族里做了一件大好事呀!」

可是我也犯了愁,我怎么和父母沟通这件事呢?万一他们不同意,三叔三婶第二天来我们家怎么办?

我去了父母家,母亲去了我二姨家串门,在我们这里,一过腊月二十就是走亲戚的日子。

父亲问我是否吃过饭了,我实话实说:「爹,我是在三叔家吃的饭,已经吃饱了。」

父亲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跑到他们家吃饭了?」

我脑子转了一下,拐了个弯,我说:「二叔让我给三叔带了一点东西,我给三叔送过去了,三叔家正吃饭,他们也让我坐下一起吃,我就没客气在他们家吃的饭。」

父亲接着问道:「你三叔和三婶没说我不好吧?他们提起我了吗?」

我笑着说:「爹,你看你紧张的那个样子,三叔早就想和咱们和好了,只不过是面子上抹不开,他说到明天来给咱家送年。」

父亲不相信地说:「学东,你三叔和三婶真的这样说的吗?这些年他们见了我可都不说话啊!」

我开导父亲:「你们都一大把年纪了,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什么事还想不开?以前的那些小矛盾,就像一张纸掀过去了,什么都没有了。」

「你们老哥俩早就应该和好了,你们提前准备一下,明天我再从饭店里要几个菜,咱们大家都好好坐在一起吃顿饭。」

父亲一听,眼圈当时就红了,他背过身悄悄抹去了眼泪。

他对我说:「学东,其实这些年我心里也愧疚着呢,当时我和你母亲的脾气也有些犟了,当年的那点小矛盾,我们退一步,抬抬手就过去了,可是我们就是较真了。」

「以前你三叔和三婶对咱们家也不错。三婶刚嫁过来的时候,娘家陪送了一箱子饼干,还有半袋子熟花生,当时都是稀罕东西,那是留着压柜子的。可是你三婶倒是很大方,一下子给我们送来了10条饼干,一大瓢子花生,这件事我到现在还记得呢。」

「还有一年正是割麦子的时候,眼瞅着要来雨,可是咱家的麦子还没有运到麦场里,你三叔二话不说,拉着他家的地排车帮咱们把小麦运回来了,又从他家里抱来了一大块油毡布盖上了,才避免了麦子淋雨,要是那年的麦子淋雨的话,咱全家都得挨饿。」

父亲完全沉浸在多年前的往事中,此时此刻,他和三叔家的矛盾已经烟消云散。

母亲回来以后,我和父亲简单的对她说了一下,母亲点点头说:「唉,现在我们年龄大了,什么事都该看开了,你看人家兄弟和和睦睦的多好啊,遇事有商有量的。」

「儿子呀,我提前准备好菜,让你二叔三叔一块来咱家里吃饭吧!咱家很多年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到了第二天天,我和二叔二婶一起回村了,很快,三叔和三婶也来了。

三叔抱了一箱酒,三婶一手提了一只大公鸡,他们一进门我父亲和母亲赶紧迎了上去。

父亲说:「快进屋,我早就冲好茶等着你们了!」

三叔哽咽着说:「大哥, 我来给你赔礼道歉了,这些年,是我做得不好,你是大哥,我应该早就过来看你了。」

父亲也擦起了眼泪,他连忙把三叔让进屋里,他们兄弟三个坐在屋里喝茶。

这时三叔掏出了一个红包,他说:「大哥,这里面钱也不多,只有600块钱,你拿着买点东西过年的吧。」

二婶和三婶在锅屋里和母亲忙活着炒菜,妯娌三个有说有笑的。

我从镇上的饭店里要了几个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我把那几个堂弟和堂妹也叫来了。

吃饭的时候,二叔说:「大哥,三弟,现在咱们这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坐在一起吃饭,真是让人高兴啊!」

「以后我们得好好珍惜这份亲情。不管遇到什么事的时候,大家就退一步,咱不去斤斤计较 。」

二叔的话说得父亲和三叔都频频点头。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舒心地笑了。

亲人之间没有永远的矛盾,该原谅的原谅,该放下的就放下吧。

当父辈有了矛盾的时候,作为晚辈,我们有义务从中撮合,帮他们化解矛盾。

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大家子和和睦睦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