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抄书第49天【认知驱动】之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

2024-05-26文化

抄书第49天

大家好呀,今天是子兮抄书第49天,今天给大家分享【认知驱动】内容: 镜子: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

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当你看到一篇很激励人心,对自己很有触动,能帮到自己提升的一个文章,想分享给平常懒惰的朋友时,为什么朋友却嗤之以鼻?

如果你看了文章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在朋友眼里,你就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知识搬运者。「 身教大于言传 」,如果你自己通过学习而有所改变,那么比你劝一百句话有用得多了。

李笑来在【成为那样的人】一文中有个观点: 同样的话从你和牛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显然不取决于对或不对,而取决于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给朋友提建议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别人不听,我们也不要纠结。这或许不是人家在反驳你,这只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自己还不够强大。

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情侣中的一方会比较卑微,能够为对方无条件付出,最后却惨遭抛弃。他们以为付出自己的全部就能换回同等的爱,然而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越付出越被动。

生活中还有一些优秀的女性,性格独立、事业有成、气质卓然,她们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吸引很多异性的关注。

这就是拥有「付出牌 」的「付出型社交 」和「吸引牌 」的「吸引型社交 」。拥有「 付出牌 」的人,一味地付出会让自己没有精力和心思去提升自己,吸引力自然会下降。而拥有「 吸引牌 」的人则不同,他首先保证自己是精致的、有魅力的,与这样的人相处更轻松、愉快。

如果自己一直付出等不到回应,这或许并不是别人对你不好,而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自己还不够完善。

更好的对待不是要求,而是成为。

作家特雷西·麦克米伦做过一次「想拥有完美的婚姻,请先拥有完整的自己」的演讲,她提出一个珍贵的思考角度:在和别人结婚前,不妨先和自己「结一次婚 」。你愿意和这样的自己共度一生吗?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和自己结一次婚」,就像立在门口的一面镜子,让自己每次出门之前都先自我审视一番。

如果你在生活中懒散、遇事逃避,那别人很难对你尊重;如果工作中你总是背后议人是非,那别人怎么会对你交心?

所有社交都是一面镜子,外界给你怎样的反馈,都是我们自身的综合表现。

总结

查理、芒格说: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让自己配得上它。

世界是多维的,我们在关注「影响、吸引、成为」时,也不用摈弃「劝说、付出、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要 视情况而定 该劝说、付出、要求的时候尽管做,同时要立足长远,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可影响、能吸引」的人。

子兮抄书第49天